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幼师职业道德浅析论文

坚烘分享

  近年来,幼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幼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缺失。通过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途径,有助于提高幼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幼师职业道德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师职业道德浅析论文篇一

  《谈幼师高专院校对幼师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类幼教机构迫切需要一大批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成熟的年轻幼教人才充实到幼教师资队伍中。幼儿师范高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幼教机构培养一线幼教师资的重要职责。幼师学生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他们需要在幼师学校学习期间将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本文从剖析当前幼师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适用于幼师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新型培养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幼师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能性。

  关键词:幼师高专院校;职业道德;幼师生职业道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55-03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人才。”可见高职高专的发展在我国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师范高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幼教机构培养一线幼教师资的重要职责。

  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教育和修养而形成的职业道德方面的状况和水平。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幼教机构生存的决定因素,除了过硬的知识能力和基本功之外,幼师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是学校的重要教育任务。

  一、幼师生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道德的定义是个体在履行不同职业角色的过程中要遵守该行业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包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幼儿教师是教育幼儿健康成长的特殊的职业,应具备更高的职业道德准则。幼师生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这要求他们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但目前幼师学生普遍存在职业道德概念模糊、职业道德水平偏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师学生的职业道德概念模糊。造成幼师生职业道德概念模糊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中一个原因是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化和信息化,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社会传媒一方面对公众宣讲无私奉献,另一方面又对青年们讲求务实态度;一方面本着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呼唤人文道德的回归,另一方面又出于商业的考虑为满足人们的娱乐、猎奇心理把格调低下的精神商品大批量投放到市场中间。这些矛盾都致使我们的学生面对社会问题无所适从。一些不遵守职业道德、“一夜暴富”的实例,“权钱交易”“岗位腐败”等负面新闻充斥着学生的视听,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们通常对职业道德知识缺乏认同感,他们觉得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是一种说教,是虚假的,不易接受老师课堂所讲授的职业道德观念,容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师高职学校中,现行的职业道德课程和教育方法单一陈旧,很难对学生产生鲜活的积极的影响。大多数教材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痕迹,最后的测试以考试试卷为主。有的教师对职业道德课的教学目的认识模糊,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中依旧在唱“独角戏”。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做“改造”对象,只告诉学生不能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却不去解释其中的原因。教师们经常片面强调“正面灌输”与“行为强化”,不善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陷入“就范教育”的误区。这样使得学生逆反心理较为严重,他们对书本知识、教师权威产生不信任的情绪,使得他们对职业道德认识便产生偏差,很难有效促进职业道德的生成。

  2.幼师学生的生源层次不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结构大幅度改革,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高职高专院校提高生源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众多高职院校的录取大都被排在高考录取最后几个批次中,生源数量及质量受到影响。为了解决高职院校的生存及发展问题,多数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急剧下滑。高职高专院校考生分数偏低,生源素质必然偏低。尽管近两年高考人数持续增幅,高职高专院校的报考人数及录取分数有所提高,但与其他一般本科院校录取的专科生分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是造成高职生源质量偏低的最主要的原因。经过本科院校的筛选之后,高职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以往产生较大悬殊。扩招后,高职高专院校不得不一再降低要求录取新生。一些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个人素质较差的学生被录入高职高专新生之列。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难度。

  人一生的职业道路漫长又曲折,如何为未来事业做好充分准备,如何了解就业动态和信息,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尽快进入角色,如何在幼教工作中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许多幼师生从没有认真思索过这些问题。有些幼师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没有奋斗目标,思想不求上进,对前途迷茫,职业理想模糊,学习自觉性不高,只想混个文凭;有些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喜欢自由,行为随便,不注重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劳动观念、纪律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和规范,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还有为数不少的幼师生欣赏水平不高,对大众传媒的选择能力不强,由于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幼师生中也较广泛地存在“追星族”、迷恋网络、迷恋“低俗小说”,一些学生置学习于不顾,经常出入娱乐场所等。这些学生对于幼教职业不热爱,更谈不上对幼师职业道德有基本的了解。

  3.幼师生缺少实践机会。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不单单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效能,实践教育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以来,多数学校重视利用教学、各类活动、讲座、宿舍文化建设等多种手段来对幼师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却常常忘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般来讲,幼师学生去缺少实践机会出于以下两种情况:有的学校出于教学考虑,把学年中的教育见习和所有课程结束后的顶岗实习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读书期间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体验和行为养成的机会,不能在今后的职业道德学习中进行反思和修正,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仅仅作为“理论”漂浮着。另一部分学校虽然为学生提供见习或实习机会,但受到资金、时间、人员安排等因素的限制,有的实习形式仅限于“参观”“听课”,或者实习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周到两周时间,在这种蜻蜓点水的实习形式中,学生需要熟悉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特点、适应实习工作,这些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很难深入体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外化。

  二、考核模式的改革决定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他们日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有密切联系,所以传统的试卷型考试模式并不适合当前的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因此,幼师高专学校需要改革考核机制,强化学生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学校应对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的状况进行“分类考核,综合评定”。考核的内容应该摒弃以往一份试卷决定学生一切表现的做法,而是分为:试卷得分、社会调查得分、顶岗实习得分和参加教育活动得分等,分值可以按比例划分。

  例如,我们可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幼师生考核制度,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测试。包括:技能竞赛测试,即通过技能竞赛,展示学生素质,用行动代替语言推销自己,以实战操练代替考试;台阶式测试,即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分阶段制订教学目标,分阶段进行测试;实践测试法,即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进行测试,使学生用学的专业技能解决了实际问题。例如:安排布置学校宣传栏,帮助幼儿园布置教室等,完成这样的任务和测试,这种专业自豪感与成就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2]

  实践证明,这种考核评分的方式符合职业道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是客观评价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的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真正感悟职业道德。只要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职业科学道德素质培养体系,敏锐捕捉幼儿教育的新形式、新发展对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新要求,设计出与时俱进的考核模式,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成长为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又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

  三、对于幼师生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探究

  职业道德是人在履行职业角色的过程中要遵守的基本要求,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幼儿师范院校要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能性,重视入学教育中师德品质的培养,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来培养幼师生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模式提高幼师生职业道德。

  1.班主任应成为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角色。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幼师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其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树立理想、为理想奋斗的黄金时期,班主任在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捷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志向,当学生一旦树立了理想,就会有明确的目标,自然而然地能够促进幼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提升。班会是班主任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通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题可以选定为以下几种类型:激励型班会,主题可定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师――最光荣的职业”等;讨论型班会,主题可定为“教师在你学习生涯中的作用”“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等;演讲型班会,主题可定为“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我未来的教师角色”等;讲述型班会,主题可定为“我最喜欢的教师”“我感受最深的教育活动”等。通过形式各样的班会,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完善对儿童、对幼儿教育的初步认识,提高热爱幼儿教师职业的感情,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积极情感,树立起稳定的职业信念、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提高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树立良好的师德品质。

  2.幼师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提升职业道德重要的不是会说会背,而是能否真正感悟并融化在自觉的意识和行动中。所以,幼师学校应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实习机会,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引发学生的“乐学性”。

  首先,学校应着眼大局,为学生量身制订一整套科学可行的培养计划,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例如:幼师一年级应是学生职业道德的“学习期”,学校应向学生讲解职业道德及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配合为学生安排参观优质幼儿园、学习优秀幼儿教师先进事迹等。学生既有初步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真实实例,不至于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真空象牙塔”中徘徊。二年级应该是幼师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体验感知期”。二年级时,学校为学生呈现的职业道德课程可以面向多元,着重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深入思考和反思能力。更重要的是,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时间可以安排在三周左右,同时应硬性要求学生假期自己到幼儿园进行实习。学生在体验和感知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之后必定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思考和反思,进而促进自己的职业道德成长,使之成为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三年级是幼师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实践体验期”。三年级时,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半年的顶岗实习期,这是学生亲身体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机会,学校应该及时与幼儿园取得联系,关注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态。此外学校应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幼儿教师工作,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要具备正确的工作态度。在真实的幼教情境中,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素质是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幼儿园分配给实习生的工作任务通常不是什么难做的事情,只要求学生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认真工作的精神,有想把工作做好的愿望,就能完成任务,取得优异的实习成绩。

  再次,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爱岗才能敬业,只有敬业才能出成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高职学校的学生,将来要成为崇高的幼儿教师,从实习期间开始就要培养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不论老师安排什么任务,都要欣然接受,积极完成任务。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经过顶岗实习,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强化,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学生在幼儿园进行实习期间,能够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与实习单位的领导同事和睦相处,适应幼儿园管理和规章制度,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养成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不断进行总结、评比,寻找不足,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的实效性。学生能够将自己追求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结论: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类幼教机构迫切需要一大批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成熟的年轻幼教人才充实到幼教师资队伍中,这对于我国学前师范教育单位和广大幼师学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幼师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是幼儿师范院校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因而各类幼师学校要加强研究,紧扣幼师生的思想脉搏,要提高幼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效能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通道,为职业道德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和考核理念,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发挥他们在对幼师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使校内外各种因素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共同为幼师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提供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周艳昀,浅谈幼教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美术课教学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师职业道德浅析论文

252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