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下的高校德育探析论文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德育的内容也不相同,内容的与时俱进是德育发展的重要规律。 三个倡导 是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认识,也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与时俱进地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德育体系,是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德育发展的方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下的高校德育探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下的高校德育探析全文如下:
摘 要: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正处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而高校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的基本素质和根本的发展,因此广大青年更应该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重视对于德育课程的学习与实践。
青年者,国家之魂。曾记得梁启超先生在1900年2月发表的《少年中国说》中,在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之后,曾说,“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1]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尤其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或者可以说“今日中国为壮年国”,而实现民族复兴正式青年之使命与责任。
青年一词,在世界各国社会中的定义不同,并且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而变化。处在高校中的大学生,更是青年群体的主体,对自我的认知与自我意识已逐渐成熟,人生观与价值观开始形成并逐渐稳定,在这一关键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即国民的精神生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价值多元化,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因此高校德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不仅仅是社会生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高校德育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进而可以迎接挑战,为高等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青年人才。
1.高校德育的基本理念和内涵
高校德育是我国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校德育的理念进行剖析前,首先需要明了“德育”的定义。关于德育的概念有多种解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一般来说,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2]德育是各个社会所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我国德育理论的具体内容,从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逐渐扩展到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内容逐渐具体化,不仅仅从受教育者角度来明确德育目标,更从德育者自身角度全方面考虑,与时俱进。
结合德育的定义,同时综合前人学者关于高校德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关于高校德育的概念代表性的说法有:潘懋元教授认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健康心态,成为社会主义‘四有’专门人才。”[3]高校德育的对象是针对高等学校中的大学生,也可以称为大学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项内容,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调整,内容扩展到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等,逐渐完善与实践化。
高校德育有其基本内容,同时其内涵也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扩展。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者根据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意识、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把大学生塑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4]
总体来讲,关于高校德育的基本理念与内涵,学者老师们的研究理论在肯定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同时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际需要,阐释高校德育的深刻内涵,并且不断更新与改进教育方式,以达到将德育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目标,促进青年或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发展
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5]核心价值观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并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总产生与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关系正在逐渐与世界接轨,当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带动社会精神层面的相应变化,而我们也迫切需要一种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力量,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
高校德育的目标,是要引导青年或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而高校德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青年阶段时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确立的时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践行过程必然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主要体现为:
2.1 有利于明确高校德育目标,丰富高校德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进而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最高抽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已经是纳入德育课程
中。[6]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一方面是对高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深层次学习,促使德育目标更具有指向性、层次性;另一方面丰富德育内容,使其具体化,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更有利于促进德育内容内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
2.2 有利于扩展高校德育形式,促进德育内容的接收与内化
德育的形式不仅仅包括我们习惯的学校德育,还包括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等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其具体内容已经内化为家庭教育的具体行为道德准则,同时并在社会上形成普遍认同,这样既能和高校德育建立统一战线,也可以让大学生从家庭、社会生活的细节行为中感受德育具体内容,并逐渐内化于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
2.3 有利于高校德育老师力量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的工作认为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老师来完成,由于各学校、专业师资力量的差异,同时高校德育内容与任务的艰巨,德育实效性测评的滞后化,造成思政老师队伍较大的工作压力以及德育实效的参差不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受众群体是全体中国公民,因此在其发展培育过程中,其他专业老师也需要接受一定的学习与提升,进而内化与其专业课堂之中,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群体的多方位接收与理解德育课程,同时也将德育老师队伍由“思政”单一走向“多元化”,从各个专业层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4 有利于德育过程的良性循环发展
德育过程的结构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养过程中,借助于国家的主流宣传媒介,如网络媒体平台、新闻电视平台、报纸书刊等各个途径,进入到公民的视角中。因此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在社会活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德育的具体内容与目标,进而带来德育方法的突破创新,并且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系统,给国民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
3.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对高校德育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有些学者侧重于从社会转型角度来分析高校德育的转型。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与人文类学科的实效性具有相同的滞后性,实效性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德育教育成果反馈的一部分,但是高校德育实际上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困境。在对国内相关高校德育理论研究的整理后,结合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具体访谈资料,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等角度全方位进行分析,认为目前高校德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高校德育老师数量不足,德育工作管理者管理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分成两块: 一块是理论教育, 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 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 或叫社科部) 负责; 另一块是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 由学生管理部门( 或叫学生处) 负责。[7]通过对德育的理论教学者进行采访,发现由于德育理论教学的老师数量有限,而且德育课程课时较多,老师们工作量较大。因此高校德育课程安排往往是以公共课形式进行授课,进行大班式教学,学生数量往往过百,无疑是增加老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效果反馈不理想。而高校德育行为教育的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但是在进行一些道德实践活动时,往往与德育理论课程教学相分离,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造成理论教育效果无法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实践验证。
3.2 高校德育课程由于以理论学习为主,内容相对抽象,课程实践性较低
虽然近些年来,德育理论课堂授课方式在不断进行创新,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是大班教学,总体上来讲,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所以一些相关的如德育形式枯燥、教学内容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等传统德育问题还是在课后教学效果评估中表现出来,因此教育者在进行理论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可以适当关注课堂实践活动学分的设定,将理论学习应用于课程实践中。
3.3 高校德育宣传渠道较为单一,影响力不高
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是具体的学生实践工作,但一般是以通知文件为主,对于网络,媒体等新型媒介利用率较低。因此学生获取德育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造成德育宣传方式的单一。
对于高校德育目前面临的问题,由于观察角度与调查方法的不容,或者具体高校环境的差异,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具体问题有待发掘。而学者们经常关注的实效性问题,也由于上述问题的综合影响,造成实效性低或者不明显的现象。但是高校德育不仅仅面对的是现在教育,更是面对未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步,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转型,高校德育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挑战德育目标与具体内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挑战。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下的高校德育发展建议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深层信念系统,建设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理念、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的精神追求。[8]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培育过程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于未来高校德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 挖掘德育课程理论教学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高德育课程学习的影响力与权威性
德育的课堂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浓缩凝练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的理论精华,也包涵高校德育课程的理论学习内容,因此德育理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德育课程理论学习的内化。两者相互渗透与影响,既可以在德育理论的学习中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可以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促进德育课程的接受度,进而扩大学生的认可接受度,提高德育课程理论学习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4.2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内容的内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宣传渠道的单一化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全方位宣传渠道,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社团活动新媒体,扩大德育内容的宣传影响力。同时在高校德育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部分,进行相应的文化引导,在增加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度的基础上,借助于校园文化良好的环境育人功能,促进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
4.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过程中,将高校德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科渗透,扩延德育老师队伍的范围
德育的学习与内化并不仅仅是德育专业授课老师的教学任务,更是高校所有老师在各自专业授课过程中言传身教的责任与使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育过程中,高校老师应该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课堂教学的精神引导中,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格、行为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与德育课程中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部分相呼应,增加德育课程的学习渠道。
4.4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扩大德育内容的实践性维度
任何一种理论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指导行为的效果。在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之后,自然内化为其行为道德准则,而这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为德育内容的提供了多维度的社会实践方式,如各种社会公益性志愿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实践等。德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践,贴近中国社会国情,进而在实践中加深对理性知识的认知。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智则国家智,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主体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对于德育的修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因此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显现也需要德育教育的各个具体要素协调一致,需要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步改进与发展。既在高校德育的学习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导,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中促进德育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