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农村社会学课程的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农村社会学是较为冷门的一门专业,主要是以研究农村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为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农村社会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1:《“农村社会学”教学模式改革方向》

  摘 要:在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理论基础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以农村社会学的教学改革为例,指出以增加“头脑风暴法”的启发研讨环节与以情景模拟、动手操作为典型特征的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是这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并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理论基础课;教学模式;农村社会学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能够脱颖而出或竞争中处于优势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 这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 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尤其是立足于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应用能力对于其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从事某一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关注时势的意识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这必然意味着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上要作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确实也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复合性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甚至背离的情况。比如,受一些现有的监督、考核机制、体制及政策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授课地点等方面还无法做到相对自由度的自主安排,像社会学专业中的社会调查、公共管理中的实践环节等课程无法到现场情境进行。再比如,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上课方式、方法上也有了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能从教学中学到实用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还希望在课堂中能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尤其喜欢符合他们审美观念的教学方式,比如娱乐性、非正规性等。这也意味着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做出适应性调整。在教学系统中,毕竟学生是中心地位,一切应围绕着学生的成长和需求为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诸多滞后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象。由此也衍生出诸多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不良现象。前者如学生因对教学内容没兴趣而出现玩手机、聊天、逃课普遍等。后者表现为学生对专业知识吸收和转化能力差、只为考试而学的被动学习局面,也使得学生因专业基础不扎实而导致专业实践能力不突出等“混文凭”的现象。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系统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场所、外部社会环境等要素都存在推进适应性教学改革的要求。学生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不同于以往几代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偏好和价值追求,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喜欢中规中矩。所以,他们在课堂中也希望接触新鲜、有趣的教学内容,也喜欢带有娱乐性、艺术性的教学模式。从教师主体来说,专业课教师由于受各种量化考核机制的影响在日常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习惯于已有的教学方案与方法,除非有外部压力,一般情况下,他们很少主动去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的习惯,能不改变尽量不改变。因此,对于专业课的教学模式改革来说,教师的创新观念与“意识自觉性”很重要。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指对书本知识的转化及演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主要与前面第一点相关。教学场所的改变主要指适合情境模式的设施条件不具备,如情境模拟的活动场地与相应的条件等。教学的外部环境是指社会大环境发生的变化对现有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如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现代即时传媒对学生的影响、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状况、职业评价体系、社会舆论等对高校教育体系及其学生产生的影响等。由此可见,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以及由社会快速转型产生的社会变迁需要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做出适应性调整与改革。本文试图以“农村社会学”课程为例,探讨人文社科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问题。

  例如,社会学专业中的“农村社会学”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旨在传授农村社会学的基础知识,而针对农村社会发展所需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很弱。教学仅仅告诉了学生农村社会是什么和怎么样,却没能教会学生如何走入农村,了解、分析和发现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问题以及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农村的能力。从教学方式看,目前该课程主要是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自上而下”的传统式教学为主。虽然课堂中也在努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但是由于学生对农村社会了解甚少或者不深刻而使讨论仅能处在一个浅表性的、就事论事式的、碎片式的“三言两语”的层次上,既无法达到互动的效果,也无法培养学生农村社会实践的能力。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仅仅掌握了为了考试而做的笔记或教材上的死知识,不但未能学会运用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调查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未能提高学生服务于农村的社会实践能力。从教学评价来看,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社会等评价主体都认为,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是较弱的。

  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的教学,除了要教授课程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该类课程的教学既能传授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能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这一方面意味着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该课程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即把学生向着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方向培养。目前,我国有的高校在这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他们在教学内容上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及问题进行调查,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互动启发式教学和以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及内容    根据已有的研究,社科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尤其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能力,如社会调查、方案策划、数据处理和管理服务等能力。这就要求增加带领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和服务等实践环节教学。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也要变“教师主讲、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讲解、启发、讨论与实际操作”等多维互动模式,以培养适应现代农村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性人才。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教学方法上,讲授与研讨、启发式相结合,叙述间以评析,理论间以实例,讲练结合;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其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仍坚持讲练结合、学用结合、案例模拟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的路子。再次,本课程通过学生预习、准备、阅读课外资料等形式,大大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课题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统计分析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主讲基本知识和相关背景后,引导学生思考与互动讨论、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教师点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课堂上除了增加互动研讨的环节,整个课程内容也适当增加了实践和实验环节,如农村社会调查、农村社区服务与模拟管理等,从而将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入农村实践的能力。

  课堂教学依以下若干环节进行:第一环节,由教师主讲基本概念、理论及其相关的背景介绍;第二环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及指定文献,相互介绍自己所获心得体会并提出1―2个问题;第三环节,由负责小组成员记录、整理所有发言人的观点、问题,把重合率最高的问题挑出来,以供大家讨论、辩论;第四环节,主题讨论(辩论)或情境模拟;第五环节,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辩论的情况进行回应、点评、讲解重点难点并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农村社区治理与村民自治”内容时[1],我们提前一周把要阅读的教材内容和课外补充材料――关于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研究的相关文献材料布置下去[2-5];同时,按计划分组情况,由一个小组负责本章内容的安排;其间召开负责小组所有成员的会议,就如何准备讨论主题和现场模拟环节进行讨论,并安排分工任务,2人一组,承担上述任务,另外安排一个找相关视频资料的学生,收集关于村民自治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课堂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教师介绍本章主要内容、主要概念解释。其次,安排所有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接下来是由负责小组呈现他们收集的相关资料和相关情况介绍。第四环节是启发式互动环节,由负责小组呈现一个案例“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拆迁问题”(源于凤凰卫视:“今日观察”),由负责小组动员学生参与讨论,指出这个案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和教材上哪个内容相对应,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其他学生怎么看,然后交互讨论、辩论。此环节由负责小组的学生记录并统计同学关注到的问题有哪些,其中,被多次关注的问题有哪几个,并记录下来,写在黑板上。第五环节是由负责小组主导对高度关注的问题“村民自治过程中参与力量有哪些,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各自的行动逻辑是什么”进行解释,教师也给予解释。第六环节是教师进行总结和评论。通过这样一种启发互动式教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现场应付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实施效果

  作为一门专业应用性课程,其教学的理想效果在于,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如何将专业基础知识在农村这样一个特定的区域性社会中应用,另一方面则在于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改革也主要是以注重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为导向的。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学本科专业是一个理论层次较高的一个专业,它是在理论视野较高的层次上观察、解释和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运行中存在问题的一门学科,但是,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它又面临就业与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挑战。因此,该课程的改革也正是基于对这一现实困境的思考而展开。作为该专业中的应用性课程,我们力图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贯彻落实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我们力图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去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意识、专业视角和专业思维,另一方面也试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将会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能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第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堂中增加了互动环节,整个课程内容也适当增加了实践和实验环节,如农村社会调查、农村社区服务与模拟管理等,从而将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入农村社会实践的能力。第四,增加了许多课外知识的资料,包括文献和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些资料是学生参与收集的,所以,很适合他们的审美趣味。第五,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强化过程考核。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所以,课程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的现场表现大家都能看得到,教师也更清楚哪些学生更优秀,并能发现某些学生的不足,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引导,有助于他们的成长。这样的强化过程考核也会使得每一位学生的课程成绩更加符合实际,也相对公平,避免出现平时不重视、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试行几年来,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每一组都有任务,所以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特别认真。而且,各组之间有一定的竞争,各组都不甘落后,表现特别积极,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第二,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专业视角观察和分析农村社会现实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第三,课程改革过程中由学生收集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和视频资料,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更加厚实的基础。第四,扭转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习惯,以前专业课教学因为理论较为抽象,所以课堂上教师讲起来比较费劲。现在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学生首先有了提前预习和阅读的习惯,在课前有了准备的情况下再去听课和课堂互动就有了基础,思考也变得积极了,专业的素养也逐渐培养起来,所以,上课的效果也比过去好了很多。第五,课堂教学中,由于是互动教学,所以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更多地了解了学生,也慢慢地悟出如何找到适合他们愿望的教学方法。在此之前很少注意到的,比如,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比如,学生对专业知识转化能力方面存在的欠缺等也是在互动教学中也慢慢发现。第六,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主要表现在压缩教材上阅读材料和通俗基础知识的讲解,增加趣味性阅读资料和联系实际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堂互动和情境模拟环节,重在趣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在社会学专业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中推行。尤其是应用性专业课程更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因为这类课程一般都是在学生已经接受过社会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专业视野的基础上针对社会某一具体领域进行应用性建构而成的知识体系,即它们都是在学生已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而开设的专业知识转化、应用的课程,因此,有两个条件决定了同类课程可以推广使用这种互动启发式教学模式:一是学生有了专业基础课的训练;二是所涉领域的应用性决定了它需要进入或营造“情境”,才能切身体会到在教材中抽象出来的文字语言与现实所指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实践环节。由此可见,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新时期高效人文社科类课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转变的重要体现,也是高等教育转向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袁亚愚.新编乡村社会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

  [5]杨懋春.乡村社会学[M].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84.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2:《我国农村地区彩礼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彩礼是我国农村地区婚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积极社会功能,但是,彩礼所引发的婚姻纠纷案件不在少数。本文是基于对此问题的既有研究基础上,试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相关知识分析彩礼的社会功能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彩礼 毁婚 嫁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婚姻关系中的彩礼也有水涨船高之势,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表现较为突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地区彩礼的形式比较单一,价位也相对较低;近三十年来,农村地区的彩礼形式和价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彩礼相伴而生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一、彩礼的涵义、由来

  (一)彩礼的涵义

  彩礼,又称为聘礼、纳彩等,是我国一种传统婚嫁习俗。按照这种风俗,男方娶女方为妻,首先应当向女方父母表明结婚意向,同时送上一定价值的财物。至于彩礼多少则视当地情况、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而定。

  在送彩礼和接受彩礼的过程中,男方给付彩礼是无偿的、自愿的,女方的接受行为也是一样,不需要给付男方同等价值的补偿。双方构成法律上的一种赠与关系,它不同于一般的赠与,而是以婚姻达成为预期结果,很多时候双方对此有明确的表示。女方接受男方的彩礼后怎样处理或预期结果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彩礼是否返还,往往是双方纠纷的焦点。

  (二)彩礼的由来和发展

  古代社会中婚姻关系的缔结有六个程序,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现代社会中的彩礼就是从这“六礼”逐步演化来的。纳彩,男方家长请人向女方家长表明结亲意向;问名,男方得到媒人的消息后再请媒人去女方家,问清楚姓名、生肖、生辰等具体情况;纳吉,在问清楚基本情况后到算命先生那里去算两人是否合适;纳征,男方送给女方一定价值的聘礼,这是比较关键的环节,女方是否接受对婚姻关系能否建立有重要影响;请期,在前面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双方都表示认同这门亲事,男方可以通过媒人向女方家征求意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办理婚事;亲迎,新郎亲自去女方家迎娶新娘。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公社的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婚姻形态也转变为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当妇女丧失了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主导地位,甚至丧失了其独立性,妇女和奴隶一样成为男子的财产和工具时,妇女便可以进行买卖了”。商周时期出现了以俪皮为礼的买卖婚姻。俪皮就是成对的鹿皮,由于古人以皮为货币,所以俪皮之礼实际上是买卖婚姻的原始形式,俪皮也成为我国最早的彩礼形式。

  改革开放后,农村婚姻的缔结过程中,彩礼无论是在品种上还是在价值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品种上来说,1980年男方付给女方的彩礼一般是手表、自行车、衣物和少量的金钱,而现阶段已被摩托车、汽车、商品房、电脑、珠宝首饰等物品所取代;从价位上看,有些农村地区在1980年早期还流行“百里挑一”的说法,即彩礼费用为101元,寓意女方是从一百家里挑出来的,而现在彩礼费用上调了近百倍,如6600元算是少的,寓意“六六大顺”,甚至“万里挑一”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二、彩礼的社会功能分析

  默顿认为,功能是一个中性概念,是指“可以观察到的客观结果”,这种后果依照其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正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功能”(消极功能)。积极功能与帕森斯的功能概念涵义相同,消极功能是指会导致社会协调性和适应性下降,或者导致功能紊乱的后果。彩礼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是视其对社会系统的维持作用而定。

  (一)彩礼的积极功能

  1.女方为减少风险可以预先通过彩礼得到补偿。媒人在农村婚姻的缔结过程中起着的牵线人作用,但媒人的介入往往使自由的婚姻变了形。一般情况下媒人是由男方聘选的,在“谈判”的过程中会明显偏向男方。他(她)向男方介绍女方的情况一般是真实可靠的,而向女方介绍男方情况时则有可能添加了渲染的成分;即使媒人在主观上没有偏向,但媒人对于男方及其家庭的情况也难以做到知根知底。因此,女性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防止“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反目成仇”现象的出现,通过彩礼预先得到补偿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2.彩礼起到了加强婚姻关系稳定性的作用。婚姻关系本质上是当事人的契约关系,为了使这种契约关系得到维持和固化,人们便创造了许多保障机制。一方面,通过宴请亲朋好友等仪式性活动,让人们对婚姻进行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人们领结婚证书,以法律维护婚姻的合法性。无论是无形的监督还是有形的保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男方赠与女方彩礼后,情况就变的不同了,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如果毁婚就不得不考虑婚约解除后所要面对的利益纠纷。彩礼在物质利益方面加固了婚姻的契约关系,在无形中起到稳定婚姻的作用。对此,费孝通教授在《生育制度》中有过生动的阐述:“在结婚前,男女双方及其所履行的各种责任,其重要性是,把个人的婚姻关系扩大成许多人负责的事,同时使婚姻关系从个人情感的爱好扩大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必须履行的义务中,最受人注意的是经济性质的相互服务和相互送礼。”

  3.彩礼可以表达男方的诚意和信用的担保。婚姻是人生大事,男方求婚需要表达诚意,诚意又需要具体的载体来表现,彩礼就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载体。彩礼是一定的金钱或物品,是劳动成果的代表,送彩礼就是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送给女方,以表达自己的诚意。婚姻信用是老百姓民间生活的基本信用,女方要求男方提供信用担保也是人之常情。

  (二)彩礼的消极功能

  彩礼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的消极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彩礼影响到男方家庭正常的生产生活。现在彩礼价位居高不下,甚至出现相互较劲攀比的趋势,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为娶媳妇花费的彩礼甚至可能是整个家庭好几年的收入。有的家庭一时之间很难拿出这不菲的彩礼,就只好向亲朋好友借钱,然后节衣缩食地慢慢偿还。

  2.彩礼损伤彼此和气影响婚姻质量。结婚时所要彩礼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可多可少,在女方提出的要求超过男方的预期时,男方会通过媒人再次协商。如果女方坚持不让步,男方也确实无力承担时,双方之间难免会有不愉快,有可能就因为彩礼问题的意见不同而分道扬镳。

  3.彩礼可能成为家庭纠纷的症结。既然女方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那么男方家不得不咬紧牙关付出高额的彩礼把媳妇娶回家。顺利结婚之后,当双方生活的并不幸福,整日争吵不休,男方觉得当初付出的彩礼不值得,产生讨回彩礼的想法,女方是不会轻易答应的,由此展开口舌之争。姻亲之间因为彩礼往来而互相怨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因彩礼问题而互相埋怨。富有情感表达意义的彩礼摇身一变,成为操纵婚姻的一种手段,使原本亲切、纯洁、富有情感的血缘、姻缘关系染上铜臭的气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冷漠麻木。

  三、彩礼引发的社会问题

  彩礼使本来美好纯洁的婚姻蒙上金钱交换的色彩和买卖的性质,有可能因为彩礼方面的分歧而毁掉一份好姻缘。近年来,有关彩礼问题的纠纷已经常见于报端,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一个新因素。

  首先,彩礼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但这期间彩礼的费用却由上百元增加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增长的幅度达上百倍之多。高额的彩礼费用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某种意义上说,因巨额彩礼而导致男方家庭负债累累,影响婚后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婚后家庭的幸福,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其次,彩礼不利于婚姻的自由和现代婚恋观念的建立。婚姻法规定,在正式领取结婚证书之前,男女双方在择偶上是自由的。彩礼成为婚姻的一个程序后,婚姻的自由受到限制,在农村彩礼一旦送出去就意味着婚姻的正式确立,任何一方不得随意解除婚约。此外,彩礼也不利于现代婚姻观念的建立,彩礼使婚姻蒙上太多的物质利益,扭曲了人们的心灵,强化了人们在择偶时对对方家境、家世和经济条件的重视,而忽视了对情感、人品和婚后幸福的考虑,影响了婚后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稳定。

  再次,彩礼助长了农村的不良社会风气。彩礼作为一种炫耀性消费,直接涉及到人们的面子,因此也最能激起人们的攀比心理,“你结婚时出一万的彩礼,我将来出两万”,一旦高上去就很难降下来。现在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中送彩礼还是“万里挑一”,将来就有可能出现“十万里挑一”。这股攀比之风不止,将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新型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最后,彩礼引发的诸多社会纠纷,已开始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的男青年家庭因支付不起彩礼而使其错过结婚年龄,这一单身群体往往容易滋生反社会的情绪,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四、有关彩礼的若干建议

  彩礼确实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它既然自古至今一直都存在,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消除的。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婚姻礼俗的实际情况,笔者在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礼应当考虑男方的实际经济能力。一定数量的彩礼是符合当地风俗习惯的,但不应有相互攀比的心理,否则受苦受累的还是婚姻当事人。在没有结成婚的情况下,女方应主动返还男方一部分彩礼。当婚姻不成时,双方家庭需要处理经济往来问题。不管是哪一方造成婚事告吹,女方无论是从道理上还是情感上都不应当心安理得地使用男方赠与的彩礼。

  其次,女方将彩礼以嫁妆的形式返还给男方。女方在得到男方送来的彩礼后,可以以适当的形式返还给新婚的夫妻,嫁妆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然男方送给女方丰厚的彩礼,那么女方家长没有理由让女儿空手出嫁。

  再次,基层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彩礼。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妇联组织,应当加强引导宣传力度,使村民对彩礼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农村基层组织大力宣传新的婚姻法和婚恋观念,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彩礼这一不良习俗带来的社会影响。

  五、结语

  彩礼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在某种程度上说,结婚送彩礼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我们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其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只能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彩礼、对待彩礼,避免彩礼发展成一种危害社会的歪风邪气,而是使其成为一种文明的传统文化习俗。

  参考文献:

  [1]钟祥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婚姻习俗的变迁.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谢瑞凤.农村婚姻支付变迁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白莉.陇东农村彩礼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3:《农村老人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析》

  摘 要: 现阶段的农村屡屡出现老人自杀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借助于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并以中部农村A村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概括出代际关系变化、集体意识丧失以及农村社会道德变迁对现阶段农村老人自杀产生了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理论正确性,自杀并不简单的是一个在个人心理极度压抑下产生的社会独立事件,而是在多种外界因素作用之下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代际关系 集体意识 道德变迁 孝道

  一、引言

  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中提到,在老人们当中有这样的共同情感归属:比起亲儿子,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更为可靠。在2008年时,武汉大学社会学老师刘燕舞,及其所在的研究团队在湖北省京山县进行田野调查当问到村庄里有没有老年人非正常死亡这样的现象时,得到令人意外的回答是:“我们这里就没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

  在正式进入论述之前,我将对这个领域的集成结构进行文献回顾。在农村老人自杀领域做研究的学者众多,他们的研究内容也很多样化。例如,陈柏峰教授所写的《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这篇文章,是他从代际关系变迁的角度对中国农村社会的代际关系进行了纵横对比分析,得到了当前代际关系变化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分析农村老人自杀问题。此外,如颜廷健教授的《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了在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为人民生活创造的大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老年人的困境。这一系列关于农村老人的文献,并且为接下来的论证形成了相关的理论支持。

  二、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事实”

  1.宏观背景

  本文引用人口研究期刊中分组统计的资料,按5岁的分组标准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划分为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和85岁及以上等6个组。以此为基础进行纵横对比,以发现差异。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知,不论是同一时期还是不同时期的老人的自杀率对比,农村老人的自杀率显著高于城市老人的自杀率。这样的数据变化趋势可以说明引起老人自杀的各种因素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发展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嫌疑。根据一份近期的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1987-2010年我国55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为 7.29 万人,其中城市、农村每年平均自杀死亡人数分别为1.07万、6.22万,农村自杀老人是城市的6倍左右。

  2.A村情况

  我为收集资料,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A村进行了三年的调研。我所调研的A村,是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区乌兰察布市西部最贫困的地区,这一地区人均收入不过800多元,主要收入基本靠在家务农,虽有很多青年人在城市打工,但是各种因素作用下他们的收入水平任然没有得到提高。我在三年的走访中发现,村里老人和小孩出奇的多,青年人却很少见。并且老年人的衣着普遍比较脏和破烂。这个微妙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在A村亲人帮助下,走访了11户家庭。在A村儿媳妇不骂老人会被当做“没本事”而受到嘲笑。偶然与一群年轻媳妇们聊天的时候,她们毫不避讳的说“家里那个老不死的”等在我们看来粗鲁的话。当A村的老人因为生病等原因不能继续为子女服务时,他们所有的人都认为“挂面条”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有很多学者意识到了意识形态丧失对农村老人自杀的影响,并且有学者提出了老年人自杀机制的假设性检验,认为老年人健康的丧失、社会角色的丧失、社会地位的丧失、生活价值等结构性丧失和制度性支持如养老支持系统的不足共同作用下导致了老人的心理危机形成,从而导致老人自杀。对于老人的这一系列的丧失和危机进行归纳,可以归因为三个方面:代际关系的变迁的影响、集体意识丧失的影响和道德变迁的影响。

  三、代际关系的变迁对于农村老人自杀的影响

  1.代际关系的定义:社会学者费孝通将中国家庭代际关系概括成为反馈模式。所谓反馈模式就是甲代抚养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以此类推。形成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代际关系。中国的亲子关系可以进一步概括成为抚养和赡养两个方面。

  2.代际变迁导致的老人社会地位下降、原有社会角色丧失。

  子女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远高于他们的父辈,于是在信息技术和大工业化需求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背景下,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们,开始了被社会所“边缘化”,原有的作为“权威”的社会角色开始丧失。农村老人作为出卖了一辈子体力的社会底层人民,接受社会变革的信息相当滞后。在A村,农业生产已经有机器的加入,老人也逐渐被排除在农业生产之外,很多事物他们都无权过问。在访谈“金牙”老人的时候,她说“人老了,没用了,连种地也没人要。娃娃们种地瞎干,咋割都不问,白花花的麦子扔了,真是作孽。”金牙老人认为子女们因为社会经验的积累还不够,他们在进行劳作的时候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则他们考虑不到,所以要想在这方面不犯错误就要听“老人的话”。但是,子女们认为老人的话都已经过时,时代在发展老人那些老套的做法已经不能和科技相比,他们只相信自己并且只相信自己所掌握的“科学。

  四、集体意识丧失和农村老人自杀

  1.集体意识丧失导致的农村传统社会结构瓦解

  集体意识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方面通过宗族认同表现出来。集体意识在对人的约束方面发挥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法律。与西方传统文化注重个体不同,这种集体意识要求放弃个人私欲以形成群体性社会行为,其目的是要形成一种全民族共同遵守的思维方式与原则。而在儒家礼治和历代政治的不断浸润下,泯灭个性主体意识,进行非理性的顺从。

  2.集体意识丧失导致的行为失范

  像A村这样的村庄已经没有了“集体意识”。这里可以反映的集体意识是,是否真正将自己看作是集体生活的一员,是否对农村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并且会为了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名誉来做一些可以提高自己身份地位的事情。一个村庄里的人,对于这个村庄并没有共同的情感纽带,只是将这个村子当做自己生活的地方,而并不是自己情感的归宿。   五、道德变迁的潜在影响

  1.道德变迁特点内容

  自古以来中国都以礼仪之邦著称,尊礼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先贤的美德是我们民族意识、道德精神的体现。血缘关系的纽带紧紧的将家庭、社会和国家联系在一起。伴随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中国传统道德在维系社会稳定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条件下,西方的工业文明渗透到中国农业社会,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道德变迁对农村生活秩序的破坏

  道德变迁的本质是道德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条件。道德变迁体现在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转型期这种表现常以破坏性体现出来,中国现代的道德变迁体现出转型时期的一般特征,主要体现在革故鼎新、新旧杂陈、中外混合、多维度价值理念的并存等。与西方生活习俗变革一样,中国的道德观念也发生着许多变化。社会生化秩序被破坏,需要新的社会制度出现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六、结论和讨论

  西方的工业文明为我们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认识,对物质的追求已经成为一个主题。但是,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抛弃了我们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情感却是得不偿失的。针对以上提到的三个影响农村老人自杀的因素,我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供参考。

  1.引导形成良性代际关系。不同于传统的“三纲五常”指导下的父权为基础的代际关系,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代际关系体现在扭曲了的“反哺”方面。所谓良性代际关系是指代际间良性互动,两代人共同致力于尽然有序的农村社会建设。在实际中我发现,良性的代际关系的形成需要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双管齐下。宏观方面,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的医疗保障、养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从微观方面将,加大舆论的宣传效应,将代际关系的相关理论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进行传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型代际关系。

  2.重建农村新型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在我国的农村社会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人们对一个甚至不成文的约定绝对服从。所以重建农村新型的集体意识,使人们对农村社会的归属感不断加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面对当前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农村的经济。使农村社会生活质量提高,农村不再简单是一个“家乡”而是人们内心真正依赖的家。当中国人家的意识不断强化的时候,积极地集体认同感就会相应出现,对农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起促进作用。

  3.道德观念的重塑。我们应该必须积极努力地推动社会道德的变迁,使社会道德及时地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体现在当前的中国便是进行道德观念的重塑。冯友兰说,宇宙中虽有道德,而宇宙却不是道德底,因此,道德往往需要一种,包含特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信仰作为自己立论的基础。目前重塑农村道德观念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建立新型符合现实社会的道德评判标准,引导人们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以达成对道德观念的重塑作用。

  在迪尔凯姆看来,自杀虽然通过个体行为表现出来,但自杀的根本原因不在自杀者本人,而在于社会和集体。所以,对于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要着眼于集体的力量。此外迪尔凯姆说道“家庭是一种预防自杀的有力武器, 可以提高家庭成员对自杀的免疫力。”这表明,家庭对于老人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解决老人自杀问题除了制度方面的宏观支持之外,家庭也要发挥其“社会细胞”的作用,从老人心中的最柔软处出发进行最纯粹的关爱。

  目前,我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我国是礼仪之邦,孝道是我们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持,所以我们不能让经济的发展成为老人之殇。政府目前针对此类问题的提出了各项惠民政策,并且大多都已进行实施。所以,我们有信心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老人的晚年不会再悲凉。

  参考文献

  [1] [J]颜廷健:《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 ,《人口研究》 2003年第5期

  [2] [J]曾广乐:《试论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的对立及其化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2期

  [3][J]柴文华 :《论中国现代道德变迁的一般特征》 ,《求是学刊》, 2006年第5期

  [4][N]刘锐 :《结构转型与道德变迁――读(桥村有道)》 ,《三农中国》 ,2012年2期

  [5][J]刘少杰:《个人行动的社会制约》,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6][J]颜廷健:《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7][D]郭俊霞: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现代性适应(1980-)―以赣、鄂两个乡镇为例》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8][M]迪尔凯姆:《自杀论》 巴黎出版社 1897年

  [9][J]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3期


猜你喜欢:

1.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2.发展社会学论文

3.农村社会实践论文

4.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5.农村养老的论文

6.农村社会学论文

    13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