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护理学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护理服务的对象、范围在不断的扩大、服务质量的内涵也在向高深层次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篇1
浅析围血液透析期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80例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血生化指标[血磷(P3+)、血钙(Ca2+)、血甲状旁腺素(iPTH)]、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情况及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率5.00%较对照组20.00%显著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P3+(1.68±0.45)mmol/L、iPTH(250.12±1.32)ng/L分别均降低显著,Ca2+(2.77±0.89)mmol/L、PT(13.78±2.23)s、aPTT(31.01±4.98)s、TT(13.01±2.80)s表达水平升高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率87.50%较对照组67.50%显著高(P<0.05)。结论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改善作用显著,积极护理干预实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临床症状。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透析器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透析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存活时间[1]。在血液透析操作过程中,技术的不成熟及不合理操作等均可导致透析器及管路凝血,进而影响透析效果,情况严重者还可引发血液量丢失,导致透析效率下降,加重患者贫血,凝血后透析器及管路的丢弃也加重患者经济负担[2]。凝血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干预对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有改善作用,现将本文80例常规血液透析的观祭结果报告于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80例进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护理前无凝血功能、血常规异常,未服用任何抗凝药物;②所有患者均因急性或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③年龄在30~72岁之间;④血清离子钙水平≥1.0mmol/L;(2)排除标准:①护理前服用过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者;②有过血栓病史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有严重肝功能障碍者;⑤未能纠正的高钠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71岁,平均年龄(51.02±1.03)岁,血液透析时间3~5年,平均透析时间(4.12±1.03)年,致病原因:9例由高血压引起,10例由糖尿病引起,21例由慢性肾炎引起;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2.02±1.23)岁,血液透析时间2-6年,平均透析时间(4.32±1.23)年,致病原因:8例由高血压引起,11例由糖尿病引起,21例由慢性肾炎引起。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方案:主责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处理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同时密切观察透析过程中机器运转情况,对各种报警装置进行监视及时排除故障,确保透析顺利进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护理方案:血流速度缓慢护理对策:因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血流速度缓慢,采用生理盐水快速滴注,必要时输入浓缩红细胞补充血容量,因血管自身原因引起的血流量不足,嘱托患者保护好血管,透析结束24h后进行局部湿热敷,因穿刺不当或静脉针靠近血管壁,应立即调整动静脉穿刺或重新穿刺动静脉;无肝素透析护理对策:无肝素透析常采用间隙盐水冲洗法,盐水冲洗间隔时间为患者凝血时间的2倍左右,期间应记录盐水输入总量,最后应超滤出来,避免肺水肿发生,并注意观察透析器及管路颜色变化,静脉压是否增高等防止凝血发生,若凝血难以避免,应立即终止透析回血于患者体内,若需继续透析应更换透析器及管路;高凝状态的护理对策:患者透析前,常规采用适量生理盐水预充后,用1000ml肝素盐水预充,将肝素盐水保留在透析器及管路内数分钟,再血液透析,透析过程中主责护士应密切观察透析器及管路颜色变化,必要时利用生理盐水定时冲洗管路;输血制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护理对策:如需立即输血,可合理加用肝素用量,必要时于透析结束后采用相同单位的鱼精蛋白中和,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将血制品于透析结束前30min输入,而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在透析结束时静推或皮下注射;透析管路扭曲的护理干预:加强主责护士的责任心,上机前严格检查各管路,上机后密切观察管道内是否有打折、扭曲、受压等原因导致的血液回路受阻;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血泵、肝素泵有无停止,透析器及管路颜色是否变深、变黑,静脉壶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变硬以及静脉压是否升高等情况,并给予及时、准确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0级:透析器及管路无凝血或数条纤维凝血,Ⅰ级:透析器及管路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Ⅱ级:透析器及管路严重凝血,或半数以上纤维凝血,Ⅲ级:需要更换透析器,其中严重凝血发生率=(Ⅱ级+Ⅲ级)/总数×100%;②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血生化指标[血磷(P3+)、血钙(Ca2+)、血甲状旁腺素(iPTH)]比较情况,于护理干预前后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ml,常规抗凝离心后采集检测标本并于-20℃保存,采用酶联免疫放射法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中P3+、Ca2+、iPTH水平;③护理干预前、后两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情况,两组均于护理干预前、后取患者静脉血3.0ml,注入装有枸橼酸钠的真空抗凝试管中混匀,离心10min分离血浆,用于测定PT、aPTT、TT,所用仪器为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试剂由FranceSTAGO公司提供,采用凝固法进行测定;④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护理干预后2个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x珋±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和t值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表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率较对照组显著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血生化指标比较情况(表2)两组护理干预后较护理干预前P3+、iPTH分别均显著降低(P<0.05),Ca2+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P3+、iPTH分别均降低显著,Ca2+升高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理干预前、后两组凝血指标比较情况(表3)护理干预后两组较护理干预前PT、aPTT、T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PT、aPTT、TT表达水平升高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食欲改善14例,失眠改善16例,皮肤瘙痒改善5例,对照组食欲改善12例,失眠改善10例,皮肤瘙痒改善5例,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87.50%较对照组67.50%显著高(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风险较大的医疗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在围血液透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主责护士在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的同时,应加强细节护理,力求最大限度降低凝血事件的发生[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率显著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各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及患者血液透析后临床症状分别均改善显著,是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主责护士在血流量达不到所需值时,会及时分析原因并排查每个环节,若管路反折应迅速解除将其摆顺;当动脉通路不畅及静脉通路畅通的情况下及时重新选择血管,同时不停血泵,将动脉管路上的补液夹开放后迅速输注生理盐水,将超滤关闭,并计算补液量,在患者整个围血液透析期保持充足的血流量及循环通路的畅通,在技术掌握熟练的情况下主责护士及时重新选择动脉穿刺,通常在8min左右即可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将补液口关闭,并准确计算此期间所需补液,加入总超滤量中,重新恢复超滤[4];在静脉通路不畅,动脉通路通畅的情况下立即停泵关闭超滤,将动静脉夹关闭,分离动静脉针,采用无菌连接器连接动静脉管路后将各穿刺针夹开放,合适血流量限制10min内进行离体血液循环,并同时更换静脉穿刺针,连接50ml生理盐水注射器,建立静脉通路;整个护理过程中需对血液透析过程中机器报警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给予对症解决方案[5]。
参考文献
[1]刘妍,成建钊,郭自炎,等.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性状态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4,52(12):1251-1253.
[2]戴宁军,邓素红,左苑春,等.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时发生凝血原因分析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95-1697.
[3]寻南,赵联.血液透析患者术后透析滤器凝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4,32(16):62-63,64.
[4]朱淑云.血液透析体外凝血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25(35):223-224.
[5]王静,李娟.无肝素血液透析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z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