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工学论文>水利工程>

采矿工程师论文发表参考

秋梅分享

  从我国的发展步伐和方向不难看出,采矿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矿业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采矿工程师论文发表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采矿工程师论文发表参考篇1

  论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矿业是国家工业发展的支柱,采矿方法是衡量一个国家矿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也使得人们追求更加高效的采矿方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的开采。本文对于采矿方法的创新实践做出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方法;创新;实践

  一 引言

  现代社会,随着全球经济的腾飞,人类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均矿产水平低下,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带来的压力更大。目前我国的矿产工程需要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走在世界的前沿,就要我们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对有限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提高效率,减少浪费,达到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是,现阶段我国采矿工程的总体情况并不容乐观,开采环境恶劣等一系列问题阻挠着我国的采矿业的发展。同时,矿床开采环境愈来愈恶劣,矿石的生产原材料价格不断升高,企业未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润,就要根据所开采的矿山的实际情况不同创新地采用新方法进行采矿,满足社会技术进步的需求。

  二 采矿创造工程以及采矿创新的必要性

  创造工程是一门较为新的科学。它起源于人们在古今中外的科技发明故事的研究中,什么属于创新,创新发明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把创新点子变成创新的实践方法,在对于这些都有深入的认识之后,创新工程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得到发展。将创新工程运用在采矿工业就成为采矿的创新。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新方法都有如下特点:安全、经济、可靠;拥有某种关键的技术或者工艺或者使用某一先进设备;采切工作量少或者采矿率高,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同类型的方案不具备该方案的某些优点。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种类多样,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甚少,同时矿产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贫矿较多,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不高,矿山的经营者思想不够开明,因循守旧,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利用最古老传统的开采方法来经营矿山。这样一方面会缩短矿山的开采寿命,浪费大量资源,达不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盲目无目的无科学规划地开采导致乱挖坑道,会带来地质构造的损坏,严重的甚至引发矿山坍塌的重大事故,不但造成经营者的经济损失,更加会威胁到采矿工人的生命。国务院颁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政策》明确要求:加强新材料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研究,促进采矿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型。

  三 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实例

  采矿方法创新与实践的一个具体实例如下:上世纪90年代,内蒙古撰山子金矿当地附近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矿山又要扩建来增强生产能力,因此现实情况就是根据现有的采矿方法找出一种能在采矿生产能力扩大的同时采矿成本又不能太高的方法。当时的开采条件允许使用的采矿方法主要是削壁填充采矿法。利用人工在矿山和矿内搬运矿石导致每天开采能力少于10吨。当年实验显示成功的方法是利用耙矿绞车出矿和微型铲运机出矿的削壁填充法,已经证明这两种办法能够有效扩大开采能力,但是削壁填充导致原材料的损耗大,采矿成本没有减少。铲运机的技术受到进口限制,矿山资金和矿脉的长度也不允许使用铲运机。同时,在中小型金矿山中被广泛使用的浅孔留矿法运用在此处,在矿石稳定度、矿脉倾角和开采成本上都能够满足要求,唯独对于矿脉厚度及其薄弱的特点不适合。因此,工程师大胆将削壁填充和浅孔留矿这两种方案的融合,取长补短,形成削壁留矿的新技术。该新工艺把掏槽崩落的矿石先留在开采现场,针对矿脉薄弱的缺点则在扩大作业的时候将围岩从开采现场放出。经过一年多的采场中的实地试验,采准、采矿和放矿作业完成之后,实地测得相关经济指标有:开采生产能力提到到了每天接近28吨,是原先的3倍,开采成本由原先的每吨2800元降到了1600元,同时开采损失率降为百分之二,贫化率降为三分之一,比之前降低了十余个百分点,开采强度比之前的方案提升了二倍多。实践结果达到了矿山的技术指标要求。该方案经过相关部门坚定,属于国内首次使用并且国内外没有类似的方法,因此申请了专利。

  四 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针对现阶段我国采矿工业的情况和特点,可以实现的改进和创新可以从采掘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开采流程的连续或者半连续化、矿山生产管理的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着手,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利用核心技术的革新来带动采矿水平的提高。利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是进行创新的途径。

  传统的方法对于采矿方案的选择上一般采用类比经验法来确定,在用此法对于创新方案的选择时,由于矿山条件多样性以及技术经济限制条件不同,存在局限性。运用模糊层次分析就能对创新采矿方案的因素进行抉择,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选择最佳因素组合。

  在此基础上,将已经在实际中大规模采用的空场采矿法、填充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等等进行大规模推广,同时融合进入深井采矿技术、浸溶采矿技术和机械化连续采矿等先进技术,使得采矿手段越来越机械化,逐步朝着智能化的角度迈进。

  4.1 空场采矿法

  这是我国采矿史上运用早技术成熟的方法。该方法依靠围岩自身的稳定性和矿柱的支撑力维持采空区来进行回采,必要时用支架或者采下来的矿石作为临时支柱。这种采矿方案需要围岩和矿石保持稳定。空场采矿法在有色金属和化工开采中广泛使用。它的优点是成本低廉、生产能力强、时间短。在实践中该方法也被做了适当改进和创新,改进之后该方法能够运用在一些矿岩破裂的矿体中。例如为了提升锰矿的矿块回采率,科研专家在对云南鹤庆锰矿进行研究和考察之后,用人工柱锚杆房柱法进行实验,利用片石砌筑人工矿柱代替原来的矿石矿柱,再用铁丝网固定不稳定的顶板,提高了顶板的固定度,极大提高了作业条件和安全保障,矿石回采率提升到了93%,经济效率大增。成功的创新也使得该矿的方法被应用推广。因此,空场采矿法经过实际中的创新,结构愈来愈合理而且简单,生产能力和开采效率都不断提高。

  4.2 深井采矿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于矿产的开采不断加深,地表层面的资源已经开始渐渐枯竭,因此采矿工程开始向纵向深度发展,因此对于深井采矿方法的研究意义越来越重要。我国标准是垂直开采深度超过800米即定义为深部开采,在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开采进行到地下1000米之后才属于深度开采。我国的金川镍矿和乳山金矿等许多矿山预计在本世纪中叶进入深度开采,已有的冬瓜山铜矿和红透山铜矿已经进入深井开采阶段。深井开采不同于浅部开采,环境十分恶劣,地压大,温度高,开采环境就是这样的特殊条件。因此矿石的运输提升、给水排水、支架和通风透气以及开采机器的选择都需要更加严格的技术支持。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水平较低,因此九五期间国家将千米矿山的开采作为专题进行研究,相关的《深部地底资源开采》项目也已经立案。

  五 结语

  地球矿产资源相对于人口而言十分有限。现代社会对于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矿产开采要进行最大程度的进行,对采矿方法进行创新是提高开采率最有效的办法。对于采矿方法的革新要根据原有的技术和所开采矿山的实际情况,认真调研,大胆假设,合理实验,可以利用现代创新工程的相关思想加以指导,用模糊层次方法对各种因素进行选择,争取做到矿产资源的不浪费,提高我国采矿工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良金. 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2,16:23.

  [2]史太禄,任凤玉,李文增,周宗红,叶振华. 模糊数学在采矿方法优选中的应用[J]. 金属矿山,2007,11:29-31.

  [3]张鹤松. 浅析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78.

  采矿工程师论文发表参考篇2

  论采矿系统工程现状与展望

  摘要:本文概括了采矿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介绍了采矿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采矿系统工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采矿系统工程,现状,展望

  采矿系统工程为采矿工程学与系统工程学相结合的所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网。采矿系统工程是根据采矿工程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以系统论和现代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采矿工程综合优化问题的采矿工程学科分支[1]。采矿工程是一门由来已久的古老技术,很多问题都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的解决,现场问题常常依赖经验判断,容易存在很大的主观差异性,借助采矿系统工程中的数字与计算技术,可以实现采矿技术问题的定量决策,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采矿工程涉及面较广,影响因素较多,如何从总体上合理把握,综合协调,也需要利用系统工程的相关知识来解决。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引入到采矿系统工程中,为我国的高效安全采矿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

  1.采矿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目前,采矿系统工程中常用的基础理论学科及相关技术,主要如下:

  1) 应用数学或计算数学分支。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及数值方法等。

  2) 运筹学及其学科分支。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图论及网格分析,排队论及存储论等。

  3) 现代应用数学的相关学科分支。如地质统计学,可靠性理论,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等。网。

  4) 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交叉学科分支。如系统模拟,系统动态学,人工智能学,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采矿系统工程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采矿系统工程得到长足发展,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分述如下:

  2.1 矿山地质系统

  在采矿系统工程中,主要使用数据库来存放地测数据,早期主要使用dBASE、FoxBase、Foxpro,近年来则主要使用Access、Oracle等软件。而在处理数据方面,则主要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常使用Excel以及各种数据库软件从总体上把握矿产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1) 矿产储量计算与地质作图

  采矿系统工程广泛使用方块法,同时,为了满足矿山设计的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还常常使用为线框模型法来表达矿体,这种方法计算精度较高。然而如何由钻孔柱状图推出剖(平) 面图的地质作图问题,虽然专家学者使用了许多方法,但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另外,在三维实体模型表达矿体方面,国外的矿业设计软件都有这种功能。

  2) 矿产资源评价

  目前人们普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矿产资源,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因素的权值 , 然后采用模糊评判、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近年来也有人探索用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行评判。至于矿物资产的评估,基本上以收益现值法为主。近年来,又引入探索期权估价法,案例估价等其它方法。

  2.2 矿山规划与设计系统

  1)地下开拓系统

  对于煤矿开拓运输系统,常使用专家系统确定。或者从各项工程费用累积而成的数学模型中,使用解析法求极值,求解出最优开拓方案。同时,技术人员还常采用计算机模拟法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

  2) 地下采矿方法

  对于确定采矿方法,主要使用专家系统和模糊综合评判。对于煤矿此类特定层状矿床,采用解析法,而在具体布置采准巷道时,大多采用 CAD技术。鉴于地下工程是个空间概念,国外常采用三维立体图表示。

  3) 采掘计划编制

  人们主要使用线性规划和整数规划制定矿山采掘计划。网。另外还常使用计算机模拟予以辅助。如为了适应矿山环境的复杂多变,利用CAD技术编制采掘计划。

  2.3 矿山生产工艺系统

  1)开采工艺及设备选择

  开采工艺及设备的选择主要是通过专家系统来确定,为了确保影响因素权值的正确确定,还可以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其他的选择方法还有解析法和计算机模拟等。

  2) 开采工艺过程分析

  主要是采用计算机模拟来研究开采工艺过程。近年来,现代控制理论也逐步引入到开采工过程分析过程中。

  2.4 矿山管理系统

  1)矿山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国内外许多矿山都建立了矿山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地测、设计、计划、设备、库存、营销、财会、人事等工作,内部各子系统用局域网相连,外部联系则通过Internet。

  2)矿山生产过程监控

  目前矿山还不能达到全过程自动控制,对于井下电机车的调度,主要是借用铁道运输的经验。对于井下一些重要却又危险的作业,主要采用工业电视来监控。对于少数大型的设备,都具有了自动控制的功能,但是距离自动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通风安全

  主要是使用专家系统来确定通风系统,使用解析法来优化通风井巷断面,使用CAD技术来绘制通风网格图,利用因果关系预测、时间序列预测、卡尔曼滤波预测等方法进行事故预测,以及采用故障决策树等技术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概率等等。

  3.采矿系统工程发展趋势

  采矿系统工程是采矿工程与系统工程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既要遵循采矿工程的内在规律,又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目前情况下,采矿系统将有如下发展趋势:

  1)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采矿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的决策,如果只采用一种方法,效果难以理想,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并且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2)多项内容的综合分析决策。采矿系统工程在系统结构上关系比较复杂,再加上各个矿区条件的差异性,因此,在处理和解决某一决策时,需要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内容之间又容易相互影响,故今后将朝多项内容分析决策的方向发展。

  3)计算机运算与可视化功能的密切配合。工程设计图是采矿工程的语言,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动画显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在采矿系统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4)采矿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随着采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采矿工程的实践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采矿实践的发展需要,兼收严格优化方法的优化功能与非严格优化方法的灵活使用性将会形成一种趋势。

  5)严格优化技术正向实用要求逼近。在采矿系统工程的早期阶段,利用运筹学得出的采矿问题最优解常常偏离采矿的工艺技术要求。近年来,随着CAD 技术的出现,人们又将传统的设计方法转用计算机实现,却又忽视了优化的目标。今后,采矿系统工程将在人—机的交互方式下实现决策的优化,并尽可能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6)新学科、新技术的应用继续发展。随着新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理论迅速发展,它们也将逐渐与传统领域结合,使采矿系统工程得到新的发展。

  7)矿用软件开发日益规范化、商品化。采矿系统工程的软件将会一步发展,市场和价格也会逐渐规范化,价格上也会更加便宜,使用也会更加普遍,对外国软件的使用上也会更加熟练。

  8)跨学科的联合研究。跨学科的研究工作随着系统研究对象的扩展,已经成为目前阶段必然发展趋势。

  4. 结语

  虽然采矿系统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急速增加,采矿工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再结合全球化的契机,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必将推动我国乃至全世界采矿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的春天,为能源高效安全开采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煤炭科技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张幼蒂,王玉俊. 采矿系统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3] 邵登陆,岳宗洪. 采矿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J].中国矿业,2008,17(9):99-102

  [4] 云庆夏,陈永锋,卢才武. 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矿业,2004,13(2):1-6

  [5] 刘建华,岳宗洪. 采矿系统工程的发展与新趋势[J].现代矿业,2009,3(3):7-10

  [6] 云庆夏,陈永锋. 我国采矿系统工程的技术进展[J].中国矿业,2000(9):40-43

猜你喜欢:

    3088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