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护理论文范文(2)
肝胆护理论文范文篇2
浅析肝胆术后胆漏观察及护理
【摘要】 目的 对肝胆术后T管拔除并发胆漏进行观察和护理, 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到本院进行手术, 并发术后T管拔除胆漏的患者16例, 对其进行胆漏的观察和护理, 总结观察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 结果 16例患者经过术后并发胆漏的及时处理和观察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肝胆术后并发胆漏应给予腹腔管引流以及抗生素防治感染, 做好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 是保证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胆漏;引流;护理
T管引流是肝胆手术中经常使用的引流方法, 作用是胆汁引流, 以防感染胆管, 有效防止胆管狭窄和治疗胆管残余结石。T管在术前放置和术后拔除有很多复杂环节, 任何环节处理不当均可能发生胆漏[1]。为研究肝胆术后胆漏的观察及护理, 特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 并发术后T管拔除胆漏的患者16例, 对术后胆漏进行观察及护理, 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
1.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到本院进行肝胆手术, 并发术后T管拔除胆漏的患者16例。其中有急性梗塞性化脓性胆管炎2例, 胆管癌2例, 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伴肝内外胆管重度扩张4例,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手术2周后进行T管造影, 畅通胆管, 打开T管引流2 d后拔除, 都发生程度不同的胆漏。
1. 2 胆漏情况及处理
患者主诉腹痛, 体温平均体温(38.5 ±1.2)℃, 腹腔B超检查提示有少量积液, T管口有少量金黄色胆汁渗出, 使用腹腔引流管可引出淡红色血性液体和金黄色胆汁, 特殊情况时做持续负压吸引, 并给予抗感染、补液、解痉、抑制消化液分泌和营养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情况, 进行3~12 d的治疗后拔除腹腔引流管。经保守治疗后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 方法
2. 1 胆漏处理方法
2. 1. 1 卧位 患者有胆漏现象时, 换右侧卧位或者半卧位。
2. 1. 2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补充水电解质、静滴抗生素、静脉高营养及补充血浆蛋白等支持治疗。
2. 1. 3 针对治疗 行动态B超或CT了解腹腔内的积液, T管造影确定胆漏发生部位及程度, T管和腹腔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
2. 2 观察及护理
2. 2. 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 T管拔除时有少量的胆汁渗出是正常现象, 患者无不适症状, 窦道会在短时间内闭锁, 不需要特殊的临床处理。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肩背部放射痛, 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腹部体征的变化。本研究观察的16例患者中均在拔除T管后1 h之内发病。有11例患者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 并感到烦躁不安、冷汗、胸闷、憋气。有4例患者恶心呕吐, 四肢湿冷, 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等症状, 3例患者有移动性浊音。
2. 2. 2 饮食护理
按照医嘱知道患者禁食, 持续性予以营养支持治疗, 及时送检血常规, 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和速度。患者腹痛缓解后根据病情予以低脂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例如米汤、馒头、藕粉等[2]。
2. 2. 3 腹腔引流管护理
选择合适型号尿管经原T管窦道放入, 对腹腔进行引流, 并持续进行负压吸引, 确保引流胆汁和积液以便减少其对腹膜的刺激, 减轻疼痛。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 保证不要压迫和扭曲引流管, 整个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形状和单位时间内量的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当腹部体征明显好转且经过B超检查无腹腔积液后, 可将低压吸引袋换成普通引流袋[3]。本研究的患者与3~12 d拔除腹腔引流管, 平均时间为(6±2.4) d。
2. 2. 4 基础护理
①是皮肤护理。护理引流管周围的皮肤, 观察是否有红、肿、热、同等炎症症状, 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清洗, 涂抹氧化锌软膏防止引流液对皮肤造成腐蚀, 本组没有发生引流管口及周围皮肤感染。
②是心理护理。既要对患者进行尽力疏导, 也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安慰, 多体贴关心患者, 耐心为患者和家属讲解基本情况, 消除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担心, 并引导患者配合治疗。
3 总结
肝胆术后发生胆漏虽然不常见, 一旦出现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 因此在胆漏后及时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患者痊愈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疾病的特点, 对该类手术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配合医生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尽早痊愈。
参考文献
[1] 孙余省,金凯胆.总管术后拔T管致胆漏18例临床分析.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1,16(1):69.
[2] 梁蕾.胆道术后并发胆瘘的护理.山西医药杂志, 2011,40(1):98.
[3] 段先忠,徐建平,寸东成.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11例分析.大理学院学报, 2006,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