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新闻编辑论文开题报告

斯娃分享

  电视台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的主要传播人员。新闻编辑策划能力对电视台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编辑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编辑论文范文一: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研究

  摘要:电视新闻编辑对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践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从记者发回的稿件中选择合适的稿件,然后根据电视栏目的播出要求对新闻进行再创作。本文从电视新闻编辑创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出发,探讨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技巧及其对相关工作者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具有2种含义,一种是指将电视新闻编辑视为谋生手段的个体,另一种是指新闻编辑工作本身。从工作本身的角度来说,电视新闻编辑的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新闻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创作,这直接关系到新闻播出的质量。例如,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发现电视新闻节目出现声音和画面脱节的现象,也有主持人台词重复的现象等,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工作没有做好。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分析其所需技能和创作技巧,以便更好地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质量。

  1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所需技能

  1.1具备采访技能

  采访技能是记者的核心技能,是记者新闻敏感度的直接体现,而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编辑首先要具备记者所要求的一切技能如采访技能等。原因在于在实践中电视新闻编辑会和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源打交道,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具备记者所具有的一切技能的话,那么是很难从众多的稿件中挑选出最合适、最有价值的新闻题材的,这种情况下哪怕电视新闻编辑的文字功底、后期处理技术再好也难以满足电视新闻栏目的需求。此外,具备采访技能可以帮助电视新闻编辑设身处地为受访者考虑,从而正确地把握记者稿件的真实含义,在提炼中心内容和编后话时不会出现偏差,实现对新闻主题的升华。

  1.2具备剪辑技能

  如果说具备采访技能和新闻敏感度属于电视编辑的软件要求的话,那么良好的后期剪辑技能则是电视编辑的硬件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对于电视编辑来说,不管从记者的稿件中挖掘出多么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如果不能将这些信息完美地呈现给观众,那么一切都是空谈,而电视新闻的播出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剪辑技能水平。具体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对电视画面的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娴熟地掌握后期剪辑工作中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剪辑以及后期切换导播这3个部分的剪辑技术。在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在坚持图像优先、声画对位和话出声随原则的基础上确保解说词不会对观众和新闻画面产生太大的影响。

  1.3新闻组合技能

  一档新闻栏目播出的新闻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因此电视编辑的新闻组合能力成为新闻栏目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在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内容相似的新闻素材放在一起进行剪辑处理,以此来保证新闻内容的充实丰富。有时也会将内容不同但是稍微有联系的新闻素材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引发舆论热点,吸引观众的目光。但不管怎么说,新闻组合技能是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之上的。此外,电视新闻编辑新闻组合技能也必须服从编辑主导思想和新闻栏目的主旨,不能过于的追求新闻节目的华丽。

  2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技巧

  2.1新闻素材的选择技巧

  新闻素材的选择是电视编辑再创作的前提,在实践中,电视编辑每天都面对大量的记者传回稿件,那么如何从这些稿件中选择最合适的新闻素材呢?笔者认为,在选择新闻素材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电视新闻栏目的性质做选择。这是选择新闻素材的基础。例如,一档电视新闻栏目的宗旨是播放民生新闻,其观众也大多是关注民生的普通人,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了国际形势新闻素材,那么就很难获得观众的认可,因为这和他们的需求不符。其次,选择高热点新闻。新闻栏目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深入大众,了解大众关注重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地择新闻素材。

  2.2主题的升华和提炼技巧

  在实践中记者传回的新闻稿件要么过长,要么过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稿件进行再次加工,从中提炼出精华,以便更好地播出。对于主题地升华和提炼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语言的肯定性。电视新闻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播出的,这也是其获得观众认可的根本原因。如果在提炼主题时出现过多的“或许”“大概”等不确定性词汇,那么其真实性自然就大打折扣;二是语言的感情。有感情但不煽情是电视新闻主题升华和提炼的另一个基本原则。电视新闻是站在客观立场上进行播出的,因此不能掺杂太多的个人因素,不然容易对观众产生误导。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新闻播出不需要感情,真挚的感情更加容易打动观众的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焦新萍.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技能研究[J].科技传播,2014(12).

  [2]罗旭文.关于电视新闻编辑素材再创作的技巧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3]陈佩.论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J].传播与版权,2014(7).

  新闻编辑论文范文二:电视新闻编辑的能动作用

  采访和编辑是新闻节目制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通常认为采访是前期,编辑是中后期,前期与中后期制作往往相互区隔。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电视编辑不仅要做好中后期的工作,前期工作也必须“插手”。只有打通前中后三个环节,有目的、积极主动地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出一档上乘的新闻节目。

  一、提前介入采访阶段,网罗各方资源

  为什么说后期编辑要介入前期采访工作?首先,一档新闻节目配备的记者是有限的,新闻采制的数量总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特别是在新闻采访中,会出现一些意外而导致采访无法继续的情况,如果因此当天的新闻量不能满足栏目需要,编辑将要经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考验,如果后期编辑提前介入,与前方记者及时沟通、出谋划策,围绕新闻事件广泛搜集信息,为记者的采访扫清障碍,这时,后期编辑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其次,宣传报道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编辑提前介入采访环节,参与前期策划,让记者的报道不发生大的偏离,与时下宣传重心相契合,这样,编辑就起到了把关人的作用。再次,作为新闻素材的提供者,如通讯员、驻地记者站的同行、社会上的新闻爱好者等,他们在本地区本行业熟门熟路,对新闻反应相对较快,拍摄的画面也最及时。要发挥他们的作用,为记者提供帮助,还需要编辑在中间牵线搭桥。比如,我们蚌埠市是个交通枢纽城市,不光铁路发达,公路也是四通八达,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故。消防部门是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他们在现场记录的画面新鲜、真实,现场感很强,是新闻报道中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而新闻记者通过热线或者其它途径了解到线索,再匆忙赶到,往往只能看到清理过的现场。这些通讯员平常与后期编辑打交道较多,这时,编辑就可以把这样的第一手资料与记者的后期采访相结合,让报道更加鲜活、丰满。在鼓励通讯员积极提供新闻资源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新闻资源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能为新闻内容增色不少。例如,在美国有一家视频网站,他们让手机用户通过APP上传自己的视频文件,网站通过点击率自动排序当天最受关注的视频,这些视频为网站赚足了人气,他们的成功经验也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如果我们可以从本地的新媒体中选取适合的新闻来播发,不仅可以实现新闻资源共享,也丰富了我们的新闻内容。这些前期工作,也需要编辑提前与记者沟通,协作。当然了,编辑在使用这些“外来”新闻的时候,切不可滥用,对于无法考证其来源的新闻信息要坚决予以舍弃,否则就会影响媒体的公信力,适得其反。

  二、编排阶段体现编辑思想,做到合理编排

  编辑接到记者的稿件之后,对稿件的合理润色必不可少。在保证新闻导向不出现偏差,不歪曲新闻真实性的情况下,可以对社会关注度高,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进行挖掘,补充。也可以适时增加一些链接、背景,将新闻更立体、更鲜活地呈现给观众。今年的第13号超强台风“苏迪罗”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台风带来的风暴天气,造成了不小的灾害。作为内陆城市台在报道台风过境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些新闻链接,如:防台风十二招,可以提醒人们如何更安全地度过台风天气,减少台风带来的次生灾害,这种温馨提示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除了这些,对新闻的合理编排也至关重要。一些大政方针放在节目靠前位置播发这是惯例,也符合新闻的编辑思想。但一些突发事件,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新闻也可以打破常规放在显著位置。不能墨守成规,但求以新闻为本。当然重要的新闻不一定要放在头条或者靠前的位置。一档新闻的时间其实也不短,如果把最精彩的内容连珠炮式的靠前播发,观众形成了收视习惯,收看不到一半就知道要换台了,不光收不到宣传效果,也不符合收视节奏。电视新闻节目没有节奏,没有变化,一个步调走到底,匀速前进,再忠实的观众,即使不换台,也是有目无心。如同音乐一样,有律动感,才具有美感,才能打动人心。如何调动观众的收视欲望,是我们电视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当然要杜绝哗众取宠,把芝麻说成西瓜。比如有的新闻节目在提要中大肆渲染,吸引眼球,但新闻内容却平淡无奇,只能让观众失望。随着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图文包装已经成为各家电视台创新节目形式的手段,这一技术的运用也颠覆了观众对新闻节目呆板的认识。为了增强新闻的可视性,适当的图文包装必不可少,而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提前量作为保证,编辑就必须要提前分解任务,给图文包装人员预留制作时间,不至于因为无法完成包装影响播出。

  三、合成阶段各方联动,做到安全有效

  合成阶段是编辑的最后一道工序,环节很多,压力也是最大。编辑要积极做好统筹工作,协调主持人,技术保障等环节,在编辑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和不妥之处,为安全播出做好准备。对画面的要求要精益求精。因为新闻对时效性有近乎严苛的要求,在新闻的后期粗编中,记者往往对画面的选取不够精准,容易出现一些差错,如偏色、夹帧、逻辑错误等等。在合成时,编辑要敏锐地发现并更正过来,杜绝不应有的失误,为顺利审片节约时间。对一些通讯员提供的素材更要精挑细选,他们往往提供大量的素材,如果编辑不通览素材、不加斟酌地使用,就会让本应该呈现的东西遗漏,造成遗憾。例如,每年工商质监部门都会把收缴来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集中销毁,有的通讯员会把焚烧假冒伪劣产品的画面拍得很震撼,一股股黑色烟雾四处飘散,看上去对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是很大的,可是对于观众来讲,却另有感触。我们暂不说这种处罚方式是否正确,看了这样的画面,观众自然会产生是否污染环境的质疑。作为新闻编辑不能主张这种做法,所以在剪切画面的时候,把燃烧的画面去除,多采用执法人员现场工作的画面。一个好的主持人会为新闻节目增色不少,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影响新闻质量。对于主持人的服装、化妆、配音等环节提前关注很有必要。比如,每年国庆节,举国欢庆,如果主持人由于疏忽,着装不得体,穿成深色调的衣服,精神状态即使很饱满,也烘托不出喜庆的气氛。如果等到合成时再发现着装不合适,重新换装就得浪费很多时间,无形中为后期增加了时间压力。还有配音、化妆等问题,虽然这些细节主持人是第一把关人,作为编辑也要有敏锐的反应能力,为主持人再次把关。技术保障是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一环,在合成阶段较易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编辑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反馈到技术部门让他们提前处理,做好预案。假如平时遇到问题不管不问,等出现了大的事故,技术人员也只能慢慢排查,无法短时间处理,这就会为新闻播出埋下隐患。为了新闻节目编辑任务顺利完成,平时和技术部门经常性地沟通很有必要。合成阶段对新闻时间长度要提前全面把握。新闻长了,时间超过了新闻节目总长,分轻重缓急,该撤哪条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当天新闻匮乏,时间短了,又该如何弥补长度,也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比如采用备用稿件,或者增加宣传片等方式,让新闻足时准点播出。总之,电视编辑在新闻节目中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才能让新闻在安全播出的同时,也为新闻节目增加色彩,减少遗憾。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为观众呈现出一档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新闻编辑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1.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3.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6.音乐表演论文开题报告

7.项目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