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政治哲学>

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斯娃分享

  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中学生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品格,对于实现德育目标,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一:浅谈对中学思想政治课价值的思考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课程。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课所具有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转化功能无论我们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但是重视语、数、外、理、化教育,轻视思想政治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相当一些学校领导和师生中还没有根本解决。尤其在我国中学还未彻底改变应试教育……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政治价值十分突出

  国家意识是超越理性的一种政治信仰,它是特定社会集体利益的反映,它对于事物的说明或解释总是受制于某一阶级的利益,以服务于这种利益为最高准绳。处于不同利益地位的社会集团必然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意识形态必然居于统治地位,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即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象征着国家权威与统一,要求每个公民必须承认它、接受它、信奉它。所以,无论历史上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统治阶级都从未放松过对公民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尽管现今的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国家制度,有多种多样的政治意识形态,但每个国家都在通过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巩固统治,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所不同的只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别。但在对公民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有一点在各国又是相同的,即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去改造人、塑造人。国家的学校必然和必须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信仰。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政治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思想理论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统一战线、政党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处于初高中的青少年来说不可能自觉认识。因为他们的主导思维方式处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的过渡时期,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容只能利用他们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外面进行灌输。由此可见,灌输便成为我国意识形态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中学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或课程在教育职能上大有区别,它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它在向青少年灌输国民意志,排斥异端思想,把握舆论导向,提供精神动力,促使社会价值观的终极导向一元化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政治价值因此显得尤为突出。今天,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重利性、竞争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文化传媒极力向中国灌输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这一切使得意识形态与现实分裂所造成的精神危机、价值危机、信仰危机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由此可见,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政治价值,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重视思想政治课价值,并切实搞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教育改革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面临着学生生存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传统课程上存在多学科并立、分裂、结构单一化、封闭化而内容上学科之间重叠、交叉的弊病。教育内容扩大化、多样性与教学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学校教育五天制与家庭社会教育两天制的不合理格局,极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此许多国家改变了随意增加学科的传统办法,把改革的目光投向学科的融合上。充分有效的发挥各学科课程的整体作用,推进综合课程的课程改革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我国教育过去深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实行的是典型的分科教育,几十年来,虽然为社会主义事业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素质发展不全面,适应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弊端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日益突显出来。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针对此问题不断借鉴国外中学成功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特点,就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与探讨。在加大中考、高考制度改革力度的同时积极改革课程体系,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不断加强中学生知识的综合学习,使中学生能够补充分科教学的不足,力图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教育内容扩大化、多样化的客观要求。现有的教育改革在初、高中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使建立全面合理的综合课程体系仍有很大困难。 中学思想政治课虽不能说就是综合课程,但它的综合性极强。从初中到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包括了公民常识、社会发展简史、法律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常识、经济学知识、哲学知识和政治学知识等。其内容覆盖着多门学科,不仅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宗教等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而且还涉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自然科学常识,以及现代高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同时,思想政治课还要重点介绍党和政府所制定的现行路线及重大政策,因而它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特点的学科。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实施以国家意识形态为核心内容的普遍的、常用的文化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的同时,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的宗旨。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属性和底色。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特点代表了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教育改革中有具重要的价值。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有其独有的价值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方针是由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从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来看,它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马克思主义常识和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指导行为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课与其它课程在教育价值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别。其它课程的教学更多地重视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受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思维方法及认识能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社会上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干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的社会现象,以及学生对此产生的大量思想问题。所以思想政治课既要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又要解决各种社会意识的影响和学生情感习惯、信念等方面产生的对无产阶级理论信与不信的矛盾。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包含教育者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自觉地选择,消化、吸收这些教学内容,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这要求思想政治课还要解决行与不行的矛盾。解决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所授知识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以及这些知识在学生身上能否达到与行动相统一的矛盾,给思想政治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出发,抓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问题,联系自然科学及其发展的实际,使学生能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并正确运用这些立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学生能不断提高分析和解释能力,判断和批评能力,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中有其独到的价值。

  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整个中学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注重其价值的发挥,给予它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关系着百年树人的大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导入新课方法浅谈

  导入,即开讲、开场白,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首要的一环。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恰当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千篇一律的导入、罗罗嗦嗦的导入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热情,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节课沉闷无比,学生也昏昏欲睡。若想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往往再费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实现。一堂本来引人入胜、精彩绝伦的政治课,就会被抹杀在这几分钟时间里。这也是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开场也即如何导入新课?正如古希腊有位哲人所说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那么用什么来点燃这火把呢?”——兴趣,它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巧妙的开讲,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因此,在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在导入的新意上下工夫,精心设计导入,巧妙、有效地导入新课,使导入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诱发学生兴趣、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

  一、以情入境,引人入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贵情深”正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首先,教师要注意以情动人。“满面春风”能一下子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对教师感到“和蔼可亲”时,他(她)们的情感堤坝才能向你打开,知识的琼浆才能在师生相互的感情渠道中汩汩流淌。其次,教师要根据需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激发学生一听为快的情趣。例如可结合教材利用朗诵诗词、出示图表、播放优美动听的乐曲(歌曲)、展示栩栩如生的画面等形象直观的教具,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中产生快感、乐趣、享受的“兴致”。在这种情景交融的气氛和状态中,教师因势导入新课,就能自然而然地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种导入方式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巧妙地把人的意向和认识结合起来,以情感人,以境动人,促使学生在通情中达理、在明理中生情。

  二、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风趣生动的故事不仅学生爱听,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新知识起到促进作用。思想品德教材中引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教师可就地取材,也可以引用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包括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在讲授新课前引用,能激起学生一听为快的兴趣。例如在《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教学前,我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小数点的悲剧》。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准备返航时,发现降落伞失灵,无法打开,减速无望。飞船爆炸,宇航员牺牲。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地面检查人员责任心不强,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听讲过程中,明白了是不负责任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已经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此时导入新课,不仅学生兴致盎然,而且有利于对新课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讨(辩)论导入,引起共鸣

  课前教师可根据所授新课的内容,列出几个与新课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辩)论,然后教师在点拨、小结中导入新课。例如,讲授《严也是一种爱》一课时,在课前拟定好两组阅读提示题,引导学生选好辩题进行预习、准备,再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分成正反双方,然后在上新课前我作为主席,引导学生开始了“有板有眼”的辩论。整个教学过程有点有拨,有辩有论,有理有实,一气呵成,使一个原本是学生认识模糊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在争论、辩论中逐渐清晰、明朗。这样导入新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同时学生思想上的疙瘩或症结也更容易解开。

  四、多媒体导入,激发情感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也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如投影、录(音)像、多媒体、幻灯等。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声色并举,以丰富学生的视听,提高感知效率。如在讲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时,我在给学生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片断后,问:《闯关东》为什么会如此吸引观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彰显和颂扬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情重义、团结和谐的中华民族精神。——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节课不仅要结构完整、布局合理,而且要善始善终。教无定法,但求得法。政治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一种开头绝无一种固定的套路和模式,教师必须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要有利于导入新课,并使之不觉牵强附会,同时又要注意不要太大篇幅,决不能喧宾夺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手段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相关文章:

1.高中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2.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4.关于重视和强化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论文

5.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探讨论文

6.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7.党建思想政治论文

    132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