有关情感设计心理学论文(2)
结果表明:随着教育改革深化,运用情感优化教学的观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接受;但教学实践中重知轻情现象仍十分普遍,形成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巨大反差;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理论和操作上指导;以情优教无论对于哪类学校、哪类教师都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他们都处于几乎相同的起跑线上(卢家楣,2001b;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等,2001)。为了更全面、客观地揭示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运用状况,还对上述21所中学的1910名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与教师调查相符:95.1%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通过以情优教来提高教学效果,因为目前上课时感受到能较好运用情感因素的教师只有31.27%(卢家楣,贺雯,刘伟等,2002)。
2.3 情感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并往往通过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等形式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准则,是连结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但以往的教学原则多用于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的认知活动,直接针对情感活动并达成共识的教学原则几乎没有一条。针对这种唯认知倾向,我们曾明确提出了“情感性教学原则”(卢家楣,1988c)。之后该原则又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在“以情优教”理念指导下,在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教学实践提出的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情感教学原则体系。
它包括乐情原则、冶情原则和融情原则。乐情原则是从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心理背景问题出发所确立的一条情感性教学原则,其涵义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冶情原则是从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素质目标问题出发所确立的一条情感性教学原则,其涵义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融情原则是从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人际环境问题出发所确立的一条情感性教学原则,其涵义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交融(卢家楣,1993;卢家楣,2002d)。
2.4 情感教学策略
为了使教师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情感优化教学,需要给教师提供教学策略上的援助。情感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以指导其运用情感优化教学行为的操作指南。为了提高人们对情感教学策略有效性的认识,特别是克服该类策略只适用于文科教学的偏见,曾尝试研究了理科中运用情感教学策略的可能性(卢家楣,1994)。
嗣后,从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推演和教学实践经验归纳的结合上探索一系列情感教学策略,做到每条策略的探索都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证支持和实践检验,特别是有来自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的佐证。我们先后在中学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学科中通过现场教学实验对策略运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单项策略的单课实验和连续6-8周的多项策略的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策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认知学习、情感发展和调节学习心向等具有积极作用。
这些策略包括心理匹配策略(恰当处理教材,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卢家楣,1998a)及其下属的认知匹配策略(通过调整学生对教学内容与自己需要之间关系的认知评价,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形式匹配策略(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使该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是满足其需要的,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卢家楣,2001c),以及超出预期策略(恰当处理教学内容,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卢家楣,1998b;卢家楣,2002a)、赋予情感策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提炼,赋予教学内容以一定的情感色彩,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卢家楣,2000c)、发掘情感策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提炼,让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隐性情感因素得以尽可能的发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卢家楣,2001d)、展示情感策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提炼,让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显性情感因素得以尽可能的展示,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诱发情感策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提炼,让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悟性情感因素为学生所尽可能地感悟到,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卢家楣,2002b;卢家楣,2002c)等,分布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四个方面。
之后,又根据情感教学模式构建的需要,从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上配置相应的教学策略,并使各策略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卢家楣,2006a)。
2.5 情感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预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要素(环节)和程序。它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能为教师在实践中组织教学活动提供操作范式。情感教学模式就是在情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为导向的,并配有相应的情感教学策略和情感目标评价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
具体说,它是在“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下,在教学的情感系统观、教学的情感功能观、教学的情知矛盾观和教学的导乐观基础上,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践归纳相结合的途径,构建的由四个要素(环节)组成的结构及其相应的程序。这四个要素就是:诱发-陶冶-激励-调控(卢家楣,2006a)。
为了验证该模式在优化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者在上海地区随机选择9所中学中42对普通班级(每对包括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进行现场教学实验,其中23对为单课实验组(通过一堂课来检验模式的教学效果),19对为阶段实验组(通过10周的教学来检验模式的教学效果);11对高中组,31对初中组;16对语文组,23对数学组,另有外语、历史和美术各1组;共涉及约2000名学生。结果表明,该模式无论是在单课教学中还是在阶段教学中都具有积极的促学、促情作用,并初步显现出在初高中各科教学中应用的普适性(卢家楣,2008)。
2.6 情感教学目标和评价
确立教学目标并加以评定,一直是教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情感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教学的情感教学目标及其评价也就成为情感教学心理学中的难题。我们曾对教学情感目标和评价进行过初步研究(周家骥,顾海根,卢家楣,2002),但这属于终极性评价,对于教学活动过程来说,情感目标的形成性评价更具有操作性。为此我们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情感教学目标的评价问题时,首先着重研究形成性评价。
在这方面我们借鉴了布鲁姆关于教学领域的情感目标分类思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分类体系较为烦琐,各亚层次之间很难区分,加上东西方文化差异,不易为我国教学工作者接受。
为此,在综合我国大量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从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和教学中学生情感发展实际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构建了较为符合我国教学实际情况的“三维度四层次”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三维度”是指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由乐情度(反映教学在促进学生对其喜欢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冶情度(反映教学在促进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融情度(反映教学在促进师生情感融洽方面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三个维度构成。“四层次”是指每个维度又分别包括逐级递进、逐步内化的四个层次:乐情度包括接受、反应、兴趣和热爱;冶情度包括感受、感动、感悟和感化;融情度包括互动、互悦、互纳和互爱,便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的情感目标的把握更具应用性和操作性(卢家楣,2006b)。
接着,又针对布鲁姆的情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缺乏相应的测量工具问题,我们以“三维度四层次”的情感教学目标分类体系为理论依据,采用情绪形容词测检表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测评,通过分类筛选和频数筛选,挑选出每一维度上的每一层次中被选频度最高的4个词语作为该层次的代表性最好的语词,编制了由三个维度四个层次48个词语组成的《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测评问卷》。
运用该工具于教学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该问卷使用便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随堂测评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上所发挥作用情况的工具,以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落实情感教学目标方面的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卢家楣,刘伟,贺雯,2007;卢家楣,2007)。
2.7 为基础教育服务
为基础教育服务是本领域应用性研究的重要方面。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初在我国出现的“愉快教育”实践,在全国基础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但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很难为教育理论界以及广大教师和家长所普遍接受,阻碍其深入发展。为此,我们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有关原理,深入“愉快教育”学校,与一线教师共同探索该项实践背后的理论问题,揭示“愉快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实质(卢家楣,陈焕章,王维臣,1994)。同时,又在研究情感分类体系基础上,揭示“愉快教育”中“愉快”情绪的三个层次——与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的愉快层次(原始性情绪)、与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愉快层次(情感的情绪性表现)和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愉快层次(情操的情绪性表现),为学校教师从低层次愉快入手,引导学生向高层次愉快发展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卢家楣,1995c)。之后,又深入愉快教学层面,提炼出相应的愉快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倪谷音,卢家楣,宋珠凤等,1996;倪谷音,卢家楣,1998;卢家楣,倪谷音,2002)。
在教学中如何选用学生书写纸的背景颜色也存在着情感优化的现实问题。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学生分别在白色书写纸(70gA4规格复印纸)和绿色书写纸(70gA4规格复印纸,波长:555nm±15nm;色度指数:a=-4.0~-12.0,b=8.0~20.0;色调角:h=110°~130°)上书写时的心理体验,又运用警戒仪探查白、绿两种颜色书写纸对学生注意力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书写纸与传统的白色书写纸对学生书写时心理影响具有差异:绿色书写纸比白色书写纸更能引起学生在情绪安定性、心理舒适性、视觉美观性与使用偏好性四个方面上的积极感受;在保持注意、延缓视觉疲劳方面的效果,也明显优于白色书写纸(卢家楣、卢盛华、贺雯、刘伟,2003)。
为了在全国中小学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并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日益严重的重知轻情的教育失衡状况,倡导情知互促并茂的素质教育新格局,我们从理论上提出“青少年情感素质”概念(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经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与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将青少年情感素质从总体青少年素质概念中分列出来,凸显其在素质中的地位,以增强社会,特别是基础教育界对青少年素质中的情感方面的重视。
并且在情感的社会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在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突破传统情感框架(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构建了具有2层次(情感的本体层次和对情感的操作层次)6大类(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人际情感、生活情感以及情感智力)29种情感(爱国感、关爱感、正直感、责任感、乐学感、自信感、成就感、探究感、好奇感、工艺美感、自然美感、艺术美感、环境美感、科学美感、人生幸福感、生活热爱感、生命珍爱感、自强感、合作感、乐群感、归属感、信用感、亲密感、宽容感、情绪感染能力、情绪认知能力、情绪体验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的青少年情感素质结构,为检验学校教育和教学在培养青少年情感方面的有效性提供了测评上的理论依据,也为解决教学中情感目标的终极性评价这一难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卢家楣,2009)。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编制具有较好信效度的《青少年情感素质问卷》,对全国3类地区9大城市及其郊区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11-19岁青少年学生进行首次大规模实地调查。
结果发现: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整体上处于积极正向状态,但亟待提高;男女生情感素质主要存在结构性差异;情感素质未随学段升高而提高,反有下降趋势,其中乐学感和自信感下降达显著水平;情感素质与学生的学业自评、父母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师有情施教对青少年学生各方面情感素质发展具有重要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卢家楣,刘伟,贺雯,袁军,竺培梁,卢盛华,王俊山,田学英,2009)。
我们还对青少年情感素质内的道德情感(卢家楣,袁军,王俊山,陈宁,2010)、理智情感(卢家楣,王俊山,田学英,汪海彬,2012)、审美情感(贺雯,卢家楣,徐京卫,周栋梁,2010)、生活情感(刘伟,卢家楣,李玲玲,张燕燕,2010)、人际情感(卢家楣,卢盛华,闫志英,蔡丹,2010)和情感能力(竺培梁,卢家楣,张萍,谢玮,2010)作进一步深入分析,获得一系列有价值的发现,对学校了解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情感素质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此外,我们还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青少年学生的情感素质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卢家楣,蔡丹,张文渊,2011)。
注释:
①这里的“情感”(affection)实指情感现象的总称,可谓“感情”,但考虑到现有的使用习惯,仍用“情感”一词,为区别于下属的“情感”(feeling),特用英文注释。
②这里界定的是“教学中的学习”,而不是指广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贺雯,卢家楣,徐京卫,周栋梁.(2010).我国当代青少年审美情感现状调查研究.心理科学,6, 1324~1328.
[2]李冰,卢家楣,潘发达.(2003).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记忆实验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81~85.
[3]李玲玲.(2012).生理心理视角下的青少年爱国感的实验研究.载于卢家楣主编.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李梅,卢家楣.(2005).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4, 517~523.
[5]李静,卢家楣.(2007).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心理学报,6, 1084~1092.
[6]刘伟,卢家楣,李玲玲,张燕燕.(2010).我国当代青少年生活情感现状调查研究.心理科学,6, 1319~1323.
[7]卢家楣.(1986).大学生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模式及控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141~144.
[8]卢家楣.(1986).对情感分类体系的探讨.心理科学通讯,4, 58~61.
[9]卢家楣.(1988a).情感的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教育研究,7, 64~67.
[10]卢家楣.(1988b).关于情绪发生心理机制的需要-预期假说.心理科学通讯,4, 60~63.
有关情感设计心理学论文范文二:浅析设计心理学在情感消费时代的重要性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不断交融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设计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新兴学科。作为设计学最重要的理论学科,它对设计学的发展、设计活动的指导和设计的创新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设计心理学概念和研究方法的了解,使设计师们能意识到在当代多元的情感消费社会里,设计心理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使设计师们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设计心理学,完善设计知识结构,创造出更多符合人类需求的优秀设计。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设计学;情感消费;心理关系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与心理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既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也是指导设计实践的重要的基础性理论学科。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分析、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设计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心理学同设计学都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在今天大众多元的情感消费时代,设计心理学理论对指导设计朝着情感化、艺术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定义多种多样,主要是研究人、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设计者、受众的心理现象及情感因素的联系。设计需要灵感,但是灵感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研究和了解设计心理学将为设计师们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使灵感不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理可据。
从人类的需求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和设计艺术学的结合是必然的。“文化不仅是为人类需要而创造的,也是由人类的需要而创造的。”设计亦是如此。现代消费观年的变化使得市场越来越关注人,关注人的内心情感需求,人们对设计的要求和限制越来越多,人成为设计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人对形态的审美需求可以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来分析。理性方面――功能与技术是形式创造的基础。感性方面――心理审美是形式效果的目标。正是人类这样的本能,使设计师在运筹帷幄、规划创新时,不得不面对众多的“心理个性”。
世界著名的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将人的消费行为划分为3个基本阶段:一是量的消费阶段,即人们追求的是买得到、买得起的商品;二是质的消费阶段,即寻求货真质优、有特色的商品;三是感性消费阶段,即注重购物时的情感体验和人际沟通,它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购买决策标准,对商品“情绪价值”的重视胜过对“机能价值”的重视。在感性消费时代,无论男女老幼都倾向凭借主观感性进行消费,希望享受购物过程,此外,感性消费还包括基于个人直观感性认识的消费形式。
但是,由于消费者知识经验积累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消费的诱因不同,导致在感性消费过程中体现出理性水平的不同,因此需要设计师把握消费心理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设计策略。由此可见,心理学和设计学的深度结合是必然的,研究和运用设计心理学是非常必要的。要找到设计的支撑点就需要对消费心理感受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这需要设计心理学提供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设计核心是人,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人,因此,在设计中应运心理学方法来处理好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能够和其使用物以及所处的环境形成和谐共存的关系。设计中讲究尺度,对于物和环境来说,它们的尺度及使用关系属于物理关系;对于设计心理学来说,其体现了人对物和环境的认知方式,属于心理关系。艺术设计要处理好物理和心理两方面关系,只有把握好这两种关系才能真正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因此,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心理学是可以帮助设计师真正到从人出发,讲求实事和情感的。
首先,设计提供的信息和概念对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的,当它与消费者的观念不谋而合,或是表明了消费者的心声时,设计的价值能因此得以提升。其次,情感因素对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把特有的情感融入各种设计中去,不仅能够满足特定群体的情感需要,还能使消费者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因此,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受众的性别、年龄、知识、学历、阅历等个人信息。其次是不同年龄、知识积累的人对于物品喜好有不同倾向,受众自身的阅历学识也会影响到他的审美素养。第三是受众的使用态度。受众的兴趣、喜好、审美观等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关键。在设计前应做好相应的调研,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非常有利于设计的开展。
由此不难看出,设计心理学对设计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知识结构,要想很好地掌握、运用和研究设计心理学,我们就要了解和掌握设计心理学两种主要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很好地运用和研究设计心理学内容。
(1)观察法:是由观察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用以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观察者还可以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将所见所闻随时加以记录,近距离地获取观察信息。
1)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相对持久的知觉过程叫作观察。观察者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固定的观察对象,使知觉有单一的指向。围绕观察对象,经过概括了解,逐步深入,最后达到透彻把握的程度。在博物馆、展会上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大多数参观的人是信步浏览,对感兴趣的展示偶尔驻足,稍作欣赏和评论;但是总有很少数的参观者,长时间地对一个展品边看边想,甚至进行抄或记录,这是观察的表现。他们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素材,目的很明确,或是增长知识,或是扩大视野,或是想临摹仿制,启发借鉴。
2)观察法的特征。是在一种完全自然条件下使用的方法,不被观察对象知觉,获取的信息是真实客观的。观察前应制定严格的规程,明确地实施与记录。作为心理的初始研究,可以客观地发现问题与现象,为应用其他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前期资料和依据。
(2)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1)实验法的分类主要有两种:①实验室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较少运用)②自然实验法:是把实验研究和日常活动结合起来的实验方法。(较常运用)
2)实验法的特征。生活和生产中的许多使用与操作问题都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尤其对某项工作中人的 生理与心理活动与规律的研究,通过设定的实验条件,借助精密仪器进行量化处理。为心理学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但是,对于人的感情意识等心理因素的控制和测量,尚无准确、可行的控制方法。
在消费日益多元化、情感化、艺术化的今天,设计师了解和研究设计心理学的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设计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增进设计使用性、可用性、合目的性。二是,帮助设计主体对设计作品进行评价、理解、鉴赏,了解设计作品的本质和意义。三是,通过对受众心理的分析,能使设计师更好地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经济区域以及多样化市场需要的挑战,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制定适宜的宣传、推广和促销手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设计贵在创新,设计创新指的是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而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师们拓宽设计思路,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引擎之一。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20世纪风格与设计[M].罗筠筠,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 墨菲・G・丁柯瓦奇.现代心理学历史索引[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4]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有关情感设计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