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论文参考范文(2)
中学数学论文参考范文篇2
浅谈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要】现代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当今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然而,由于中学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相当比例的数学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本文将从学习兴趣的养成教育,课堂效率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来谈谈中学教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素养 学习兴趣 课堂效率 创新思维
提高数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达到完善的展示,而数学正是这一高超智慧成就的结晶,它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那么作为21世纪的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本人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重视学习兴趣的养成教育是基础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我却认为:“兴趣是成功的一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花时间去学习,去钻研,那么再难的学科都能学好。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1 首先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学生翻开刚拿到的中学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又如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俩俩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的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2 教师要充分备课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为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很容易对带有刺激性的问题发生兴趣。所以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考虑到利用直观道具、学具、影像资料、彩色图片等,而且还巧妙地利用语言艺术、肢体艺术去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教具和学具的直观作用,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折一折”、“拼一拼”、“滚一滚”、“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摇一摇”等活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使动手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1.3 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中学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
2.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关键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它又确实是提高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关键就是在那每天的45分钟课堂里做文章。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怎样让你的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听你的课,听得懂你的课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
我们知道同样一个问题,你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它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时候同一个问题,你换一种问法学生就能够接受。所以,我们应在备课时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考虑怎么问让学生更有兴趣,更容易听懂。让他们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
2.2 要珍惜课堂每一分钟,善于把握最佳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
2.3 要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在关注知识复习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学生学习的欲望。我想在复习时,更应关注课的内容和学生学的效果,要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才会有信心和动力再次出击。
3.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根本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3.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敬业精神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克服认知上的偏差,并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素质,从而使自身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2 运用创新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掌握了数学。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3.3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实验、猜想、验证、引导学生寻求正确方法,围绕该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同层次的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巡回分类指导,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各组讨论,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素质教育中,中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开展一些形式新颖的、引人入胜的、富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1.初中数学论文范文精选
2.浅谈中学数学论文范文
3.有关中学数学论文范文
4.初中数学论文范文
5.中学数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