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市场营销>

关于市场营销研究的学术论文

斯娃分享

  营销战略是企业全部营销工作的基石。市场营销要制定企业的市场定位战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确立消费者品牌归属感,明确市场细分目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场营销研究的学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市场营销研究的学术论文篇一

  《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思考 》

  摘要:为更好为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设置更适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围绕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所处于的地理位置辐射周边地区的企业,主要了解用人单位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为提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人才需求

  0前言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是指根据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指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指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指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指根据产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本调查研究是围绕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所处于的地理位置辐射周边地区的企业;主要了解用人单位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包括:岗位要求及岗位能力要求,了解顶岗实习毕业生主要分布岗位,对实际工作帮助最大的专业课程,最受重视的职业素质要求。通过充分调研分析企业实际需求,制定符合我院实际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研究过程

  1.1研究思路及方法

  根据以往学生就业的区域分布,本次调研重点以西安中,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不仅分析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岗位需求(如营销业务人员,营销助理、销售员,网络营销操手,客户服务等)。同时,也着重调查这些企业对营销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还针对该区域历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根据以上分析重点并结合我院的招生范围,设置专业调查内容,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从而保证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计的准确性。为保证数据的广泛性,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例如电话访谈,访谈法及网络调查等。

  1.2调研分析情况

  通过对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分析,陕西地区企业对市场营销的人员主要是销售员,客户管理,售后服务,网络销售员(含境外电商服务),客户代表。其中约59%的企业认为需要销售人员,但是提出对技能操作能的要求,约22%的企业认为需要网络营销人员,19%的企业需要客户管理,售后服务,展会推广等相关职能岗位。从调查结果显示,人才需求的企业主要在小,微企业。以下对营销岗位需求状况及营销人员岗位能力需求做详细描述。

  (1)市场营销岗位需求分析

  根据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得到企业需求量较大的营销岗位分别是产品销售、市场推广、渠道管理和广告策划,除此以外,客户服务、活动策划、行政人员和公关活动也具有一定的需求,在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中,不同的行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轻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在渠道管理这一块需要营销与策划人才较多,其他岗位则需求量平均;展会服务业则在市场推广岗位需要营销与策划人才;电子商务在网络操作上、行政人员等岗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软件信息行业则在活动策划、市场推广、客服等岗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商贸服务与其他企业各岗位对营销与策划人才都普遍需要。

  (2)营销人员岗位能力要求

  不同的企业对营销岗位的需求不同,对营销专业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大部分企业认为良好的沟通技能是营销人员的必备能力,同时推销技巧和营销技能也相当重要,对于个别行业,更强调学生的策划水平和能力。通过调研反馈资料来看,市场营销理论的知识掌握能力、对客户判断逻辑思维能力、市场开发的判断能力、推销技巧的能力、沟通能力、市场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计算机和网络掌握能力、外文掌握能力(多数要求英文)是营销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由此得出这些能力是各项营销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是调查范围内企业所特别看重的岗位技能要求;此外,企业对市场营销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以及掌握企业相关产品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毕业生而言,本次调研迫切需要得到的分析数据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已经工作过至少一年的毕业生在近一年的工作过程中发现急需提升的岗位能力是什么,通过该问题的调研,可以充分了解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和培养模式中的欠缺实训练习而进行课程设置优化。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第二个研究方面为调查对专业技能提升帮助较大的课程,分析结果表明《消费心理》、《推销谈判》、《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课程的被选比例较高,达50%以上,这与企业需求量最大的岗位正好吻合,也与企业对营销专业的学生需求相一致。其次,《营销策划》、《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广告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的被选比例也较高。这些课程大多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程,运用范围较广,适用于不同性质的营销岗位,也基本符合现阶段的企业需求。

  2研究结论及建议

  2.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依据企业对营销专业岗位能力需求来制定,企业对营销岗位能力需求包括市场营销理论知识掌握的能力,营销管理能力,营销逻辑思维反应能力,市场开发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客户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商务礼仪,外文能力等。因此学院培养的营销人才应该是具有较高文化、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个性特征;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设备的能力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2.2优化课程体系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优化如下:首先,依据企业对营销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相对应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现更适合陕西区域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需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表1课程的设置岗位能力对应课程为培养目标开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设置模块课程教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其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现小班级授课,按照35-40人为参照。使得授课质量得到更好提高。最后,将市场营销相关的职业考证内容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融合。

  2.3深化校企合作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内实训环节是营销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第一步,因此,借用学院实训室作为校内实训基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从而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走校企合作模式完善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岗位能力掌握,真正做到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设置对应企业对营销岗位能力要求的实训练习操作。同时,邀请或聘请所在实训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为市场营销学生的实训指导老师。此外,加强完善校企合作尝试设置行业内的营销专业“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白琳.浅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无线互联科技.2014(12)

  [2]杨寿有.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企业导报.2014(20)

  [3]莫照发.“顶岗——置换”模式及其整体效应分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4]王玉梅,柳建国.新形势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关于市场营销研究的学术论文篇二

  《 市场营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

  摘要: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意义,在当今企业需求及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论述市场营销基础课程如何体现“理实一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市场营销基础;理实一体化;学生主体“理实一体化”

  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其突破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强调“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理论知识,通过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理实一体化”体现了中专职业学校教育的特色,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为此,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主要举措,实现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中专学生喜欢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教师可多设计一些活动,以玩带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介绍“企业的营销观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现代营销观念的优越性,笔者布置了模拟销售实训:首先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其中四个小组扮演销售人员,第五个小组扮演顾客。四个销售小组分别抽取不同的营销观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然后指导他们通过书本理解相关营销观念的概念,并讨论如何模拟经营,才能体现出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营销观念。经过一轮的销售,学生基本上能体会市场营销观念的优越性。这种方式将枯燥的理论学习融入有趣的动手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在教中做,在做中学”。

  二、注重搭建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空间和时间的同步性,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学场地的一体化。在传统的教室里,我们难以把前后的知识点连贯起来进行练习。为了给学生安排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广州市商贸学校除了一年一度的技能节外,还于2011—2013年举办了三届“精彩营销”商贸购物节,营造真实的营销环境,为学生搭建了营销的实战平台。学生通过购物节这个平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到真实的营销环境中,通过熟悉店铺运营,对市场营销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清晰而系统的认识,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

  现在的中职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中则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教学结构落实。结合中专学生自学能力不强、缺乏学习毅力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将市场营销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只有在完成一个小任务后,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信心,才有更大的动力去完成下一个小任务。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其一,要将大任务细化成若干小任务。如在分析常见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时,笔者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并通过分析购买行为类型,做出相应的接待活动。所以,笔者把这个大任务细化成了“调查分析餐饮企业特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和“角色扮演”,即接待顾客。其二,由易到难。市场营销基础的任务是从简单任务做起,如上述两个小任务,第一个任务注重分析,第二个任务注重透过分析做出相应的接待行为,对营销实践技能及沟通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四、注重完善考核评价系统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环节。而传统考核制度过于注重理论考试,难以反映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不利于反映学生能否熟练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容易投机取巧,平时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难以锻炼富有责任心、吃苦耐劳、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应同时把个人态度也作为考核指标,即把课堂实训任务、作业、考勤、课堂问答等作为形成性评价,占考试评价的60%,若学生平时不认真,单靠40%的期末考核的终结性评价就很难过关。只有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考核才能提供科学准确的反馈信息。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突破了以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校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专业实训更接近企业需求,最终提高学生的直接上岗率。

  参考文献:

  [1]何惠贞,陈秋萍,马斌.市场营销基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黄玉琳.对一堂“理实一体化教学”研讨课的剖析[J].现代阅读,2011(7):39.

  [3]石伟平.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关于市场营销研究的学术论文篇三

  《 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思考 》

  摘要:论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特点,分析了技工院校“市场营销基础”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为一虚拟公司),每个学生都扮演一个角色,赋予每个小组(公司)总体任务,并将市场营销基础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子任务,师生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市场营销;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按照“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步骤实施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明线、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暗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笔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市场营销基础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学效果良好,符合技工院校教学规律。

  一、技工院校“市场营销基础”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营销人员基本素质、营销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技工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符合市场的需求。(二)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从过往经验来看,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来讲授理论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未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体现,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表达、信息处理等能力都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三)“市场营销基础”课程与任务驱动法相契合市场营销内容广泛,理论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教师较容易提取学生感兴趣又便于参与的典型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班级分组思路

  1.分组。每个班分为人数及实力相当的6个小组(A、B、C、D、E、F组),每组6~8人。每个小组即为一个虚拟的公司,负责一种产品的生产营销。在此,笔者设定,A、B两组(公司)生产牙膏,C、D两组(公司)生产洗发水,E、F两组(公司)生产沐浴露。每两个小组(公司)产品相同,是为了增强对比性和竞争性;全班产品不完全相同,是为了增强差异性。

  2.设定角色。为每个学生设定角色,如,董事长、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产品经理、市场经理、销售经理等,以增强学生的荣耀感和趣味感,每个角色都负责相关的任务组织实施(总经理助理主要做好相关记录和协调工作,其他角色所负责的任务见下文)。

  (二)小组(公司)任务

  1.总体任务。本小组(公司)生产的产品能够成功进驻到学校的超市销售,并且能够得到消费者(学生)的喜爱,取得最好的市场份额。

  2.分任务。围绕着总体任务,结合市场营销课程体系提取的各种任务(见后面的内容)。

  (三)评价、排名与奖励

  1.对每个分任务均有评价,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每个小组(公司)内成员之间要相互评分,以得出学生在每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评分表由教师设定。

  2.最终排名。对所有环节得分进行汇总,按总分由高到低确定各小组(公司)排名;对每个环节个人得分进行汇总,按总分由高到低确定小组内个人排名。

  3.奖励。奖励前三名的小组;奖励每组表现最好的前两名学生。

  (四)“市场营销基础”课程任务提取及教学思路市场营销,究其知识体系脉络,包括市场营销概述、环境分析、市场调研、STP战略、4P策略等主要内容。以此提取出“市场营销基础”课程的任务,并对每个任务做出安排(总课时为108课时,周课时为6课时,教学周为18周)。

  1.任务一:市场营销概述、营销观念及分组(12课时)。本任务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案例教学法。讲完概述及营销观念后,进行分组,说明各组任务。课前强调纪律,强调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本任务由教师组织实施。

  2.任务二:环境分析(6课时)。本任务为:讨论本小组(公司)的生产营销活动将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罗列12种以上因素,并将影响因素罗列在白纸上。各小组将白纸粘贴在白板上进行展示并尝试讲解所罗列的因素是怎样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教师进行点评,并且对环境因素进行补充和小结,再做讲解。教师准备好白纸和油性笔,并且设定评分表。本任务由“董事长”组织实施,“总经理助理”做好记录。

  3.任务三:市场调研(18课时)。本任务为:本公司要生产牙膏、洗发水、沐浴露,为了能够实现总体任务目标,做一次市场调研,调研对象为在校学生。对问卷设计以及调研注意事项做一些讲解。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好,做好统计,并且针对主题撰写调研报告,制作成PPT,派代表做调研汇报。教师设定评分表,包括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环节。调研、调研报告写作及PPT制作在课外完成,其余事项在课堂中完成。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4.任务四:市场细分(6课时)。本任务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各小组(公司)对学生群体进行市场细分,讨论得出对学生群体进行细分时最重要的三个维度(标准)。教师进行点评,给出三个最重要的维度。同时,教师需要补充市场细分相关的知识点。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5.任务五:目标市场选择(6课时)。本任务为:在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各个小组(公司)选择本小组(公司)的目标市场,可以选择一个、两个或多个市场,还可以选择全部市场。在做选择之前,先对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市场集中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有选择的专业化、全部市场化)进行讲解,并和其他同学讨论影响目标市场选择的因素,然后让各小组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告知全体师生。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6.任务六:市场定位(6课时)。教师已经为各小组(公司)做了目标定位,那就是要做最受欢迎、销售最好的产品。随后任务七、任务八有关于产品及价格的定位,因此,在市场定位任务中,教师主要结合“王老吉”“真功夫”等案例,对市场定位的定义以及定位的目的、程序、策略进行讲解。本任务由教师组织实施。

  7.任务七:产品设计(12课时)。本任务为:围绕产品层次及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各公司设计好产品,要求写一份产品设计文案。包括核心功能、产品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实施任务前,教师先讲解产品层次等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后,学生分小组上台报告本组设计的产品以及理由。教师设定评分表,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本任务由“产品经理”组织实施。

  8.任务八:产品定价(6课时)。本任务为:结合前面的任务,为本小组(公司)的产品进行定价,并阐明理由。教师设定评分表,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教师讲解定价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实案例补充尾数定价、声望定价、地区差别定价、折扣定价等知识。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9.任务九:产品促销(18课时)。本任务为:为本小组(公司)的产品做一个促销方案并提交。结合本小组(公司)产品,购置一定量的产品(可退货),做一次室外现场促销活动,体验销售过程。教师对以上两个任务均设计好评分表,并在方案设计/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做活动分享,教师围绕促销策略的主要要点进行总结和点评。本任务由“销售经理”组织实施。

  10.任务十:渠道选择与管理(12课时)。本任务为:讨论“格力”的渠道案例。假如本小组(公司)的产品要走出校园,如何选择和管理本公司的渠道?在任务实施前,教师先讲解相关知识点。本任务由“总经理”组织实施。11.任务十一:复习及教学体会(6课时)。温故而知新,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完成的各种任务;师生发表对本学期教学的体会。本任务由教师组织实施。

  三、结语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关键是教学任务的设计。任务是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做学合一的学习任务的统一,教师对于每个任务的提出,都要认真思考,既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能涵盖所讲授的新知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实施进度以及成员的积极性调动做好把控。因为学生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要把自学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笔者在教学中,以虚拟公司的形式,以总体任务为引领,各个章节有具体的任务,环环相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以上任务的实施,学生基本掌握了市场营销基础知识,且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信息处理、与人沟通、语言表达、OFFICE操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天福.市场营销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汤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8):46.

有关关于市场营销研究的学术论文推荐:

1.关于市场营销的学术论文

2.大学生市场营销论文

3.2016市场营销本科论文参考文献参考

4.硕士市场营销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5.市场营销策划方案论文

6.对医药市场营销认识的论文

7.浅谈服装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8.浅谈服装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164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