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板论文

斯娃分享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为高校和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板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板论文范文一: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摘要:对量表总分的比较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性别上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女生比男生严重[2]。一方面女性的生理周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女性对自身问题的评价过于悲观。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1.方法

  1.1研究对象

  贵阳中医学院2012-2014级学生5406人,男1763人,女3643人。年龄17-22岁间。

  1.2研究工具

  使用樊富民[1]等人修订的大学生人格量表“UPI”对入校不同时长的大学生集体使用电脑施测,该问卷由64个问题构成,涵盖了身体健康状况、情绪反映、自我认识等方面,可分类解释也可按总分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身心状况。

  1.3统计分析工具

  所得数据全部在SPSS19.0软件处理。

  2.结果

  不同入学时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χ2=-254.87,p=0.00<0.05)。刚入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1学期末(Z=-10.19,p=0.00<0.05),也显著好于2学期末(Z=-14.58,p=0.00<0.05)和3学期末(Z=-4.426,p=0.00<0.05)。1学期末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2学期末(Z=-3.39,p=0.01<0.0)。1学期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3学期末无显著差异(Z=-0.77,p=0.4>0.05)。2学期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3学期末无显著差异(Z=-0.59,p=0.55>0.05)。

  3.讨论

  对量表总分的比较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性别上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女生比男生严重[2]。一方面女性的生理周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女性对自身问题的评价过于悲观;另一方面,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会使男生将自认为明显不符合男生特质的选项直接否定,其结果就是,女生敢于承认软弱或无能,而男生倾向把自己描绘得“无所不能”。比较测验总分,发现不同入学时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刚入学时最轻,第1、2学期后逐渐加重,到第3学期减轻。入学时的心理问题最轻,和其他时候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提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教育不能停留在只监控其入学时的状态,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最好对在校生进行连续的监测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罗鸣春; 黄希庭; 严进洪; 付艳芬; 尹可丽心理科学2010-07-20

  2、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社会工作研究吴志钢湖南师范大学2006-04-01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板论文范文二:护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对护理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医患矛盾等现实问题给护理教育改革的带来了新的挑战,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教育和未来职业环境中的特殊性,如面临高强度的学习、就业和工作压力,面临复杂的医患关系,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掌握情绪调节等基本心理健康常识与技能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整群随机抽样H省四所医学类高校护理学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0份。其中,男生2人,女生558人,大一279人,大二281人,汉族463人,少数民族97人。

  (二)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

  (1)研究工具。《心理健康认知问卷》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知情况,参考以往相关研究,自编心理健康认知问卷,共11个题目,如学校是否应开始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是否合理等。心理健康测量采用1966年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UPI)》。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住址,兴趣爱好和入学动机等;第二部分为UPI问卷本身,采用是非式选择,60个项目,4个为测伪题,肯定选择的题记1分,否定选择的题记0分;第三部分是附加题,主要是了解被试的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史等。

  (2)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分析数据。

  二、结果

  (一)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情况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情况如表1所示。研究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教育课程的占92.0%,有79.6%的护生认为本校的心理教育课程开设合理,82.1%的护生认可他们的心理教育课程老师,并且有87.5%的护生愿意接受心理咨询,73.9%的护生认为心理咨询有效。对于“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否更多”这一问题,有45.2%的被调查护生同意这一观点,54.8%的被调查护生并不这么认为。对于造成现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560名被调查对象中,有48.9%的护生认为是大学生自身问题,33.0%的护生认为是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8.8%的护生认为是家长的溺爱造成的,还有9.3%的护生认为是有其他因素造成的,见图1。针对这一现象,有57.7%的护生认为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个人,20.0%的护生认为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校,认为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国家的占17.5%,还有4.8%的护生认为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二)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计算调查对象的UPI总分,最高分为52分,最低分为0分,平均得分为14.85分,见表2,基本分布情况如图3,其中大于等于25分的即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8.6%,在20分至25分之间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1%,小于20分占调查人数的70.4%,

  三、讨论

  (一)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的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师认可度、心理咨询的求助意愿和心理咨询效果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认同度。这说明,被调查对象对心理健康教育持积极和认可的态度,总体来看,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水平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等认识不足,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意识水平是心理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心理健康意识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往往心理健康水平也高[8]。对于研究中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不足,综合反映了一个问题——心理健康意义。也就是说,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还不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加上目前社会本身对心理咨询与教育的认可度低,心理或是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会中存在很大的歧视,如“被精神病”等现象时常发生,导致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容易谈“心”色变。

  (二)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按照UPI的评价细则,总分大于等25分的被划定为A类学生,这类学生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持续的进行心理咨询,本次调查中这类学生比例接近20%。这一比例显著高于一般类高校大学生UPI测试的比例。如刘雪珍等人对桂西北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A类学生比例仅为9.6%。总分在20-25分的被划定为B类学生,这类学生没有严重心理问题,可作为咨询机构今后关注的对象。换而言之,这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潜在的心理风险,本研究中约占11%。总分小于20分的被划定为C类学生,这部分学生被认为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中约占70%。总体结果来看,在本研究中护理专业大学生中,可能或本身存在心理问题接近30%,这说明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确实不容乐观,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一项对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4.62%。

  (三)对护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随着社会对护理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医患矛盾等现实问题给护理教育改革的带来了新的挑战,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教育和未来职业环境中的特殊性,如面临高强度的学习、就业和工作压力,面临复杂的医患关系,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掌握情绪调节等基本心理健康常识与技能已显得尤为重要。总体来看,护理专业与其他医学专业学生相比,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并且在某些方面也低于医学专业学生。这些研究结果给目前护理高等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心理健康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决定着出现心理问题后心理求助的可能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广泛通过心理健康课程、讲座、网络等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澄清心理健康的误区,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其次,在护理专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护理工作本身也承担着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而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目前多数高校仅有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两门课程,显然不能满足护理学生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此建议未来护理课程设置中,应增加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评估与咨询等课程,使护理专业学生心理自我保健能力有显著提升的同时,心理健康护理能力也有提升。再次,也可以在以下方面增强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如根据不同家庭背景、性别和地域等,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行导师心理健康负责制,开辟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等。

  参考文献

  1、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朱瑞作辽宁大学2015-05-01

  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管敏华中师范大学2005-11-01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板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格式范文

2.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论文格式范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结业论文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结课论文

    128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