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理学论文>数学>

数学的小论文(2)

秋梅分享

  数学的小论文篇2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的培养与发展,于是,素质教育就应运而生。其实素质教育的核心重点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已经明确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其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去钻研、去探究,使其把注意力放在他感兴趣的问题上。一般来讲,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他在学习数学时就会有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他去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成绩;反之,就会缺乏动力和信心,学习效率就低下,继而数学成绩就差。作为教师,要对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觉得学好数学并不是一件难事,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增强信心。这样,就能使他们的“苦学”变成“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在“代数式”这一节的教学中,就可以用儿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以这种情境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立刻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规律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接着可提问:若有100只青蛙,这首歌应该怎样唱?103只呢?这里面有什么规律?从而引入代数式。像这样采用恰当方式激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集中的注意力大有益处。

  二、创设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提。如果脱离了它,数学教学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教师,要以问题为突破口,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出路。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出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探索,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给予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比如,在“认识不等式”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某班学生去世纪公园,其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1元,怎样购票合算?”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拓展、变换条件(如班级的学生人数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发表各自的意见。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体会现实生活中数量的不等关系,引入新课——“不等式”的教学,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要重视并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学生只有领悟了数学思维方法,才能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在初中阶段常见的数学思维方法有:方程与函数的思维、猜想与探索的思维、转化的思维、分类讨论思维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渗透这些思维。比如,在教学“等腰梯形的性质”时,由轴对称得到“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后,教师可提出通过平移一腰的办法,让学生试试,让学生体会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此时,教师要趁机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维,使学生的认识提更深刻,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

  四、要重视对教材中例题的教学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的例题,有很强的示范性、探索性、典型性等。书中的例题,教师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合理的解题过程,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加工,注重以例题为原型进行恰当的拓展。通过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有意省去命题的结论,使学生由题设先探索结论,再进行说理或计算等。这样,既能发挥例题的教学功能,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使他们能不断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五、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实行过程教学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方法、掌握知识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对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等,要让学生在客观事实或原有认知基础上,经历探索过程,获得对新知识的体验,改变将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的做法,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这样,就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比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情,带领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测量和计算楼房或旗杆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不一样的,教师要相信他们有潜力可挖。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克服紧张和自卑心理,给学生营造一种交流的氛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畅所欲言。对他们的思维结果不草率否定,不用言语伤害学生,教师一定要做到用心倾听,特别要注意听哪些不同于常规的发散性思维,要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就能培养学生敢问、敢说,勤于动脑的习惯,就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创新能力。

  七、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整合

  每个新知识的学习,都要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因此,课堂教学要把握起点,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记忆等认知特点,把数学知识整合为具有内部整体规律的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的认知逐渐成熟,产生知识的正迁移。在新课标下,数学的编排是螺旋式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每章节的知识放到知识结构的网络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牢固树立探索创新理念,把新课程理论用于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将真正充满创新活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将得到真正的培养。

猜你喜欢:

340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