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课程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思想教育为依托,以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为支点,以人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为归宿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蕴含着深刻的人本教育主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课程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一思修课程论文篇一
《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从社会、学校环境、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四方面来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针对以上的原因,提出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首先是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其次是充实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第三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力度,第四是创新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最后是优化大学生诚信环境建设。
【关键词】诚信;原因;对策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其诚信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因此,大学生诚信问题随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 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的日益强大,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物质至上的价值观等不良现象逐渐泛滥,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有些大学生盲目的追求利益,最终用不诚信的手段来取得相关利益。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做各种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大学生会失去评判道德的标准,也助长了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
1.2 学校环境因素
首先,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诚信与大学生诚信密不可分。其次,在校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旷课的现象,而针对旷课的学生,学校并没有根据《学生手册》等相关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处理,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注重学风的校园环境。第三,德育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内在需求,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而脱离社会生活的德育目标,造成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诚信问题搞“双重标准”,造成学生知与行分离,课上课下两个样、课内课外“两层皮”的后果。
1.3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言行举止,不兑现承诺、不诚信的做法,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及道德标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激发了部分学生对物质的追求,当学生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就会通过其它的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4 个人因素
大学生因其年龄小、阅历不足,意志不坚强,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及西方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大学生在对学习的认识及学习方法上依然存有中学生时代的应试教育和被动学习的心理,过分依赖老师的课堂讲授,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加上部分同学受社会上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更是表现出了学习就是为了拿奖学金、为了评优秀等急功近利思想。因此,大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学生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
2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2.1 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才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把大学生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将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支持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从而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三是,组织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理论需要运用于实践,学校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团组织、班级以及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
2.2 充实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以从大学生考试、助学贷款、奖助学金评定、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及大学生就业等几个层面来进行。首先,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法规教育。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要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拥有各种能力及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第三,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忠实履行岗位职责,爱岗敬业是诚信教育在职业领域层面的重要体现,是保证大学生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3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力度
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就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力度。首先,在德育活动中把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高校要在德育理论课教学中适当增加诚信教学内容的比重,或独立开设有关课程,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掌握有关诚信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理念。二是,把大学生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一切教育阵地和教育场景,把诚信教育与校风建设、基础文明建设、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培育、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三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设置往往与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这样会导致大学生内心忽视对诚信的需要。
2.4 创新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
高校要在一些重点领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通过签订《承诺书》等形式规范大学生行为,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减少大学生诚信缺失。
高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诚信评估机构,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诚信评估机构来制定大学生诚信规范和诚信评估方案,明确评价指标,统一标准尺度;检查、监督各院系对大学生信用档案登记情况;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施;开展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处理。
2.5 优化大学生诚信环境建设
首先,要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环境。完善市场信用制度,促进人与人之间诚信交往,增强人们遵守诚信的信心和积极性;提高政府诚信,确保各级干部诚信履行自己的职责,坚持法制和民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全民树立诚信的榜样;制定网络管理规范,推行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诚信文化建设,优化网络诚信环境;开展全社会诚信教育,把诚信理念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贯穿于人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引导每个社会成员坦诚为人,踏实做事,共同遵守诚信原则。
其次,要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校园环境。通过发挥校园环境的隐形作用如通过布置诚信图片展、标语牌、警示录来营造浓郁的诚信环境,让学生沐浴在诚信的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感染。
三是,要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家庭环境。父母的道德观念、价值观、言谈举止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转变观念,要重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念。同时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言而有信。
通过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诚信观念。
【参考文献】
[1]凌取智,梁雪松.大学生诚信及诚信教育的研究现状[J].克拉玛依学刊,2011,4:38-42.
[2]李洪伟,宋平,王炳成.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119-121.
[3]李凤莲.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环境因素论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1(3):125-127.
[4]卓平,卓英俊.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0,1:90-94.
[5]李颂明,林丽娅.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教育探索,2008,209(11):104-10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一思修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