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理学论文>数学>

七年级数学论文参考范文

秋梅分享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小学数学紧密联系,是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做好七年级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七年级数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数学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谈七年级数学教与学

  【摘要】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做好教师的引导,同时又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只有让学生扎实掌握七年级数学,才能学好更高年级的数学知识,乃至学好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关键词】 七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习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高低。当然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就学生的“学”及教师的“教”谈谈自己的拙见。

  1 学生的学习缺陷及解决策略

  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法较差也能通过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要发生变化。

  1.1 重视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学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

  1.2 重视听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在学习过程中极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就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就差。

  1.3 重视思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很容易造成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1.4 重视写法指导。由于受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影响,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1.5 重视记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2 教师的教学误区及解决策略

  误区之一: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

  如果教师讲课只顾自己津津有味,不顾来自于学生一方的反馈信息,教师与学生的的思维不能同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毫无思考理解的余地,往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坠云雾,这样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不是听不懂,便是囫囵吞枣。

  对应教学策略

  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握起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清难点,用事先准备好的语言,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将学生引人知识的“最近发现区”。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后发现知识,领悟所学。同时要及时反馈学性,加强效果回授,对未听清之处给学生以二次补授之机会,及时扫清障碍,将学习上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误区之二:教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学得容易

  教师常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孰不知,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绝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况且,有时教师对教材的难点不清楚,习题讲得不透彻,也会导致简单问题变为学生的难点。

  对应教学策略

  在教学时,必须全面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在学知识中提高能力。

  误区之三:教师讲得越多越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但是,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紧扣教材,围绕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否不能只看容量的大小,关键应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

  对应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潜心钻研教材,在明确教材系统及其主次的基础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处理、“裁剪”教材,凭着自己对教材的切身感受去适度地旁征博引.合理地拓宽加深。宁可少些,但要精些,果断删去与主题无关的山容,真正搔到痒处,切实给学生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

  误区之四: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所学知识就掌握了

  “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是许多学生的通病。这说明学生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切实掌握是另一回事。就习题教学而言,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例题的榜样及培养功能,教师只注意娴熟地解题,不重视充分暴露教者的思维过程,学生悟不出解题思路及技巧,产生不出求解欲望,掌握所学知识就是一句空话。

  对应教学策略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全面展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全体学生能在躬行的探索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感悟数学思想。

  总之,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做好教师的引导,同时又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七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延续,又是中学数学的起点,只有让学生扎实掌握七年级数学,才能学好更高年级的数学知识,乃至学好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七年级数学论文参考范文篇2

  谈七年级数学学法指导

  摘 要:结合教学实际,文章从“读法”、“听法”、“思法”、“问法”、“记法”五个方面,对七年级数学学法进行指导。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学习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高低。另外还必须与教改同步,持之以恒,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可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读法;听法;思法;问法;记法

  在初中数学循环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七年级数学学法的重要性。过去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对学生是怎样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往往很少问津。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逐渐改变了对教的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学习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高低,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法较差也能通过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还用小学时的方法对待,将会因学不得法而使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成为学困生。而且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重视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如何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学法指导。

  一、“读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不知道怎样读数学书,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且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读数学书呢?平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二、“听法”指导

  “听”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否,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而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1)思想专注、专心听讲;(2)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3)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4)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5)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数学思想方法;(6)听课后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思法”指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指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狭窄思维中,更不要说发散思维。因此,在学习中应指导他们做到:(1)敢思、勤思、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2)善思。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3)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四、“问法”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不问。”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学习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这句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问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1)追问法;(2)反问法; (3)类比提问法; (4)联系实际提问法。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当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应因人而异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问、敢问、勤问、善问。

  五、“记法”指导

  “记”有两种:一是用“手”记。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因此,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2)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3)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4)记课堂小结。并使学生明确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是用“脑”记。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比如①理解记忆法,因为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准,记得牢,所以必须“先懂后记”。② 简化记忆法,简化记忆方法分两类,一类是把文字“浓缩”之后记忆,另一类是用字母符号表达抽象记忆。③形象记忆法,内容形象、直观、记忆就深刻、难忘,把知识形象化能帮助记忆。④对比记忆法,“有对比才有鉴别”把相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找出区别与联系,分清异同,增强记忆效果。⑤口诀记忆法,将数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⑥系统记忆法,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整体上掌握知识,可用关系图来帮助记忆。

  对七年级新生数学学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必须与教改同步,协调开展,持之以恒,才可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340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