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论文发表优秀范文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新闻传播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论文发表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传播学论文发表优秀范文篇1
浅析网络原创文学的传播学要素
摘要 网络原创文学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由原创文学衍生的产业链也相继红火起来。本文从原创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的作者类型和网络原创文学的作品分类入手,对网络原创文学作浅显分析。
关键词 网络 原创 文学 传播学 要素
一、网络原创文学发展概况
1 网络原创文学及其网站。
什么是网络原创文学?原创文学网站是从何时开始红遍大江南北的?有学者认为,网络原创文学是网络文学一种形式,它与以电脑为传播载体的搬上网络的传统作品不同,网络原创文学是由网民在电脑上完成创作、送入网络首发的文学作品。它的形式多样,有在论坛BBS中个人随意发表的文学作品,如天涯社区;有在个人博客上首发的文章;有经过编辑加工登载在各种网站上的作品。
原创文学网站则是网络原创文学发表的一个重要场所。拿晋江原创网为例,在原创文学并没有大众化的21世纪初,晋江文学城只是一个把已出版的各类小说和传统出版物照搬到网络上的网站。走的是建设书库的路子,通过收录大量的图书资料供网上的“文学爱好者”、“网上阅读者”浏览阅读。随着网络原创文学的“泛滥”,它开始把网络原创文学与这种照搬形式分离开味,并独立建设了一个晋江原创文学网。如今。晋江原创文学网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晋江文学城。如今,新浪、搜狐、腾讯等一些门户网站的原创频道也相继开始红火起来。
2 原创文学作品的出版情况。
1999年11月,《第一次亲密接触》出版。知识出版社和痞子蔡促成了出版与网络原创文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一次亲密接触》发行量超百万、连续22个月位居畅销书排行榜、盗版书超过80种,甚至被改编成电影、话剧、电视剧、广播剧、漫画。在此之后,原创文学作品的出版逐渐进入高潮。2002年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红遍网络,被称为“有史以来点击率最高的网络小说之一”。该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据称首印就是15万册,时隔4年又被翻拍成电影。在谜一时期,出版社对众多原创文学作品进行了出版。
2003年,一部《诛仙》系列自现身网络以来,曾以每天200‘万人次的点击率向前推进,出版了8本还是欲罢不能。由小说改编开发的游戏、动漫接踵而来。它与《飘渺之旅》、《小兵传奇》并称为网络三大奇书,都屡创销售佳绩。
可见,网络原创文学的出路越来越多,并不仅局限于传统出版。除了图书出版外:网络原创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如《北京故事》改编成《蓝宇》,还有的被改编成游戏,如《诛仙》。
二、从传播学要素看网络原创文学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所称的“5W模式”,即传播者(whoeve;)受众(to whom)、传播内容(say what)、媒介(which channel)传播效果(what effect)。大众传播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如果我们把这一传播要素引用到原创文学出版中。会发现原创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传播者;网络上行行色色的跟帖者、潜水者都是受众;而他们的媒介、渠道与传统出版的区别在于他们是通过网络建立的:他们的作品首发在网络传播在网络、甚至出版也在网络上。至于传播内容,原创文学的作品受到受众及媒介特性的影响,与传统的文学作品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1 传播者――原创文学创作者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网络写手作品各有特色。这些网络写手不同于传统作家的专业性和精英特点,他们大都是现实社会的平民阶层,所以他们所写的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草根性。
有人曾按创作目的将网络写手分为三类:或为了混个名气;或为了好玩;或为了交流。在网络文学兴起之初,应该是后两者类型写手所占比重大。他们上网写东西。无非是为了交友或抒发满怀抑郁之情,而随着网络原创作品的不断增加和自我期望的逐步提高,为求留名或谋利的写手也逐渐起来。有人开始将原本即兴的网络创造规定成定期定量的任务。或干脆由副职转为专职,争取使网络作品在纸质媒介上获得认可。
也有人按照网络写手的文化程度把网络创作者分成几种类型:
一是文人型写手。
他们有相当的文学功底,有的可能是某地区小有名气的作家。这类写手的代表人物是宁肯,他的小说《蒙面之城》就是首发在网络上,小说中的某些章节在1992年就已发表在纸质媒体上。随着网络文学网站的逐步规范以及网络原创文学质量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许多文人作者开始加盟网络写作队伍。2005年新浪举办的文学擂台赛上,就有专业作家把自己新创作的小说在网站上贴出。
二是文学爱好型写手。
他们对文学创作情有独钟,但大型刊物的高门槛让他们的作品只能在小报上发表。网络为他们的文字在最大程度上的传播形成可能。
三是练习型写手。
他们以8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人为主。网络文学网站的匿名写作和低门槛,让他们的习作顺利地发表。因为是练习,他们的文章入不了传统媒介的眼,内容比较幼稚、虚幻,经不起推敲。他们的选材多是校园生活和一些情感经历。或是武侠玄幻类小说,也有些人利用小聪明对经典文本进行戏仿或恶搞,目的是为了娱乐或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满。
四是试验型写手。指那些理工科等从事IT业界或从事其他企事业工作的写手。他们写作纯粹好玩,为了缓解工作紧张而产生的烦躁情绪。他们对网络软件应用了如指掌,借助互联网超文本的特性进行网络写作试验,使网络文学具有图像、音响、文字三维一体的效果。如台湾的庙渺缪网站:就是试验型网络写手创办的一个超文本网络文学小说写作的网站。大陆比较早涉及超文本试验的作品是2002年林焱的传媒链接小说《白毛女在1971》。作者综合运用注释、网络查找、链接、电子图书配置等手段,演绎了一出《白毛女在1971》的虚构故事。如果读者点击的链接点顺序不同。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就不同。
2 受众及其特征。
翻看遍年来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品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是描写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爱情及心态。而作者也多是写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人曾经做过调查,中国网民的构成成分主要是两种人:学生和知识分子。其中以大学生和白领居多。
在网络上。人的独立自主性得到大大增强。受众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韵作品。对于各大文学网站和BBS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人们都能够通过发帖、查帖、跟帖、回帖、推荐精华帖、超级链接、个性设置等功能进行查询和评论。而且网络媒介的交互性特征,使作者与读者间全面的双向沟通成为现实。这种互动性让读者参与作者的写作过程,发现编辑和作者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提出建议,从而对作品的后续发展进行调整甚至修改前文,让作品更经得起推敲。医此,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信息单向流动。网络文学是以双向流的形式存在。
这种主动性和交互性还带来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方式――集体创作。比如接龙小说、续写番外篇等。通过网络的互动交流,几个主体共同完成同一部作品,不仅让人们品尝到集体创作的乐趣,还开拓思维,形成头脑风暴。这种创作方式在传统写作中当然也可以实现,但它的成本太高,而通过网络:不仅成本降下来了,而且也能实现即时沟通。如今,许多文学网站都有自己的小说接龙板块。如“玄幻小说网”、“清韵书院”、“蜜蜂小说”等。
3 传播内容――原创文学作品的分类。
传统文学由于受到社会主流思想的钳制以及严格的审稿制度的层层把关,对有关题械内容控制较严,限制了文学创作题材的选择。而网络原创文学特有的创作风格,不仅体现在创作主体的泛化,创作方式的多元化。也体现在创作题材等方面。诸如性取向问题:精神幻想、个人心理隐私等敏感话题,都可以在网络文学中体现。
新鲜和快餐性在网络文学题材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如果一部长篇网络小说没有经常在网上更新,或者故事情节没有很大发展,读者就会不耐烦,从而导致作品冷下来。因此,创作者在创作时会尝试奇异特殊的题材。回顾网络原创小说的题材变化,会发现网络原创小说最开始流行的是网恋类题材,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到后来,网恋也不新鲜了,那些颓废阴暗的文字在网站上的点击率越来越高,像安妮宝贝、卫慧等人的作品;
再后来,随着动漫在国内的泛滥,可爱淘等人轻松搞笑的校园爱情小说获得青少年的喜爱、模仿此类小说的作品各大网站比比皆是:2006年以来的小说则主要是各类奇幻小说尤其是架空历史的小说(《梦回大清》)开始受到追捧,像玄幻类《诛仙》、灵异神怪类《鬼吹灯》等。
从各大网站对原创文学作品的题材分类排行可以看出。网络原创文学中,小说、散文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小说类中玄幻、武侠、言情、耽美同人又位居前四。玄幻小说的兴起是由于电脑游戏的兴起,一般喜欢玩游戏的人基本上会喜欢看玄幻小说。而玄幻小说的周边产业链也相当可观,比如说《诛仙》,2003年小说在幻剑书盟网站上连载,获得极高的点击率,后被朝华出版社相中并出版,陆陆续续出版了8本。除了出书:小说还被改编成同名漫画、网游,电视剧的拍摄也在筹备中。
同人小说是拿别人原创的人物来写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小说跟某动漫、游戏、小说、电影、历史、真人有关,就可以称为同人小说。比如说《到开封府混个公务员》等。 还有一类小说就是耽美小说。“耽美”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意指“唯美、浪漫”,后来由于漫画家关于同性的感情故事的浪漫感性描写,耽美引申为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大陆耽美文学主要以古代中国为背景,偏向意识流,不同于着重故事情节描写的日本耽美文学。
三、小结
网络原创文学从出现到现在还不到20年的时间,但它不是仅在网络领域独放异彩,许多领域活跃着它的身影:传统出版社与网络文学网站联手对网络原创文学进行图书出版,游戏公司对它进行游戏开发。影视制片商对它进行电影和电视的拍摄,就连动漫产业都能见到网络原创文学的身影。可见网络原创文学的出路越来越多,整个发展体系也开始逐渐形成规模。
但是,在关注网络原创文学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传播面广。反应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无不告诉我们,网络是最讲求效率的一种媒体,网络文学将讲求效率的网络与反对效率的文学结合在一起,其摩擦与冲突在所难免。从网络原创文学的写手来说,创作者的平民化使得大多数的写手在缺乏深度的社会体验。
及博大的人生关怀下只能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苦恼,而不能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刻思考,因此其作品只能还原生活,而不能揭示生活。另外,关于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尽管目前开始出现一些维护网络原创文学的呼声,但是理论界批评最多的还是它的浅俗化、游戏态度和欲望生产等。这些也都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传播学论文发表优秀范文篇2
探析网红在社群传播中的维度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将一大批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和自媒体推到了我们面前,网红应运而生,由此聚拢了与之气味相投的受众,形成社群。自媒体网红在社群中担当起意见领袖的角色,通过两级传播,生产内容,解读信息,将信息传达给受众,这是一种独特的社群传播的方式。
关键词:网红;社群传播
一、网红3.0时代的来临
网红,最早被称为“网络红人”,指在网络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公开或者被公开与自己相关的事件或行为,受到网民关注并追捧而迅速走红的人。
如果将国内网红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互联网发展之初,涌现出一批如痞子蔡、宁财神、安妮宝贝、慕容雪村等草根,他们凭借才情和文字迅速脱颖而出,成为网红1.0时代的代表人物;网红2.0时代出现在2000年以后,这一阶段,网络审丑文化盛行,木子美、芙蓉姐姐、凤姐、郭美美、犀利哥等依托引人眼球的图文红遍网络;进入网红3.0时代,网红类型逐渐多元化,颜值类、情绪类、达人类、领袖类等网红群体层出不穷,并依托传播形式多样的富媒体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类网红多为团队协同作战,强调内容,重视IP价值,与受众共同组成气味相投、黏性极强的社群,距离变现越来越近,催生出如粉丝经济、社群经济、网红经济等新名词,同道大叔、雪梨、papi酱是这类网红的典型代表。
相较于前两个时代,网红3.0时代的网红力求在心理上拉近和受众的距离,在网络上营造出场景化的生活方式,受众在不满现实生活的情境下很容易对理想的生活图景产生憧憬。这类网红大多只能红一时,受众审美疲劳过后很快被新网红所吸引。当然,也有注重内容生产的网红,如papi酱、艾克里里等,他们紧抓社会热点策划短视频内容,吐槽受人诟病的社会现象来引发网友的共鸣。
二、自媒体网红的社群传播模式
网红一词,看似简单,背后却有着庞大的社群。从传播的5W模式来看,自媒体网红的社群传播同样涉及到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众以及反馈这五个方面。
(一)传播者。
网红的传播者并不局限于网红本身,背后推手和社群中参与传播的受众都属于传播者,在社群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诸如papi酱之类的网红一开始是在网络上发布贴合生活的短视频,短时间内引爆网络热点,而后获得真格基金、逻辑思维、光源资本、星图资本共计1200万人民币融资,随后合伙人杨铭宣布推出网红平台papitube,papi酱也将组建自己的团队,在未来可能以商业方式解决内容输出的问题,幕后推手无疑会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传播媒介。
由于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整合性和聚合性,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方式使用互联网这个媒介。如今,传播媒介正在多元化,以papi酱为例,她不满足于传统的微博、微信,在美拍、小咖秀、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上聚拢了一批粉丝,甚至把传播路径扩展至年轻人十分活跃的弹幕视频网站,从而形成了一个全媒体内容分发的传播格局,如此高曝光率实现了注意力和流量的进一步变现。
(三)传播内容。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个人表达本我的欲望增强,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使内容生产者的门槛降低,就媒介消费而言,“内容为王”同样适用。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提出了“附着力法则”,他认为,“被传播的信息是容易被注意、记忆的,则容易形成流行”,papi酱所传播的内容恰好符合这个观点,她紧跟社会热点,诸如“春节逼婚”、“情人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双11购物狂欢节”等话题,具有强烈的个人魅力。
(四)受众。
网红向公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其实也是寻求认同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红为了搭建起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必然在相似点上大做文章,他们通过定位的方式划分出一个社群,从内容出发,积极培养与用户的黏性,与用户连结的深度直接影响网红在社群中实现有效传播的程度。
(五)反馈。
最后,从5W模式的反馈这一链条来看,网红借助团队操作在网络上崭露头角,网络推手充当了信息把关人的角色,他们利用受众的影响力,有取舍地向受众传递信息,受众被圈粉之后自动加入社群,成为网红内容的传播者,网络的便捷性使受众和传播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受众可以在评论或者后台留下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内容生产者可以随时根据受众的反应调整传播内容。
三、自媒体网红在社群传播中的维度
长久以来,那些信息来源渠道多、掌握更多信息并乐于分享和传递信息的人更容易成为人群中的意见领袖。同样,自媒体网红凭借内容生产在社群中也担当起意见领袖的角色,对社群中的受众而言,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是直接生产内容的信息源,而是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中间人”角色的网红,网红过滤信息、解构信息、传递信息,甚至在社群中能够起到议程设置的作用,自媒体作为意见领袖在社群传播中的维度不容小觑,其具体可表现为下列诸种模式。
(一)作为信息来源的意见领袖。
在社群媒体的大环境下,网红几乎没有进入壁垒,普通人也能即刻拥有表达自我的开放的平台,人们开始对意见领袖能否发挥作用产生了质疑。其实不然,活跃度高的原创型自媒体网红在社群中针对他们擅长的领域还是可以掌握话语权的,如同道大叔推出十二星座原创漫画,成为星座信息传递的来源,当然,意见领袖成为信息来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内容的质量、发布的频率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变量。
(二)实现信息解读的意见领袖。
在网红所构筑的社群中,他们是天然的信息解读者,网红为大部分人关心的问题提供一个最优解,比如美妆时尚博主对各种口红进行试色,让受众不费吹灰之力就寻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款。“就社群总体而言,对有效传播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因素有权力、财富和尊敬等价值观。也许,权力扭曲传播的最突出的例子是故意调整传播内容以适应某种意识形态和反意识形态。”因此,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不能全盘接受,而应有自己的判断。
(三)实现信息传递的意见领袖。
作为信息传递者的意见领袖在社群中的效能是非常显著的。与传统明星的遥不可及不同,诸如papi酱等自媒体网红群体走下神坛,让更多人看到了草根成名的可能性,抛开团队策划、幕后推手等因素,使网民产生了网红来自普通人的错觉,构筑出普通人与成名前的网红在背景、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相同性,从而对草根网红产生惺惺相惜的信任感。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当网红与受众之间存在某方面的相同性时,更有可能实现有效传播。
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指出,“创新扩散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参与者们通常都是非常相异的。”他举了创新代理人的水平高于客户的例子,如果两个个体对创新的认知完全相同,就不会有可供交换的信息,也不会发生扩散。这种相异性同样存在于网红与受众之间,按照罗杰斯的说法,创新扩散在本质上要求创新者与受众具有相异性,有可供传递的信息,网红与受众之间存在知识鸿沟,网红在某一领域,如美容护肤、穿衣搭配等方面见多识广,知识积累高于受众,可以把受众感兴趣的信息传递给他们,网红扮演了以往意见领袖的角色,通过两级传播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任何一个新的社会现象,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微妙变化。网红的异军突起显现出新的社会症候,作为一种基于自愿情感的传播方式,社群传播中受众的黏性要高于其它的传播方式,网红在社群传播中的维度值得研究。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创新的扩散[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 高木子.“网络红人”走红现象的传播学5W模式解读[J].新闻传播,2011,(9):58.
[3] 刘俊.从papi酱走红看网络红人传播模式的新变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5(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