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7大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论文范文(2)

斯娃分享

  2017大一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三: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

  【摘要】形势与政策 教育 为高校德育的优化拓展了新的空间。探究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是必要的。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要把握基本的方向,更要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高校;思想 政治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内容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 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保证我国 社会 主义 发展 后继有人的高度,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出了其独有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应把握的基本方向

  1.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摆正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德育 工作中的地位。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 分析 问题 、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 科学 精神等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了其独有的作用与地位。

  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形势政策教育。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形势政策教育引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其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形势政策教育要在加强实效性的基础上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作用。

  二、对高校形势与政策 教育 模式的思考

  1.突出主渠道地位。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 内容 应体现针对性。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再在针对性上下一番功夫,则会极大地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

  (2)课程 发展 应具有自动生成性。即通过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使之教学内容与形式不断与 时代 发展同步。要加强课堂教学 方法 的改革,着力于调动学生 学习 的主动性;尽可能地采用从 实践中提出 问题 ,借助于形势与政策 理论 求得解决的方法。

  (3)课程进行应确保有效性。要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非常必要。而要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要 研究 如何有效引起学生的 心理需要。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目标的实现,都以教育客体的主观接受为前提。

  2.搞好两个建设:即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形势政策教育的规范化、 科学 化,进而使形势政策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 政治 教育的亮点。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形势政策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与可控性,将 计划、 组织制度、实施措施、考核办法。等纳入教学 管理体系之中,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另一方面,在以制度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稳定性的同时,授课的形式、内容、事件等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3.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即要发挥好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 工作者的作用及国家、各级政府领导人、先进模范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处理好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要明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基础与关键。其次,要充分发挥包括学校党委、团委在内的德育工作者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牵头负责,教务处、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4.做到三个结合:第一,要把教育目的与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决定如何组织与呈现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二,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 社会 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第三,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

  【 参考 文献 】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 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2004.

  2017大一形势与政策论文篇四:《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

  摘要:《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本文结合对该门课程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在教学方法上作了一定的探析。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现状;方法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该门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弹性要求。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使部分高校尤其是一些专科学校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无论在重视程度、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在教学安排方面,较之于其他常规性的政治理论课程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间还较短,无论在教学经验积累还是在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拟就我校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现状,在教学方法上作一探析,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现状分析

  根据《云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督导评估标准》要求,我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在形式上以小班教学为主,大班教学或讲座为辅。每学年16学时,计讲授8个左右专题。所授内容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形势与政策〉》及国际、国内重大时政问题为主,适当结合本省、本地区的重大事件和新闻背景。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问题和困难依然不少,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我校《形势与政策》虽然已经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在专任教师、经费配置、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实践基地等方面的配套设施还明显不足。同时,在内容设置、教学安排方面随意性大,缺乏完整的教学、考核体系。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是从主观方面来看,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该投入的未投入,该加强的未加强;二是从客观方面来看,《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纷繁复杂且涉及面广、难度大、时效性强,对学校及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短期内难以应对自如。二者间的矛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应有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我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任务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和部分领导(兼职)担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教师的专业背景、理论积淀、方法技能、思想修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在学习培训方面机会不多、培训不够;三是由于大多数教师要么兼任其他课程要么兼任其他事务,在时间与精力上投入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3.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有待进一步优化。《形势与政策》在时效性、政治性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在一般情况下容易教师忽略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方面不尽如人意,难以达成满意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方法、手段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4.社会实践教学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我校地处郊外,周边缺乏良好的社会实践基地,加之经费紧张等因素,难以大规模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若缺失了社会实践教学部分,不仅难以拓展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一定程度削弱了该门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而单一的理论教学、照本宣科或生硬灌输等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方法探析

  1.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并努力付诸行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勤于思考,但由于人生经验不足、思辨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极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形势与政策》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而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解析,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思想是行动的主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发挥效用。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切实将《形势与政策》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给予一定学分并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在教师培训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别的学习和讲座;在经费方面,要实现专项拨付、专款专用,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设施;在社会实践教学方面,要积极协助并努力创建优良的基地,以确保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成效。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关乎教学的质量和成败。就《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而言,一定要充分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心态;立足《形势与政策》层次高、领域宽、跨度大、学时少等特点,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思想素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方法技能;坚持定期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时事政策出发,努力寻找学生思想需求与教学内容的恰当结合点,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构思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3.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殊性,直到目前为止,《形势与政策》还没有具体、完备的教学大纲和全国通用的教材,各校所用教材大多为各省自行编订的相关教材。同时,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通知精神,该门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扩展空间。因此,在切合《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和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筛选出那些既重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教育又重视国际、国内重大时政问题分析,既重视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教育又属于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作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同感,增强课程吸引力。

  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确保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为适应《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教师一是要努力优化教学方法,在讲授中要把问题、观点讲深讲透;二是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提出不同观点或看法,并进行师生“互动式”讨论,以满足学生思辨的需要;三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建立素材库、研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声音、动画效果融为一体,大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4.努力提高社会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形势与政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特点,没有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作为铺垫,是很难对学生形成有效、深刻影响的。实践教学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认识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强社会实践教学。一方面,要努力创建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把本地区的特色企业、博物馆、展览馆等单位纳入教学实践基地;二是学校要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在确保经费的基础上,切实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团委、学生工作处等部门的力量组织学生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并努力探寻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倪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与教材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4,(2).

  [2]殷妙苗.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分析与讨论[J].现代企业教育,2012,(8).


猜你喜欢:

1.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3000字

2.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

3.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

4.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5.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90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