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工学论文>材料工程学>

有关建筑材料混凝土论文

秋梅分享

  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好坏,既影响结构物的安全,也影响结构物的造价,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是关系到每个工程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建筑材料混凝土论文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建筑材料混凝土论文下载篇1

  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摘要:混凝土时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是工程质量的最主要保障。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显得更是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性能,更关乎到建筑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工程实际中如果混凝土的选用不按设计要求,就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是当代建筑行业使用最多的工程材料之一。它的主要构成成分是石子,水泥,砂子和水,根据实际情况外加一定量的外加剂,再经过搅拌形成具有流动性等要求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度的耐久性都很好。

  一、认识和了解混凝土

  科技和经济的快速转换,使得建筑的形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因为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对于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普通混凝土的可模性好但其自重大,耐腐蚀、抗裂性能差。这也就加剧了新型混凝土的诞生。

  (一)混凝土的分类

  混凝土的种类就像是我们现代女性所使用的化妆品,每个种类都有它不同的用处和特点。如需要建设低温保鲜的存储冷库就需要用到真空混凝土和保温混凝土;要建设高科技的电子操作机房就需要用到防辐射混凝土和离心混凝土;如要铺设我们脚下的柏油马路就需要用到结构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另外我们大家都知道,马路每天要承受来自地面上数以万计的重量,所以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碾压性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以上我们说的经常使用的混凝土,另外混凝土的种类还有很多,比如防水型的混凝土、耐火型的、干硬型的、流动型的、低强度型等等非常多的种类。

  (二)新型混凝土的诞生

  随着建筑行业的多元化要求,催生出一批新型高强度混凝土,这类混凝土具有轻质、抗冻、抗融化、抗爆、抗渗水、抗灾等多种优点,另外还增加了出色的力学性能和持久的耐性。新型混凝土的诞生,加快了建筑工程的进程,原来凝固时间需要一小时的石条房梁,加入新型混凝土的混合后只需要半小时就可以凝固好。新型混凝土抗冻抗腐蚀的优点使得建筑物的年限得以延长,其轻质的特点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的节约了施工的成本,并且还大大减少了复修建筑物的经济费用以及劳务费。

  二、混凝土的应用

  在实际现场生产中都选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混凝土应用在建筑领域的方方面面,比如房屋建设、道路、桥梁等等。混凝土在房屋建设中起着高度成形的作用。比如桥梁下面的大型石柱,利用混凝土高度成形的特点,先按设计要求支设钢模板,等到钢模板支设完成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在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振捣,在振捣过程中要做到快插慢拔,保证混凝土成品的强度,防止浇筑成品后形成蜂窝麻等质量问题。等前度达到设计要求就可拆模。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就利用了混凝土可模型好以及耐久性长的特点。例如在楼层窗户边缘的设计上,先要用石子、水和水泥进行搅拌,用平行刀均匀的涂抹在墙壁四周,然后再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这样更加促其结构的稳定性。

  三、混凝土构造材料的选择

  1、选取粗集的砂料,这类砂砾一般体积比精细砂料的体积大,容易使水分得到均匀的吸收和分布,有利于砂砾的多种搅拌和合成,大大的提高了工程人员的劳动效率。2、混凝土的骨料石子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要求选择一定的粒径和颗粒级配。3、在实际生产中选用生活用水进行混凝土的搅拌。4、水泥的选用根据规范要求选用。

  四、新型混凝土的使用路径

  新型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大大超过了普通混凝土的稳定性。例如在平常的建筑工程中如果我们碰到建筑物不平整的地方就需要用微膨胀混凝土,在选择混凝土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新型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新型混凝土的稳定性就注定了它的流动性很好,在填补坑洼地区的时候,不需要施工人员人工抹平,新型混凝土就会自动填平,这就节约了一部分劳动力和时间,加快工程的进度。

  新型混凝土的特殊性能。在实际的建设工程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在高层楼宇的建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高层建筑里房间设置功能不同,其需要的混凝土的种类也就不同,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地基的处理过程上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进行凝固,加强楼层的地基安全。在建筑工程新形势的条件下,新型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更持久。充分符合了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特点,新型混凝土的推广使用,不仅能减轻对于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度,还能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发展空间,做到了与自然环境相互补的和谐发展趋势,我们应争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为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加速新型混凝土的生产速度和性能,以此来适应世界建筑行业大踏步的发展潮流,坚持做到新型混凝土的自动化和体系健全化,坚持以新型的技术产业为导向;坚持选取稳定的混合土材料;坚持全新的生产模式。以此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得到更快速的进步。

  五、现代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现在混凝土的发展趋势正在集中向商品混凝土过渡。什么是商品混凝土?所谓商品混凝土就是以现代混凝土为原料,加上现代化高科技的施工设备,生产出高科技的建材性商品。为了使生产的商品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经济性以及一定的性价比,这就要求生产者必须严格把控好生产环节的每一步,使混凝土的配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高强度的生产效率,使用简单快捷、具有安全保障的技术手段,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发展市场。

  什么是商品混凝土,简单来说就是指进行大规模的搅拌以及远距离的运输方式向各个建筑工地销售具有一定要求的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一般较为复杂。具体的包括混凝土的混合搅拌、混凝土传输、以及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的工艺过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商品混凝土具体是指现代化的混凝土工艺设备和工艺生产方式,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混凝土的品种,它还应包含大流动性的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高强度的混凝土、大体积的混凝土等等。

  随着商品混凝土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在正在兴起的现浇混凝土也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现在我国大部分国家的建筑行业都建有大型的混凝土搅拌站,数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处以上,其规模和水平不次于其它发达国家,现在的许多中小城市也正在慢慢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六、混凝土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混凝土是建筑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建筑行业如今拥有一批科技水平超前的工程人员,更应在混凝土的研发上“下足功夫”,研制出重量小、性能高强度,拥有多种功能的新型混凝土品种。大力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利用建筑工程中废弃的材料,进行回收加工利用。在混凝土结构成分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结构稳定,流动性强的砂砾,确保混凝土的构成稳定。在混凝土的研制上,应进行大量的实验测试,确保选用材料的质量过关。注重混凝土可模性、耐腐蚀、抗裂性能的研制和提升。争取为未来混凝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及发展前景。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对于混凝土的需求可定会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的建筑设计人员认真研究现在工程中的混凝土的特性,坚持在混凝土原有的特性上进行创新,开发出体积小、凝固速度更加快的新型混凝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陈德兴.混凝土材料的层裂特性[J].爆炸与冲击,2008(3)

  [2]魏博.浅议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8)

  [3]吴杰,高佐人,曾慧明.树状建筑工程设计重用模型[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11)

  [4]吴杰,高佐人,曾慧明.树状建筑工程设计重用模型[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11)

  有关建筑材料混凝土论文下载篇2

  浅谈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的应用

  【摘 要】当前,现代水泥工业、水泥加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飞快发展,凝土材料品种不断增多,因此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文章基于高性能混凝土,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并探讨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混凝土(HPC)

  普通的混凝土材料系由胶结材料(石灰、水泥)、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石子)和水所组成。在性能及其应用与发展的普通混凝土基础上,根据添加材料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派生出名目繁多、性能特异、用途不一的新型混凝土,本文以高性能新型混凝为例,探讨了其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1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概述

  混凝土技术发展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在缓慢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几次变革,那就是1919年发现了水灰比定理,1938年发现了引气剂,60年代初出现高效减水剂。目前,混凝土技术发展又处在一个变革时期。新型外加剂和胶凝材料的出现使既有良好的工作性,又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混凝土的生产成为现实。这种新型混凝土称为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HPC的应用将对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和混凝土结构性能起重要作用。因此,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挪威等国都将HPC作为跨世纪的新材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开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研制成功高性能混凝土(以下称HPC),使混凝土进入了高科技时代,日益受到国际材料界和工程界的重视。很多国家把HPC作为跨世纪的新材料加以研究与利用,使其成为当代混凝土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HPC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粗细集料、多种矿物掺合料、水和超塑化剂,其组成和配比要比普通混凝土复杂,要求也高得多。

  HPC的优点体现在:

  1)由于HPC的高强(60MPa~100MPa)和超高强(≥100MPa)特性,可使混凝土结构尺寸大大减少,从而减轻结构自重和对地基的荷载,并减少材料用量,增加使用空间,大幅度的降低工程造价。

  2)由于HPC具有高工作性,可以减轻施工劳动强度,节约施工能耗。

  3)HPC的高耐久性可增加对恶劣环境的抵御能力,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及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为了分析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笔者首先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来了解高性能混凝土。

  2.1 高性能混凝土特性

  2.1.1 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是一个综合指标,如流动性、可泵性、填充性、均匀性等。HPC要求新拌混凝土具有大流动性(坍落度20cm~25cm)及流动度经时损失小,以满足混凝土集中搅拌、运输、泵送、浇注的工艺要求。甚至在浇注时要求混凝土不振捣自流平,即好的填充性。最终得到均匀稳定的混凝土。这些要求是普通混凝土难以满足的。与普通混凝土相比,HPC的组分复杂,多种掺合料与超塑化剂配合使用,其目的是通过这些组分来调整性能。其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是超塑化剂及其组成。单一成分的超塑化剂(如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虽然对水泥浆有强的分散作用,减水率高达18以上,但并不能满足HPC对工作性的全部要求。因为单一成分的超塑化剂(SP)难以解决坍落度损失、离析分层等问题。因此,必须将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引气剂、稳定剂等组成复合超塑化剂(CSP)才能较全面满足HPC对工作性的要求。

  2.1.2 硬化混凝土的性能。现代建筑向高层化、大跨度方向发展,因此促进了高强HPC的研究和开发。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强度是对应于柱子的轴力。可以说建筑物的层数是由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来决定的。25~30层的建筑物要使用强度36MPa~42MPa的混凝土,30~35层要42MPa~48MPa,更高层的建筑就需要更高强的混凝土,如60层需用100MPa。目前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以30~35层(高度约100m)居多。

  2.2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据悉,全世界每年混凝土用量可达90亿吨,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应用之广,作为现代工程主要材料的地位依然不被撼动。混凝土用于工程结构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了,纵观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进程,其发展主要遵循复合化、高强化、高性能化三大技术路线长期以来,人们过分注重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集中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上,以搞压强度的比例关系来代表其性能的优劣,而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则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了许多工程结构的开裂,甚至崩塌。例如,1980年3月,北海Stavanger近海钻井平台Alexander Kjell号突然破坏;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日本的一些钢筋混凝土桥梁,投入不到20年因不能使用而被炸毁;辽宁盘锦辽河大桥的断毁等等。此外,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高,致使混凝土工程的维修费急剧增大。如何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势在必行。

  2001年10月用高性能混凝土成功浇捣的航站楼工程第一块大面积楼板,为浇筑量约800m3的主楼南区二层楼板。该楼板呈长条型,宽约20m,长约80m,厚500mm,浇筑前沿楼板长度方向由南往北布置2条施工泵管,分别提供泵送混凝土。施工浇筑时,投入混凝土生产线2条、混凝土搅拌车22台、混凝土泵机2台,施工用时14h,施工过程顺利。其后,在检查认可了这种新型混凝土抗裂性以及总结了它的施工养护经验的基础上,陆续浇捣了其它的大面积楼板,整个航站楼施工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总量超过4万m3。经检验,所有应用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施工的楼板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肉眼可见裂缝,抗裂效果得到各方认可和好评。

  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海上采油平台、矿井工程、海港码头等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例如:上海金茂大厦(C60)、北京静安中心大厦(C80)、辽宁物产大厦(C80)、南京希尔顿国际大酒店(C30和C50)、长春国际商贸城(C55)、广州虎门大桥(C50)、上海杨浦大桥(C50)等都是应用的典范。

  全国很多研究单位已经研制出普通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高流态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加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水下不分散高性能混凝土港工与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高抛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等等,研制出C30-C80的各种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和完备的混凝土耐久性检测设备,以及掌握了配套的施工成套技术和各种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技术等。其中具有优异耐久性的C30高性能混凝土即将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深圳地铁工程中大规模使用。

  3 结语

  如今我国HPC发展形势一片良好,但是要使HPC在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还需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随着我国建筑基础建设的不断增强,HPC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

  【参考文献】

  [1]张鹏.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俞瑞堂.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1997(2).

  [3]陈本沛.混凝土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理论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0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