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方面论文范文的集锦

诗琪分享

  下面是小编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临床医学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

  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同时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而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神经内科安全隐患发生机率也逐渐增多。临床上神经内科患者往往伴有精神障碍,机体反应较慢等问题,这也是患者常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由于神经内科的特殊性,神经内科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同时护理工作的质量能够影响到患者是否会发生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医院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能力,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隐患发生后的处理对策,从而保障患者的治疗效率。本文就神经内科安全隐患,研究解决对策。

  一、产生安全隐患的护理原因及解决对策

  1.1 跌伤因素。神经内科中的老年患者,因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反应缓慢,听力、视力等功能下降,行动迟缓且不便,上厕所或者走路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跌倒。病房或者医院楼道的地板较湿,也会增大患者跌倒的机率。因此护理人员提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可能发生的跌倒的原因,患者需走动或者上厕所时,家属需要陪同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打扫、消毒病房,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地板清洁且干燥。患者需要起床时可由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动作要轻微。如患者脾气较固执,高估自己的体能,护理人员需用亲切温柔的语言跟患者交流,让患者了解到自己机体的状态及跌伤发生的危害。如患者不慎发生跌伤,医务人员需立即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对于损伤部位展开相应的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防止再次出现跌伤。

  1.2 坠床因素。神经内科患者普遍存在情绪躁动,睡眠不良等现象,这些现象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坠床。同时护理人员未加强对患者床栏防护的检查,从而使坠床发生的机率增加。针对坠床可能发生的原因,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神经内科病房床栏防护及约束措施的重要性,同时可根据患者病情的特点,预防性实施床栏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增加与患者的沟通时间,帮助患者疏导心理压力,患者患者暴躁的情绪。如患者已发生坠床,要立即检查患者身体,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对坠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预防坠床的再次发生。

  1.3 压疮因素。很多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感觉功能下降,且长时间卧床,很容易发生压疮。床单不及时换洗,且病房环境潮湿,会增加压疮发生的机率。护理人员要掌握压疮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按时帮助患者翻身、擦洗身体,换洗床单,对病房进行打扫,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干燥。

  1.4 舌咬伤因素。当患者突发抽搐时,口腔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已发生舌咬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每位患者的检查工作,准备好牙套、牙垫等防护用具,在患者发生抽搐时护理人员能够迅速帮助患者使用防护用具,应急处理抽搐发作,减少患者的痛苦。

  1.5 医院感染因素。神经内科疾病相对较复杂,治疗和护理程序较多,增加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为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针对医院感染,护理人员需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院感知识的掌握,护理操作时遵循护理程序,落实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1.6 其他因素。老年患者感觉障碍,在没有了解热敷温度的状态下,用了热水袋等保温设施,从而引发烫伤。神经内科患者意识状态不清晰,在无人陪同的情况下外出,因为记忆力、方向感的丧失,很容易发生走失。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巡查,家属要做好患者的陪同工作,避免患者一人时外出。

  二、现有病房防护和护理措施的不足及改进

  神经内科患者神经意识不清晰,记忆力较差,小脑平衡能力差等因素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医院的防护措施,存在很多不足体,现在病床护栏、地板、桌椅、墙壁等方面,比如病床的护栏,需要设置能够保证患者安全的护栏和约束设施,避免患者因无护栏和约束设施发生坠床。病房的地板、墙壁可选择特殊材质,具有粗燥感、易干燥、柔软等特点,避免患者因地板潮湿、太滑而跌倒,柔软的地板材质可减少跌倒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桌椅选用无棱角,材质软,避免撞伤患者。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安排护理经验学习讲座,使护理人员能够了解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及其预防对策,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要认真、负责,按时对患者进行询问检查。发生安全隐患时,护理人员要迅速正确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损伤。同时还需建立相应的巡查小组,尤其是夜间巡查小组,最好是由家属和护理人员共同组成,这样既能方便患者又能方便护理人员的调查登记。每天负责登记患者行动,然后根据患者的行为制定保护措施,从而避免患者的各种行为举止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从患者入院起,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隐患方面的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患者所得疾病的原因、治疗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后,告知患者安全隐患的预防方法,比如患者上厕所时家属或者护理人员需陪同;患者睡觉时要检查病床的防护栏和约束设备是否完善;按时帮助患者翻身、清洗身体,避免压疮发生;尽量避免让患者一人外出,以防患者走失;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保持病房干净,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在患者、家属、护理人员的相互配合下,避免精神内科患者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结论

  总而言之,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较多,对安全隐患的分析是为制定解决对策作?垫,最主要的还是如何从隐患因素入手,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而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解决措施相对棘手,要从医院科室的环境、护理人员等方面改进,不仅仅是对神经内科整改的挑战,更是从整个安全措施整改的挑战。而如此种种改善措施都是需要医院在以后不断进步发展中逐步完善,为整个护理质量做出较大贡献。

  浅谈“对分课堂”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专业招生量急剧增加,中等职业学生相对高中学生入学分数低,出现质量降低的问题。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师资力量需要不断加强以适应需求。而与此同时,我们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且不断流失也要求我们加强教育。当前的中职学校中,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的情况很普遍,教师不得不降低要求。学生在传统的讲授课中,学习效率低下,难以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对于卫生类的中职学生而言,每次课是2节课连上,想让学生长时间对老师的授课保持注意力比较难。教师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讲解透彻,并且讲解给学生,一方面,学生认为教师是照本宣科,照搬教材,学生被动听课,不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另一方面,教师的备课和授课负担大。要改变教学低效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 对分课堂的含义

  “对分课堂”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性和教学的情景互动性,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和“思”结合起来,是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独特结合。“对分课堂”在具体操作上是把课堂的时间一半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注重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强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对分课堂”可以称为PAD模式,教学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

  2 “对分课堂”的实施

  在外科护理课程中,由于课程内容多,因此笔者选了9个课题来进行对分课堂的实施,分别是烧伤、恶性肿瘤、颅内压增高、甲状腺功能亢进、乳房肿瘤、食管癌、急性阑尾炎、门静脉高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1 讲解规则

  第一节课时对学生讲解对分课堂的规则,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学习方法的介绍;课程的考核比例如何组成;小组的组成介绍。对分课堂实施前让学生清楚规则,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2.2 讲授和内化吸收

  中职学校的课程是两节课连上,当上到选定的章节时,在每次课的第2课用40分钟介绍该课题的基本框架、基本概念,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并不穷尽教材的内容。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亮考帮”作业纸,课后学习时,完成作业。“亮考帮”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后有所思考,去发现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听到的内容,从而课后发掘相应的知识点。如若自己查阅资料仍不明白,可以列出来等待下次课堂上讨论解决。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具体情况,以自己的节奏去完成内化吸收过程。

  2.3 课堂讨论

  下次课时,第1节课40分钟用来讨论,具体安排如下。将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和座位分布分为4人一组,课堂开篇,针对前置作业和学生内化吸收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自我总结重点,每组学生出两道题考一考其他组(20分钟);随机抽取2-4组学生代表进行讨论成果展示和“考一考”问题的抢答(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对知识错漏点进行总结,或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没学生能回答时做好解惑答疑(5分钟)。出5-8道题,让学生完成当堂测试,测试题是学生容易遗漏的知识点,以此查漏补缺(5分钟)。第2节课时则由老师继续讲授下一章节的内容。

  3 教学效果分析

  对分课堂实施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3.1学生的参与度提高

  传统教学,老师讲解的内容很详尽,仅仅听老师讲授,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实施对分课堂后,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课后作业,去内化吸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组织小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探究者与发现者。在小组讨论时,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人人有事做,学生在内化吸收和课堂讨论的环节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分课堂注重课后的内化吸收,学生在遇到问题而不能解决时,学习的意愿会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在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学生的自学潜能得到激发和锻炼,逐渐成为独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

  3.3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对分课堂上,学生在讨论中锻炼表达能力。学生若课下不学习,课上难以参与讨论,强化团队的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n后的内化吸收环节,学生能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尝试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4 “对分课堂”实施后的经验总结

  对分课堂实施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中职学生在中学阶段长期处于传统课堂模式,对于新的课堂模式会不习惯和怯场。中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相对欠缺,初期实施时会有困难。个别学生会不按要求完成作业,没做好课程内容的内化吸收,影响小组的讨论。讨论环节20分钟,有个别小组在前10分钟没进入状态,真正讨论的时间只有10分钟,讨论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多提供学习材料,并及时检查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课上讨论时,要做好师生互动,及时提点学生进入讨论状态,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对分课堂的出发点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让出课堂时间由学生掌控。对分课堂注重教学流程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要相应的调整。教师在学生活动之后如何进行适当的准确的点评,教师在丰富的教学环节、学生的高度参与下能否高效地管理课堂,对大多数年轻教师非常具有挑战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侧重解决这一问题,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临床医学论文相关文章:

1.临床医学论文

2.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临床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

    406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