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社会转型;原因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的缺乏,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受性格原因和人际交往技巧方面的影响。心理障碍问题日渐突出。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引发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重大意义。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制造的恶性事件可谓家喻户晓,社会各界对此事都表现出极大的震撼。但是,悲痛之后,为何不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即将大学毕业,正要开始人生之路的大学生走上这条道路?据有关报道,马家爵自幼家境贫寒,自小成绩优异,是父母眼中的孝子,是家乡第一代大学生。然而,这也造成了他孤僻,敏感,不善与人打交道的性格。这些问题一直伴随他到大学,环境的巨大变化更使心智发展不健全的他难以适应,从而引发心理危机。其实,这种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在当代的贫困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一、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现状描述
在我国,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出现于90年代中期。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 %,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由此看来,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是高校贫困生的主体,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其综合心理素质的发展,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改善农村落后状况,以及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般地讲,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逆反等方面,贫困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贫困生心理间题最为严重的方面。其次,贫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自卑和消极。自卑是贫困生心理间题较严重的方面,并由此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娜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二)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间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间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暇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贫困生心理间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间题,当多种因索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三)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较为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四)文化价值观念冲突。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如卫生、生活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 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其实,他们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经济贫困引发的各方面的贫困让他们更难使自身和这个社会相融合,大量的新的社会刺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从社会学角度浅析造成当今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在社会学中,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其具体内容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主要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和确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来完成的。我国的“社会转型”期常被用来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时期,是社会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尤其是特指对当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时期。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转型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社会阶层,逐步形成新的社会分层体制。但从80年代中期至今,农民阶层在这个社会大变迁中得到的实惠并不多,相反社会地位更低了。无疑,这个阶层和处于社会地位较高的强势阶层相比,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资源相当暇乏,而这种暇乏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下一代子女的成长,以致于他们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权,无法平等地取得就业机会,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无法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第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导致学生难以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大学扩招,并且提前进入社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往往发现自己许多方面比不上别人,于是就产生了不平衡、不幸福感。他们的心理活动较之以前更为复杂,加上大量的新的社会刺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过度焦虑发生率逐年上升。据心理学家分析,大学生的心理机制始终处于变化和发展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同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而形成。他们正处在思想、身心定性的年龄阶段,许多变化让他们不知所措,而我们的社会本身目前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巨浪中,在内部与外部环境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引发心理困惑的凸现是必然的。这些间题主要是经济来源无法保障。学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太大等因家。尤其是就业问题,大学生毕业实行双向选择使得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这里面不仅包含个人的原因,更有社会的原因。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对他们来说大学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地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择业遇到的困难实质是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在当前社会处于不利地位。并且随着他们文化层次越高,对自己期望就越高,因此不平衡感越强烈,让他们变得焦虑重重,急功近利,就越容易走极端。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而是采取各种自虐或攻击的做法,这些都能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
第二,社会经济资源的暇乏导致学生“个人资本”暇乏。个人资本包括个人资源和个人能力。个人资源指个人所拥有的网络关系以及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个人能力则包括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才干、技能和资历等。但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唯一可以证明他们能力的便是“学历资本”,而人际交往、组织、策划管理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他们所处的这个农民阶层无法提供给他们充足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使得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和其他阶层的大学生相比,明显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经济、社会资源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在升学机会的获取上就开始存在不平等,他们占用大部分的时间、精力花在学习上,却忽视了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而能力素质的缺乏反而影响到他们在大学阶段在这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在校内的差异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平等则明显出来。从现实情况看,市场经济对于人力资本的回报有明显的体现。因此个人择业更多的取决于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许多用人单位逐渐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成绩的办法,提出要复合型人才,把焦点更多的放在个人的综合素质上面,除了学业成绩还有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管理、组织能力等方面。但农村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劣势,除了先天没有培育之外,还有大学期间的缺乏锻炼,难免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 第三,相关制度改革的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的发展正处在调适期,经济正逐步回升,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百般“挑剔”,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锻炼方面的要求相应提高,加之社会上不良风气在就业领域的渗透,大学生们愈感四年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说,还面临着另一层面的压力:由于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还不完善,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两种利益群体格局即“城市人”和“农村人”依然存在,两者在就业、低价物质供应制度、社会福利制度、补贴等方面都有差别。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别也受到这种不平等制度的影响,使得农村学生要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努力。
同时,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实行了国家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并轨”,大学生必须面对交费上大学这种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现实。1993年以来,国家教委先后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生活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资助和学杂费减免,从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然而,我国是个贫困人口较多的国家,贫困地区约占全国国土的60 %以上,在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办高等教育,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据有关部门统计,1990年至1997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年均增长在20%以上,但同期国内居民人均收入涨幅不足6 % 0 2000年,全国高校大学学费平均达到了5000元以上,而1999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为2210元。这“制造”了现在近百万的贫困大学生人群以及其中30%的特困生。这种改革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不可能不引起他们尤其是贫困生心理上的反应和波动。据有些高校调查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很成问题,而且往往为老师所忽略,一般都以为帮助解决经济间题就万事大吉了。对于这些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讲,自我理想与社会经济现实的矛盾,由于经济上不堪重负、囊中羞涩而贬低自己、学生间的相互攀比是造成他们情绪不稳定、心理落差严重、心里失衡的主要因素。
第四,相关教育真空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得不到充分发展。贫困生的人格特质也导致他们抑郁心理的产生。贫困生在人格特质上有如下特点:外表朴实内心自卑;易激怒易冲动;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理想自我与现实冲突严重;不善与人交往;攻击性倾向;缺乏应对挫折方法。尽管社会的急剧变化确实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但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源,有人说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是颇有道理。大学生需要受到的教育并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还有人格教育。马加爵的悲剧最本质特征就在于“人格扭曲”。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格的完善与知识的完善至少是同等价值的,成人和成才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更重要,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人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的教育。反思这一问题,不难发现我国的教育目标存在严重错位。其一,重才轻德。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直至大学的专才教育,都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思维开启、品质引导、人格塑造、理想激发等重要方面,学生难以形成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独立判断力、以及相对深思熟虑的价值体系,缺乏一定的道德选择能力,思维的依赖性和变动性强。其二、我国在教育体系中没有将心理、人文放在应有地位,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手段。目前来看,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仍是看重学生成绩是否优秀,能否发表论文,最后能否找到工作等,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比较薄弱。有些高校由于缺乏专职人员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心理辅导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从1982年北师大成立心理测量和咨询服务中心开始,心理健康教育到现在也不过二十年,虽然发展迅速,但同国外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从从业人员看,美国平均每1500名学生配一名心理健康教师,每年毕业的心理辅导学硕士、博士达1500人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现有心理工作者的总数却不超过4万人,况且其中也不都是从事教育工作。在如此悬殊的质与量的差距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难以在短期内提高也就不难理解了。
小结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二十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然而,无论是从学业成绩、社会工作还是人际交往来说,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由于起点的不同和整体素质的差异,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中都存在诸多不平等。而由此导致学生中出现的大量的心理障碍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积极关注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当今一个亚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生活中,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
立即反应阶段: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
完全反应阶段: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
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 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受心理危机所困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困境与自身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
据统计,目前全国心理疾病病人约1600万,三分之一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而且,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近年还呈上升趋势。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精神障碍已成为每年大学新生退学的主要原因。有专家表示,高校应该建立更全面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尤其是预防性的危机干预机制,以便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目前,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重要考试失败等。如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的可能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攻击恋爱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失败也可能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接触,严重者也可能采取自杀行动。由于发生这类情况的大多是年青人,可塑性大,危机过后大多能重新振作起来。
心理危机的干预对象主要是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他们一般表现为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等方面有较大改变,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正常的生活模式。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不与家人或朋友交往者;
2、过去有过自杀企图或行为者,经常有自杀意念者;
3、存在诸如失恋、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人格有明显缺陷者;
6、长期有睡眠障碍者;7、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8、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感到自己无能,看不到“出路”者;
9、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10、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一、立足教育、做好预防工作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加强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要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应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要通过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要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要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通过采用科学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对那些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学生要逐一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实行动态管理。
二、构建心理防护网络
要努力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医院四级心理防护网络,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整合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学校应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
作部门、保卫部门、后勤部门等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参与其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对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具体负责本院、系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院系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应积极协助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抓好院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除此之外,院系还应积极组建、大力扶持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社团骨干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调适、自我服务的作用。
三、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一)、建立治疗体系。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应在班主任老师监护下到医院等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对症状表现较重、危机程度较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或专业精神医院进行治疗。
(二)、建立阻控体系。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学校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学校应限制不同自伤、伤人工具的方便易得。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院系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
(三)、建立监护体系。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
1、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且能保证正常学习者,院系应成立以学生干部为负责人及同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小组应及时向院系汇报该生的情况。
2、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院系应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家长如愿意将其接回家治疗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在与家长鉴定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3、经相关专业医疗机构或专家组确认有严重心理危机者,院系应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并对学生作休学处理,由家长将学生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院系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院系应对该生作24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危机特别严重者,院系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或有关专门机构,派人协助保卫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对于出现危机事故的学生在医院接受救治期间,院系亦应指派人员协助保卫人员根据医院要求在病房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
(四)、建立救助体系。当学生出现因心理危机引发有自伤、自毁等突发事件,学生所在院系的学生工作人员,应在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立即报告给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在接到通知后应派人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紧急援救。特殊情况下,院系可先将学生紧急送医院治疗,然后向有关部门汇报。
(五)、建立后期跟踪体系。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向所在院系提供学校认可的县级以上医院或专业医疗机构认证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学生复学后,院系应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其他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应安排班主任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班主任每月至少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学生干部、信息员等途径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学校要根据院系提供的情况,组织专家组以预约咨询或随访咨询的形式,对复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跟踪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所在的院系。
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院系还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应安排班主任、学生骨干、该生室友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学校要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定期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还应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1、培训制度。学校要对心理咨询的老师、班主任、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学生骨干等有关人员实行定期培训。
2、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随时了解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班主任要随时掌握全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定期上报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
所在院系汇报。对学生中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危机事故及其处理情况,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及时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汇报。
3、鉴定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的,要与其家长或家属签订相关协议;因精神问题治愈而申请复学的,要出示相关专业医院的诊断证明并与其家长签订相关协议。
4、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