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有关新闻编辑类论文发表

秋梅分享

  新闻编辑对新闻进行直接的编辑,为受众传播完整的新闻信息,新闻编辑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真假,从而对社会造成影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新闻编辑类论文发表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新闻编辑类论文发表篇1

  浅议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职责

  摘 要: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的深入发展,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要想保持收视的主导地位,保持强大的传播功能,电视新闻编辑就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能使节目保持较高的收视率,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创新意识、组织采编、画面判断处理、文字稿撰写修改、按语和编后评论等几个方面论述问题,探讨其工作职责的。

  关键词:新闻编辑;职责;创新

  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决定了他所承担的重大责任,为业内人士称之为媒体的“头脑”或“守门人”。电视新闻编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选编、审阅、编排、文字稿加工修改等。他所担负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计划的制定、报道构思的确立、编辑画面、编辑文字和制作播出。电视新闻工作对电视编辑的素质要求很高,他们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较高的业务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以及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是非判断能力。

  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要通过自己的特殊的创新性劳动,把自己得到的新闻线索、新闻素材和新闻成品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规律,使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节目。编辑的这个劳动过程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和意图,也包含了他们对事件的是非判断价值。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能够这样说,电视编辑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魂”。

  一、编辑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新闻的创新工作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诸家媒体,各以自己的优势,方便、快捷地传递着多种新闻信息,使人目不暇接。为了使电视新闻信息形成独特的风格模式,吸引广大读者和观众,编辑要由过去的“把关意识”进入到“创作”思路上来。创新,它是新闻媒体工作的灵魂,也更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灵魂。作为新闻编辑,你有没有创新精神,能不能在现有的标准上进行突破,这是衡量一个编辑平庸和优秀的试金石,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点。

  运用形象思维,增强电视的可视性、可感性,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方法之一。《六年冠军梦,圆梦在津门》是1985年的中国电视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之一。这篇作品用形象叙事、用想象表达情绪、感觉,使电视新闻有极强的可视性和可感性。全篇报道除导语外,信息全部展现于现场景象和现场同期声。伴随着现场观众的掌声、欢呼声、呐喊声,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员激动地挤压在一起,相拥而泣;教练蔡振华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热泪盈眶地接受记者的采访;主力队员动情地回答记者的提问;队员们亲吻斯韦思林杯;五星红旗在运动场上冉冉升起……新闻报道在现场一气呵成,视听语言酣畅淋漓。这一切都借助于编辑熟练地驾驭直观形象思维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体现出电视新闻强烈的现场感和可感知的思想内涵。

  二、编辑要从整个新闻节目出发,组织好整体的新闻采编

  电视新闻编辑同报纸、杂志的编辑一样,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时常考虑的是如何集结稿件,如何组织连续性报道和战役性报道。这些报道包括制定采访方案、开办新闻栏目、策划采访路线、组织拍摄人员,以及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采访与播出。有时候还要动员观众对当前群众反应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议论和评判,以提高观众的明辨力和认识的深刻性。编辑和记者、通讯员的关系应该是鱼和水的关系,二者之间应该经常沟通,相互联系,经常向记者、通讯员提出采稿要求,通报发稿信息,必要时还应该组织通讯员进行业务培训,具体指导他们的新闻采写工作,提高撰稿的能力与水平。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宣传合力,办出有影响的电视栏目。

  另外,电视新闻编辑还应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重大的宣传任务来临时,善于协调有技术骨干和摄录设备的企事业单位为电视台提供稿源,办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常看常新的节目来。

  例如2009年冬季,商丘地区的小麦普遍干旱,市委市政府要求商丘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全力以赴报道抗旱浇麦的内容。新闻栏目编辑接到上级的通知后,连夜拟定报道计划,给一线采访记者分工包片,联手对农栏目和各县电视台的新闻部,协同作战,打一场抗旱救灾的人民战争。同时编辑还及时与相关部门、单位、社会人士及普通群众进行协调沟通,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由于编辑的努力,这次战役性报道,从报道计划到组织采访,从编辑制作到节目播出,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三、编辑要有对画面的判断处理能力,有操作电子编辑机的技能

  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记者采访来的画面进行选择、剪辑、组合等处理的技术工作者,被称之为电视画面编辑。它是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画面编辑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叙述事实,表达主题的需要,判别取舍素材镜头,并按照剪辑的法则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辅之以制作手段和技巧,形成新闻的结构、层次和节奏,形成形象化的报道。

  电视新闻的画面绝不是某种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的机械复制,而是记者有选择的录来,再经编辑分析判断之后有主观意识地对事实内容的择取和对具体素材的筛选。如1996年度获得一等奖的短新闻的标题是《朱卡嘉没有走》。这条新闻报道的是慰问高速公路建设者文艺晚会的普通会议,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独幕舞剧《路魂》,描写的是为修路献出生命的朱卡嘉的故事。演出结束后人们把英雄的母亲簇拥到台上,就在这时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扮演朱卡嘉的舞蹈演员情不自禁地跪倒在英雄的母亲面前,连叩响头,令全场观众为之动容。编辑看到这些素材,眼前为之一亮,根据他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几乎是全部选用了这组画面。

  四、编辑要有能力修改记者的文字稿和撰写、修改新闻标题

  有些摄像记者为了强调镜头的重要性,说什么电视是靠画面语言来说明问题的,片面强调画面的表现力,轻视文字解说的重要作用。这种认识显然是肤浅的、错误的。

  事实上,无论是记者或编辑都需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底做支持。特别是电视编辑,不仅要有熟练地撰写、修改、加工各种新闻文字稿的能力,而且还要有熟练撰写、修改新闻标题的水平。   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就是解说词,在新闻作品中,它是传达新闻事实的语言符号。解说词是画面形象的补充和深化,而不是画面的重复和解释。解说词的功能一方面是叙述新闻的事实,另一方面是交代必要的新闻背景材料。新闻编辑在修改记者、通讯员的文字稿时,一是要修改文中的错别字,二是要修改词不达意的词语和带病的句子,三是要修改和调整文章的篇章结构,处理好上下文的关系。同时,处理文字稿时,特别要注意解说词不能按照报纸新闻稿的写法去写,要克服声话两张皮的现象,使电视新闻的画面和声音融为一体,实现最好的信息传播效果。

  常言说:题好一半之。好标题是新闻主题的浓缩和集中。好标题能够抓人耳目,使人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欲望。有不少记者常常不重视标题的写作,当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时,编辑就要重新撰写或修改标题,言简意赅地以最简练的文字提炼出最好的标题。

  五、编辑在发现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时,要会写编后评论和按语

  电视编辑要有新闻敏感,对那些重大的新闻事件里所蕴含的新思想、新观念、或有典型指导意义的新闻,要及时配以“编后语”和“编者的话”,以加深新闻节目的思想深度。编辑能不能撰写短小精悍的新闻评论,也是衡量其新闻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2013年7月20日上海东方卫视台播出了《上海市委请四位基层工作者上课》的新闻,编辑在后面加了《请基层领导上课好!》的评论:请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同志走上讲台“传经送宝”,而台下虚心听课的全是市委主要领导。这样的课程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其折射出了上海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这个短评既肯定了上海市委群众工作思路的创新,又肯定了他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精神,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编者的话”通常是写在新闻的前面,对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加以概括,提示给观众,让观众给予高度重视。这在电视新闻中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商丘广播电视台在转播了《上海市委请四位基层工作者上课》的新闻后,编辑在前面加了这样的按语:7月19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学习会会场走进来四位基层工作者,他们以自己多年来在一线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和感悟,为全体主要领导上了生动的一课。这节课别具一格,新鲜感人,反映了上海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真实风貌。

  参考文献:

  [1] 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 丁海宴.电视艺术的观念[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3] 张丽,孟群.电视新闻编辑与数字制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有关新闻编辑类论文发表篇2

  谈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

  摘 要:电视新闻对编辑工作有很高的要求,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鉴赏能力的提高,要求编辑参与到电视新闻采编的全过程,在客观工作层面和主观意识方面进行创新。客观工作层面的创新指编辑工作内涵的拓展,即由传统的编辑制作拓展为组织指导、编辑制作和控制指挥三方面的结合;主观意识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策划意识、实践意识和接受意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观众奉献客观深入、声画并茂的电视新闻。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轴线规律;策划意识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门艺术,对编辑工作者有很高的要求。今天,随着电视新闻栏目逐步进入品牌化经营,独特的风格模式已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而实现这些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的参与。电视新闻编辑开始由过去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工作层面的创新;二是主观工作意识的创新。

  1 客观工作层面的创新

  按照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实际,其客观工作层面的创新主要是指编辑工作内涵的拓展,即由传统的编辑制作拓展为前期的组织指导、中期的编辑制作和后期的控制指挥三方面的结合。

  按照传统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习惯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外采,二是编辑,也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以“前期”和“后期”来界定记者、编辑的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编辑的手脚,影响了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而言,选取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兴奋点的东西呈现给观众,其工作就好比一个厨师,烹制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给食客。在电视受众越来越细分的今天,电视新闻报道要吸引受众眼球,一定要掌握受众的心理需求,把声画俱佳的电视新闻奉献给受众。要实现这个目标,“厨师”就不能仅限于在厨房,就要走出来,参与到选料和包装等前期和后期工作中。

  电视新闻编辑的前期工作是指参与组织稿件、指导记者采访,这就是给新闻节目选材。编辑要把握好电视台辐射范围内的社会总体情况,了解受众的接受能力,才能做到伯仲有序,不至于盲目选材。编辑要主动与记者联系,对记者的采访提出指导性建议,各类新闻题材需采录那些镜头、现场音、组织采访等要让记者了然于心。这样不仅会节约编辑的时间,还会达到编辑想要的效果。

  电视新闻编辑的中期工作就是传统的编辑制作。编辑制作的主要工作是文字修改、图像编辑、节目编排,最后把新闻作品呈现给观众。文字修改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解说词本身存在问题,必须订正、修改;另一个则是本身并无问题,但要依据栏目的特殊定位和传播意图作出相应的修改。要注意稿件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检查有无违反政策、法规和社会规范的地方,以及校正在字里行间直接或间接流露出的错误观念及倾向。文字修改是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需要编辑在政治、思想、业务等方面具有较记者更高一筹的素质。编辑的文笔功底深厚,才能发现记者文字的瑕疵。图像编辑要求编辑人员掌握电视语言的规则,注意接受逻辑、镜头长度、轴线规律、镜头衔接、蒙太奇意识等专业技能和技巧。节目编排主要指新闻节目的节奏变化。具体操作包括安排与调整新闻内容的组合、播出顺序,撰写串联词、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等,通过适当的节奏感,使节目内容有张有弛,便于受众接受。

  电视新闻编辑的后期工作是控制、指挥。对于编辑而言,这里所说的控制,指的是对新闻播出过程的控制。控制者,通常称之为导播。在直播式节目播出时,播出过程是最紧张的时刻,节目主持、技术人员、栏目编辑乃至该时段准备发布的消息,都必须各就各位,随时听从导播的调遣。值得注意的是,在微波进入电视的时代,外采记者每时每刻都可能从现场发回消息,这时,担任导播任务的编辑就需要敏锐的思维、果断的决策、精确的计算、纯熟的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适当的位置切入。

  2 主观工作意识的创新

  电视新闻编辑主观意识的创新是唤醒、激励和发挥个人所蕴涵的潜在能力的重要精神力量。结合具体工作,电视新闻编辑的意识创新不是偶然的灵感迸发,它需要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快捷的反应做基础,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策划意识、实践意识和接受意识。

  策划意识表现在工作中,就是让编辑成为整个电视新闻采编过程的“指挥员”。从新闻宣传的效应和电视台的对外形象而言,新闻编辑仅仅完成文字修改、图像编辑、节目编排等后期制作是不够的。一个电视台要将中央和地方党政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没有充分发挥新闻编辑在宣传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新闻质量难以提高。电视新闻编辑作为电视新闻工作的“指挥员”,理应担当起新闻的策划组织任务。以往,新闻的策划大多由电视台的领导承担,这很容易造成新闻工作上的脱节。领导的报道意图与编辑的栏目构思难以吻合,编辑的节目设想又无法与记者沟通,记者难以理解编辑的采编要求,编辑又不知记者的采访动机。因此,把新闻策划的主要任务放在编辑的身上,让编辑参与新闻的策划,将有效地协调台领导、编辑、记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新闻节目的定位、新闻内容与形式的优化。同时,电视新闻编辑应是新闻工作的组织者,电视新闻栏目的开办,热难点问题和连续、跟踪报道,安排记者对某一话题进行采访,应由编辑协调组织,最后制作出有一定深度和影响的电视新闻。

  实践意识是指新闻编辑要掌握新闻的采访规律,了解新闻发生的背景。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坐等新闻送上门来,必要时还要到现场对背景、事件等进行考察,以便理顺编辑思路。“一个成熟的记者需要严格锤炼3年,而一个高水平的编辑需要成熟的记者再锤炼5年”。一位资深媒体人士的话道出了对电视新闻编辑要求的严格性。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把新闻事件的五个W呈现出来,还要学会阐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对其进展趋势有所预示。如山东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一次会议的报道中,编辑指导记者采集了一组代表进入会场的镜头,从代表们兴奋的表情和匆匆的步伐中,观众就会感觉到一种变化,而这次会议,就是讨论改革相关问题的重大会议。

  接受意识是指电视新闻编辑在做节目时要时刻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过去,人们总是认为,电视新闻只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忽略了它的另一种作用,那就是它传递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传授知识性、趣味性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这些功能将是21世纪电视新闻的重要功能,实现这一功能,是电视新闻的本份。

  传授新的知识,这是信息时代对电视新闻功能的一种拓展,一种延伸。众多电视媒体开始在大家感兴趣的新闻中插播新闻背景,使电视新闻成为快速可视的“大百科全书”。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两会期间推出的《柴静两会观察》,把镜头和话筒对准最贴近观众的事件、人物,以主持人的发现式报道为主线,将生动的现场新闻和深度的专业评论相结合,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两会,让普通观众收看到了想要的内容,而内行的人更为编辑的这种创新意识喝彩。

  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鉴赏能力的提高,电视新闻编辑要参与到电视新闻采编的全过程,通过不断创新,为观众奉献客观深入、声画精彩的电视新闻节目。

    3004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