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浅谈青春期心理特征论文

斯娃分享

  青春期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李全贞青春期是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峰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期心理特征论文,供大家参考。

  青春期心理特征论文范文一: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摘 要: 在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本文根据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对目前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春期 心理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否正常、健康,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份报告曾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期,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我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信心不足,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二)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三)自私狭隘,虚荣心强。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和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越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四)逆反心理严重。中学阶段是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

  (五)缺乏意识和毅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现在中学生大都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缺乏毅力,在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六)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由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矛盾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主要有:厌学、逃学、说谎、偷窃、打群架、抽烟、酗酒、泡网吧、谈恋爱、焦虑、恐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偏激、个人主义等不良的个性。

  三、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学生的主观因素。青春期既是高级需要逐渐形成的时期,又是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他们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个性张扬,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

  (二)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孩子的心理素质形成有极大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相反有的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这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三)社会负面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在社会大环境下,难免使一些学生产生理想破灭的失落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出现一些病态和人格障碍,造成心理失衡,甚至精神崩溃。

  (四)学校教育管理因素: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某些地方应试教育十分严重,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频率的考试,超限度的加班加点,强烈地刺激着中学生幼稚的心灵。

  四、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的有效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呢?

  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采取以下对策:

  (一)学校:

  1、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2、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有专门的师资,专门的专业教材而非政治课教育,这样才能受到重视。

  3、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面对面的关爱,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4、开展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课余生活是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的重要场所之一。

  (二)引导家长参与对学生心理调适工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最好楷模。

  (三)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疏导

  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属于发展中、成长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的科学干预和调节,可以消除或避免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的免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终生受益。

  1、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耐挫力。

  3、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4、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自控。

  5、引导学生发展自我。

  总之,健康的心理会使学习学生更加快乐,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更加高尚,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加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3]王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教育与管理》[J]

  [4]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青春期心理特征论文范文二: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一说健康就认为是医学上的事,只重视生理的、躯体的健康,而忽视心理的健康。故尔,一有头疼脑热就往 医院 跑,而有了严重的心理疾患却自觉不自觉地掩盖了;平时只注重身体锻炼,而不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据美国权威部门调查表明,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的患者占门诊病人总数的60%~70%。众多的 科学 实践研究也说明,在人类社会 现代 化的进程中,人们因为经受各种冲击,导致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增大,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大幅度的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因为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人都离不开心理健康的良好境界。

  学校关于学生的问题很多,但听到较多的是一句话:“生源质量怎么越来越差了”。诚然,学生的素质今不如昔,问题在于谁考究过学生们的心理以及应试 教育 给他们带来的弊端与不幸?我们在小学后、初中后教育中给了他们以怎样的人文传播呢?本文在此仅做一些浅酌分析,与同仁共商。

  关键词:健康;心理;青春期

  一、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矛盾分析

  这一阶段,他们表现为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依赖性更甚;人格个性自尊但心理自卑;富有理智感又充斥着冲动性;求知欲强,但识别力低。

  问题行为表现主要有:厌学、逃学、说谎、偷窃、打群架、抽烟、酗酒、泡网吧、谈恋爱、焦虑、恐惧……听课不认真,課后不复习,不做作业,缺乏学习动机;要么学习方法不当,非常用功努力,但成绩上不去,效率低下,知识断裂;伴随 考试 临近,心情极度紧张;有时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将一切过失和失败都归咎无能、愚笨,干任何事都没有精神,且贪图享受;怕与陌生人交谈,丧失自信,敏感多疑,与师长敌对,不信任教师,心胸狭窄,自己又无责任心;性格怪异,思维奇特,过分关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等等的个性缺陷。

  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不良的个性:看问题个人主义偏激,不能一分为二看他人和自己,固执、打肿脸充胖子,敏感多疑,别人的眼色言语都和自己联系在一起,把自己孤立在受众之外,妒忌他人成功,排挤超过自己的人,形成内心的不健康,导致周围的人看不起他,个性不良影响自我 发展 ;加之贪图享受、无责任感,,赊帐分工消费,攀比之风,享乐之风,不讲后果,形成心理障碍(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人格障碍(固执己见,偏执型、不接受正面教育),如分裂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两面人;反社会型:埋怨社会,老师、同学、父母(把自己生得不好看);由精神病到杀人狂等等。

  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的:未成年人有犯错误的权力,他们自己不断通过 总结 而成人,不允许其犯错是不明智的老师和家长。

  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决定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引导,要严格不出格,采取激励手段,耐心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老师的导体作用、工具媒体知识的能量体作用,做到豫时孙摩(预防、及时、顺序不越级、观摩及取长补短)。

  二、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治理对策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躯体健康与否,正随着科学的发展,运用各种先进的手段,予以比较准确、客观、具体的测定。而心理健康与否,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但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明确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宽容;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学校对策

  学生群体不是孤立的单元,而是社会有机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心理系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如此情况,我们各类学校是否可以:

  1、设立心理健康普查制度

  国际通行的21世纪学校标准,要打破教学一体制,要‘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双轨制,在我国即是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共抓。随着老师良好的心理辅导,要让学生找到自信心,让其内心潜力迸发而奇效出;对于学校班主任,对班级每个学生要填写学生个人的个性、智力、心理的度量表,登记每人学生的心理档案,全程跟踪学生心理发展。

  2、设立心理健康的课程

  要有专门的师资,专门的专业教材而非 政治 课教育,这样才能受到重视。

  3、开设心理咨询室

  要有经培训的专业人员长期开办此项工作,通过面对面的关爱,为学生设计人生,解疑答惑,进行健康咨询,心理疏导。

  4、开展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

  学校课余生活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这是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的重要场所之一。如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以后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其成就感;参加琴棋书画、 体育 锻炼、郊游等活动,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扩大交友范围,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释放紧张和多余能量。事实证明,多才多艺的学生极少出现心理障碍。

  (三)青春期学生 心理健康的自我疏导

  学生的心理障碍大多属于 发展 中、成长中,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的 科学 干预和调节,可以消除或避免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的免疫能力和 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终生受益。

  1、提高适应 环境的能力

  记得上个世纪末国内有一家 企业 ,在招聘时挂出的横幅上写着“北大清华学生免谈”,他们认为北大清华的学生知识好,优越的心理不尽健康,未必能很好适应当今复杂的 工作环境。故此要求学生要要正确地认识现实,辩证地对待现实,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瞧不起自己;在行为上要承认现实,而不要逃避现实,要明白人生活在现实中,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能认识、适应和改造客观现实,要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自身的成长中,有时身处逆境是难免的,要坦然接纳之。

  2、强化承受挫折的能力

  要相信一句古语“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接受老师的指导、教导提升自己抗挫折能力,要经常接受磨难 教育 ,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逃离出来,跟上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

  3、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度控制纯粹的私人欲望和非理性冲动,有集体观念;能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冲突,保持开朗的性格、乐观的心境,忧不自毙,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爱;有自我成长、发展的意识,在自身特长的领域内实现较高水平的目标。要正确认识真诚与友谊,不要走入“派对”、“帮伙”的误区,在学校群体生活中形成制度化的活动 规律 ,相互学习、相互参照、相互促进,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接纳他人,善待他人,要乐于与人交往,真诚地认可他人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他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他人以爱和友谊,善于合作,帮助他人,先人后己。不能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他人,也不要一味自我中心或一味利己主义而损害他人。作为学子离开父母来学校求学,要信赖老师,要讲诚信。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活动,积极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群体之间彼此交往,以开阔眼界和心胸,增进了解,彼此信任,做到“自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的良好品质。

  5、优化自我意识水平

  要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达到一种成熟。如遇事不胆小,无事不胆大,令行禁止;在挫折中笑纳苦果,在困境中及时挣脱;对弱者要善于奉献爱心,在争执中做到心平气和,得理让人;明白“人先自爱而爱人,人先自助后助人”;知足常乐不失进取,淡泊明志不失追求,能有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的气魄。同时,摆正自己在群体中的定位,不能俯视、轻视他人、攻击他人。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做到言必信,行心果,知行一致。

  在心理健康问题上,我们要随时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管理者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时,不可压抑学生自我的创造性和个性,否则会使之产生焦虑、失望、抑郁、苦闷等不健康心理状态。要充分运用观察法、自述法、会谈法、问卷法和心理测验等方法,从多方面搜集学生的心理行为方面的资料,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及时予以解决和疏导。

  总之,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经常要面对和处理许多矛盾、冲突,要注重将心理卫生机制引入管理工作,要积极发挥学校群体心理功能即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形成一套功能化、专业化、数据化的心理障碍疏导体系,来妥善解决各种矛盾与问题,这是当代学校 现代 化教育的重要标志。

浅谈青春期心理特征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2.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浅谈论文

3.对待青春期学生叛逆心理的探讨

4.浅谈初中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5.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论文

6.浅谈中小学心理教育相关论文

    1446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