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科毕业论文(2)
环境工程专科毕业论文篇2
论森林公园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1引言
森林公园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同自然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近年来多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森林旅游成为了公园资源开发、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森林公园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而在可持续经济理念的影响下,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基于此,针对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森林公园的进一步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森林公园稳定性
如果将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表示为y,将旅游经济效益表示为x1,生态效益表示为x2,社会效益表示为x3,那么三者间的关系函数为y=f(x1,x2,x3)。之后,则具有以下几种情况。
A情况:三者都大于0,表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处于发展状态,森林生态处于良性发展阶段。整个森林公园具有着稳定的发展特征。
B情况:三者都小于0,表示生态退化、社会停滞不前、经济不发展,整个森林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处于恶性以及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C情况:x1>0,x2<0,x3>0,经济处于发展状态,生态处于退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在社会推动方面的作用同生态环境退化作用相比较大,社会整体处于进步的过程中,但在发展中确存在着退化情况。公园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协调的特征。
D情况:x1>0,x2<0,x3<0,生态处于退化状态,经济处于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情况对社会存在的推动作用同生态环境退化的作用相比要小,系统处于畸形发展状态,且整个公园在发展方面存在着不稳定情况。
E情况:x1<0,x2>0,x3>0,生态不退化,经济也没有发展,社会方面也不存在倒退的情况。即公园处于落后以及较为不稳定的状态。
F情况:x1<0,x2>0,x3<0,生态不退化、社会倒退,经济不发展,整个系统处于较为落后的不稳定状态。
对于上述几种状态来说,则基本对目前森林公园发展的状态情况进行了包括。其中,A与B分别为该种状态的两个极端,即A为最为稳定的状态,处于非常好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而B则是最为不稳定的状态,目前也处于恶性循环情况下。通过将生态、社会以及经济间实现科学的结合以及均衡的发展,则正是森林公园最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而除了A外,其余几种状态则都属于森林公园的畸形发展。
森林公园在发展的过程中,正处于一个动态演替的情况下。在不良因素的指引下,森林公园在发展过程中也向着可持续的发展方面迈进,而这种从之前畸形发展的“劣”到可持续发展的“优”来说,正是公园的顺向演替过程。如果公园在发展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利因素,则会逐渐向着畸形发展,而这也称之为逆向演替。对于顺向演替而言,其目标就是使公园能够向着更为稳定的状态进行发展,即绝对稳定状态。实际上,对于任何系统而言,其在发展中都不能够达到绝对稳定状态,也仅仅能够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森林在不存在较大危机的情况下,如状态C,则需要对环境保护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协调,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保证经济的增长。对此,就需要能够在保持经济的基础上向着A方向发展,并对顺向演替的目标进行实现。而状态D则是最容易出现逆向演替的情况,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如果其遭到了破坏,则很难进行逆转。对此,在该状态中则需要通过适当措施的应用实现经济增长的抑制,以此对生态环境的好转进行换取。同时,要对长期政策措施进行制定,对顺向演替目标进行实现。而E、F两种状态,则需要在继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持的情况下做好经济的发展,以此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进行发挥与实现。
3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内涵
对于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即在对未来发展机会进行增强、保护的情况下对居民以及旅游者的需求进行满足,并通过对现有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方式的应用在对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以及文化完整性进行保证的同时对森林公园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实现。对于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来说,其是森林生态、社会同经济系统间的交集,涉及到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对此,就需要实际利用森林资源时能够做好开发以及保护,通过上述两项工作的并重开展对旅游资源应用的持续性进行实现。而在经济发展方面,也需要做好旅游产业结构的协调,对行业部门以及森林旅游业间的协调发展进行实现。而在社会角度,也需要对森林公园在目前社会上的承载力进行考虑,避免对其产生消极影响。
如果将森林公园比作一个系统,那么社会、森林生态以及经济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几大因素,通过要素间的协调以及作用,则能够对系统的最佳状态进行达成。对于森林公园来说,其是否能够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实现,森林同生态、经济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经过研究可以认识到,在森林公园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以对生态环境的牺牲为代价,即在几者之间,森林生态环境具有着最为基础的位置,也是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避免因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对公园发展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同时,经济是公园发展的动力,如果其发展存在落后现象,则将直接影响到公园系统基础,其不仅是公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压力,通过对经济的积极追求以及发展,则会整个森林公园的发展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如果对其盲目的追求,则会对公园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所以,社会是公园系统发展的核心,对于森林公园经济以及生态的发展来说,社会可以说是最为直接的得益者,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建议
要想对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实现,需要在不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牺牲的基础上、能够同自然环境间实现和谐发展。对此,就需要做好开发速度的把握,通过对接待人数的控制实现环境意识的增强。这是因为如果仅仅为了利益对过多的游客进行接待,则在会对公园环境造成非常大压力的同时对森林环境产生影响,并因此对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阻碍。对此,要想对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实现,就需要能够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第一,对目前公园具有的旅游资源进行重新评估,做好现有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二,通过对宣传媒介的充分利用做好法制以及教育的宣传,以此对整个社会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意识进行强化。长白山森林公园的做法就是该方面很好的例子,通过积极宣传方式的应用近年来有效提升了森林资源保护水平;
第三,加强森林资源效益价值的评估工作;
第四,联系实际以及社会需求,开发出能够同森林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且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旅游产品;
第五,对完善、科学的旅游发展机制进行建立;
第六,重视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在森林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做好重视与把握;
第七,鼓励公园所在社区以及人民能够积极参与到森林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并以此带动人民增收: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2014年用工300余人,其中社区就业人员达280多人,本地户籍人员占90%以上,发放社区就业人员工资500余万元;
第八,结合实际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从法律角度保障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第九,节假日优惠,以云南省为例,2014年,云南省共有14处森林公园免费向公众开发,还有部分森林公园在节假日实施门票降价政策。
5结语
森林公园发展具有着动态的特征,能否在动态平衡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社会以及经济这几者间的协调性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该目标的实现来说,是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做好适当措施的应用,促进公园向着顺向演替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平.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天台森林公园为例[J].现代商业,2012(6):56~57.
[2]吴文玉,李喜喜,郭燕妮.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J].林产工业,2011(2):26~27.
[3]朱贵生,黄睿,尹洪亮.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对策探讨[J].林业与生态,2011(3):18~19.
[4]王慧琴,张彩虹.国内外森林公园投资管理研究比较[J].林业经济问题,2011(2):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