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方面的论文(2)

秋梅分享

  质量成本管理方面的论文篇2

  浅谈战略质量成本管理

  【摘 要】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以及新的制造环境等条件下,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缺陷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则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质量成本控制的战略管理价值被更多的企业所认识。

  【关键词】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战略定位;成本动因;价值链分析

  一、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概述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是在质量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形成的,主要是以“战略定位”和“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管理方式。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各种质量作业活动的动态反映,在战略质量定位分析和战略质量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质量作业,对质量作业及其成本进行动态控制和战略业绩评价,以提高质量作业管理水平。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全局观、过程观和长期性的新思维,把质量成本管理深人到战略成本管理的每一个层次和环节,通过动态的全面质量成本管理,使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小的质量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质量。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所形成的质量管理系统连接了企业的整个价值链,包括顾客、供应商及研究发展阶段、生产阶段,确立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战略定位、成本动因和价值链分析方法。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是多维的。从时间上看,它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成本管理信息的主体上看,它涉及会计主体及其竞争对手的内外战略质量信息;从成本管理信息的形式上看,它提供的既有财务信息,也有非财务信息。显然仅依靠传统的信息处理手段是无法完成上述任务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及时提供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所需的上述信息。

  二、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特点

  1.外向性与全面性。战略质量成本管理重视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注重行业的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重视协调与供应方和购买方的关系,把质量成本管理的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的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不是把眼光仅仪放在生产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而是把质量成本控制放在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的整个价值链来考虑,分析各种机会质量成本,增强企业价值,提高企业盈利。

  2.以“战略定位”分析为核心。把质量成本管理放在战略管理的高度,从根源上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改变了传统质量成本管理以“产品”为对象的管理方式,根据战略定位不同,采取不同的质量成本管理策略,为优化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途径和方向。

  战略定位分析是指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中,打算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战略去实现竞争优势的一种管理方法。美国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企业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手段,降低企业成本,成为市场竞争参与者中成本最低者,即成本领先者。在质量成本管理中,推行成本领先战略,应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实现成本削减。企业可制定目标质量成本,将目标质量成本指标落实到责任单位,建立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确保目标质量成本的实现。

  差异化战略的基本原理是,企业力求在为客户所重视的产品性能的某一方面独树一帜,突出产品为客户所看重的某一方面的特定功能,以此吸引消费者,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在质量成本管理中,推行差异化战略,重在创新,标新立异。

  通过战略定位分析,企业能够同时取得成本领先和差异领先的竞争优势,回报将是巨大的。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要想全面、持久地同时取得成本领先和差异领先的地位是有一定难度的。此时,通过战略定位分析,可以选择目标集聚战略。所谓目标集聚战略是指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种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段或某个细分市场,以取得在某个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种战略的前提是:企业能够集中有限的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些特定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更大范围的竞争对手。如果企业能够在某个目标市场上获得成本领先或差异领先的地位,目标市场的产业结构会很有吸引力,那么实施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将会获得超过其产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可见,战略定位分析贯穿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全过程,并成为这一管理过程的核心管理技术。

  3.以“成本动因”分析为导向。引导企业从质量成本发生的根源上寻求减少或消除无效的质量作业,控制企业资源耗费,使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更加有效,充分发挥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功效。从战略的角度上看,影响企业成本的态势主要来自企业的经济结构和企业执行的作业程序,由此形成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指构成企业基础经济结构的企业规模、业务范围、技术和厂址等因素。执行性成本动因主要指与企业执行作业有关的因素。如:战略质量成本管理能力利用、攻关水平、产品外观和厂内布局等。这两类成本动因分析对企业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其中,结构性成本动因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选择,而执行性成本动因则有助于强化企业管理。前者是优化企业基础资源的战略配置能力,后者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战略保证体系的能力。把握成本动因分析的导向性特点,在实施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中充分发挥其导向分析的作用,是确保成本管理方向正确无误的重要方法。

  4.以价值链分析和全面质量管理为重点,通过价值链分析,力求各个质量作业中心和环节实现‘零缺陷”,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增值的质量作业,提高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水平。

  价值链视角将企业视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在质量成本管理中,价值链分析主要可从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分析两方面入手:一是内部价值链分析。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的观点,产品是由一系列作业集合而成的,各项作业形成作业链。作业链的形成同时也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因此,内部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在于区分价值链中的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质量成本中,内部和外部缺陷作业及其相关成本都属于非增值作业,应予以彻底消除;而预防作业则可视为增值作业而予以保留。信息收集作业也是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企业应提高其效率,同时非增值作业应减至最少。二是外部价值链分析。外部价值链是指,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对产成品进行处置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的作业集合。战略管理强调的是知己知彼,以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获得竞争优势。既要知道上游供应商的情况,又要清楚下游客户与经销商的情况,并协调好与他们的关系,同时,更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利用上下游价值链关系的可能性。通过对上游供应商的分析,与上游供应商协调,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保证企业检验成本中材料检验费用的大幅度下降,把握质量成本优势。

  参考文献:

  [1]杨蕾,常虹.质量成本管理的战略拓展管理研究[J].管理研究,2004,4.

  [2]林万祥.质量成本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财会月刊,2003,8.

  [3]韩媛,刘红霞.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新思路[J].当代财经,2004,11.

  [4]李鑫.论质量成本管理[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5]龚益命.质量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3358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