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科技论文>

大学科技论文2000字

家文分享

  科技是现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科技论文2000字,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大学科技论文2000字篇一

  论科技创新的理论与政策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和经济周期的关系,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科技创新体系应覆盖全社会、各领域,企业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政府应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增强调动全社会资源的能力,积极建立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平台等。

  关键词:科技创新;理论;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01-05

  1.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对于这场发源于美国、迅速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是如何产生的,有很多的原因可以进行解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的虚拟经济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奥巴马在其竞选时就对共和党的政策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美国长期热衷于经营虚拟经济,而放弃实体经济;正是典型的“买空卖空”引发了本次金融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讲到过,资本主义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债务经济,或者说西方经济思想是形而上学的思想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集中表现。《资本论》最早翻译版本的副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完全是种依靠债务来驱动的经济。所以说美国出现金融危机,实际上仍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这些基本经济规律的表现。

  1998年世界银行和当时国家计委在中国开过一个研讨会,议题是讨论2020年的中国经济。著名的未来经济学家托夫勒在会上做了讲演,内容主要是宣称他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表达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服务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虚拟经济、信息经济和服务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后来我也做了发言,认为其观点有很大的片面性,过于夸大了信息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信息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仍然是“毛”和“皮”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还不可能离开实体经济,而出现一个独立的所谓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后来《中国改革报》做了一个报道,标题叫“和托夫勒抬杠的中国经济学者”。上世纪90年代,美国曾经出现过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美国网络经济的繁荣。到了2001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急剧下跌,网络经济破灭。这就表明了网络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最后必定要回到原点。

  美国在21世纪这几年出现的经济波动其实都和网络经济泡沫破灭有关。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经济出现萧条,美联储实行扩张性的和刺激经济的政策,多次降低利率,鼓励人们买房。后来出现通货膨胀,然后提高利率,很多人还不起按揭,就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房地产按揭又被银行或房地产公司打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即所谓的资产证券化,于是出现了金融泡沫的破灭。这些都与马克思所讲的债务驱动的经济、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进行相对独立的运动有关。因此,尽管信息经济在当今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我们仍然应把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看到奥巴马上台后有两个基本的政策主张:一个是变革,另一个是收缩。他可能会采取一些新的经济政策,来确保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2.科技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世界缺乏科技创新成果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的。当科技创新的成果不足以支持经济增长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下降或者衰退。克林顿时代的财政部长萨默斯,现任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委员会主任。他曾经认为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熨平了经济周期,即由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出现,不再会有经济周期的波动。但是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个判断至少是不准确的,经济周期的波动并没有被熨平。那么为什么没能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科技创新也有周期。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前几年,科技革命的成果被过分夸大了。在新世纪我们看不到有足以引起新的产业和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技术创新成果。而实体经济在没有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的情况下,利润逐渐被摊薄,或者说出现了实体经济的微利。大量的剩余资本找不到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涌向了纽约的石油期货市场、芝加哥的粮食期货市场。所以前几年发生的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的石油价格暴涨并不是由于石油供求关系引起的。2007年和2000年相比,全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没有超过40%,但是石油价格一度是2000年价格的400%以上。这种现象正是由于大量剩余资本进入到期货市场所引起,变成了一种金融现象。而之所以剩余资本不在实体经济寻找机会而转向石油市场、粮食市场,原因正是在于没有新的科技成果支撑,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这只是一种判断。

  以作为新技术革命代表的先导型技术――IT技术为例:摩尔定律本身遇到了天花板,摩尔自己也认为摩尔定律所揭示的规律遇到了障碍。摩尔定律是指每18个月集成度提高1倍,每18个月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成本降低一半。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这个定律都是被遵循的。但现在摩尔定律失灵了。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硅材料的物理性能无法满足进一步提高集成度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20世纪90年代到2003年,电脑更新换代的非常快,而如今电脑CPU的变化并不是很明显。理论上提出的分子电路、量子电路也都还没能走出实验室。应当说,以IT技术为先导的新的科技革命正处于一个发展相对缓慢的阶段。

  再谈谈生物工程技术,比如说基因。如今基因测序的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突破:测序速度明显加快,过程也十分简单。从口腔黏液中取一些样本,几天之后就能测出你的基因构成情况,然后通过基因分析就能判断出你这个人的病理。传统的医学是靠问、靠号脉、靠观察,不用任何技术手段。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出现之后,能够判断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是否出现毛病。而基因的测序解决到了分子的程度,不仅看到病灶的部位,更看到细胞,看到细胞的基因构成。现在这项技术是成熟了,但是全世界都还没有建立起基因测序用于医学诊断的标准,就不能进入临床,只能以健康咨询顾问的形式开展商业活动。这样这个产业就很难做大。所以这项技术虽然有突破,但要真正能进入到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生物工程其他的技术比如转基因农作物的栽培虽然也有突破,但现在还未形成大规模、大批量的产业化生产。

  第三个是新能源技术。人们预测最能够解决人类能源短缺的技术是可控的核聚变。氢弹的爆炸就是不可控的。但是据预计,可控的核聚变技术的产业化要到2050前后。

  以上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的科技革命,但是目前都还未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支撑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个长周期的过程,那么会不会引起世界经济长时间的衰退?这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实际上,20世纪所发明的技术成果仍然在支撑着21世纪的经济发展,比如青霉素、空调、化纤、原子能、飞机。这些技术除了少数基础理论是在20世纪揭示的,但多数还是在19世纪就奠定了。这样看来,如果20世纪在基础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也就会造成在应用上没有重大突破,世界经济就有可能进入一个长周期的低速增长。经济增长不完全是经济关系本身的问题,也需要研究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即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因素。

  3.技术进步是走向新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如何摆脱目前经济增长的困境?对于中国来说,技术进步仍然是走向新的增长的起点。我们现在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刺激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但我认为同时也需要强调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推进实体经济的科技进步。其实即使没有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也要进入调整阶段,不可能维持2003年到2007年高速增长的格局。这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资源约束问题、环境问题、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等。我认为最终还是回到了马克思的所谓经济周期。中国目前的经济实际上遇到了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或者说生产扩大的趋势遇到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过去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基础上,2002年以后的名义增长率都在25%以上。这种增长的结果就形成了一系列生产能力的急剧扩张。投资除了形成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建设,同时更多的是形成了工业生产能力。具有代表性的是钢材。2007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5.6亿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将近40%。我们的钢材产量超过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钢产量之和。与2000年相比,2007年中国钢材产量增长了330%,焦炭产量增长了170%,水泥产量增长130%,玻璃产量增长180%,轿车产量增长了500%,空调产量增长340%,冰箱产量增长240%,棉纺锭的生产能力增长了260%,纱产量增长了200%,化学纤维增长了240%。

  但是另一方面,过去7年我国人口总量只增长了3%;另外就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初次分配不合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中,企业税负过重。垄断行业通过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所获取的超额利润很大一部分转化为部门和集团的利益、职工的福利。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上,资本获得的比重过高。因此,即使没有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也会进入到这样一个调整的阶段。生产能力的扩大需要消化,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扩大出口。扩大出口带来的问题一方面有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在外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将受到严重冲击。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首先在于收入分配不合理,高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低收入人群想消费但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这次扩大内需首先是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这个带动作用在过去的条件下可能有40%变成员工工资,从而转化为消费。但随着现在建设工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转化为消费的比例必定会变少。要想走出这样一个经济增长的低点,实现新的起飞,除了短期内刺激经济以外,通常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设备改造、技术更新。

  4.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我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是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机构、体制安排、运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技术中介 组织等。不应将国家创新体系简单地理解为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它应当是覆盖全社会、各领域、各地区的科技创新的网络组织体系。实际上大量的科技创新是发生在生产过程中间的小改小革开始。例如在杭州看到的一个企业,它对中国化学纤维的印染取得突破性的工艺,取消了印染过程。而印染是中国水污染主要的源头之一,因此企业完成的这项工艺对全社会形成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说明科技创新体系应当覆盖全社会、各领域,包括这些小型的技术改革。

  另外是关于科技创新的分工问题。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分为发现、发明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发现的目的在于揭示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主要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科学家的责任和工作重点。这种基础研究是必要的,它是后面发明的依据。发明的任务是根据科学发现所揭示的规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研制成新材料、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发明主要是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创新。这是工程师的责任,涉及到动手能力。例如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就是属于这个范畴。技术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这种转化往往不是由懂行的工程师完成,它需要有企业家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进行规模化生产。过去很火的VCD,它的技术是由安徽省无线电视技术研究所的几个技术人员研发的,但是他们找不到资金,找不到厂家来生产。那么广东的企业家敏感地意识到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很快地进行大批量生产。这就是企业家的敏感性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性。

  5.企业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多数的技术研发中心应当建在企业,科技队伍的主体也应当集中在企业。“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积聚。原因在于:第一企业是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推动力;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经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企业始终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不搞创新,企业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第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能够使技术创新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第四,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企业能够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

  那么如何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要建立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和机制,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二是要改革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使企业成为重大创新活动承担主体。调整国家科技计划,提高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比重,支持企业牵头实施国家科技项目。三是建立促进科技成果扩散、流动的新机制,使企业成为成果应用和受益的主体。四是要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科技人员的分布问题。我国目前科技人员对半分布在企业和科研机构,而发达国家科技人员更多地分布在企业,达到70%以上。越发达的国家,其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越突出,企业拥有科研人员的比重也越高。如1993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企业研发人员占全部研发人员的比重分别为:75.4%、68.5%、64.8%和54.9%。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理工科毕业生更多涌向政府和科研院所,这主要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形成一种机制,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主要分布于企业的格局。

  6.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途径

  在实现途径上关键要强调两点:一是要有明确的需求目标,如产品创新、工艺与设备创新、材料创新,而不是仅仅跟踪目标或发表科学论文。就像我们发射神七,第一运载火箭的推力要大,第二是三个人的生存空间要足够,第三要出仓,还要准确的回收。这就需要解决运载问题、动力问题、航天飞船的材料问题、航天服的材料和制作工艺问题等。这些都是需求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第二要有工程依托。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解放初期回到国内的科学家,真正作出突出贡献的往往是那些分到军事科研部门和大企业的,他们能做出一些名堂来。而那些从事理论研究和分在大学当老师的很多默默无闻。这就说明只有工程依托,从事应用研究的科学家才有用武之地。

  在体制安排上,要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具有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在组织方式上,应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创新体系;在资金来源上,应形成企业自我积累、政府投入、金融信贷支持以及社会融资的多元化融资的渠道;要积极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技术创新平台、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目前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企业又缺乏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机制。有时企业买了研究所的成果觉得上当了,不像原先想的有那么好的性能。还有时研究所把成果攥在手里舍不得卖,企业也很犹豫不知道这项技术行不行。这样的技术创新路径是有问题的。这里需要企业提出技术创新的目标和需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并负责资金的筹措等生产要素的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这就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要改变我国科技研发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能力及经营能力相分离的状况,大力充实企业的科技人员,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以实现科技要素、生产要素、经营管理要素的直接结合。

  7.政府在促进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在构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应当有所作为。当前应该加强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为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会极大地增强企业为未来进行技术投资的信心。二是增强政府调动全社会资源的能力,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调整投入结构,加大对科研基地和科技队伍建设的支持,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的支持,切实提高国家科技经费使用效益。三是积极建立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平台,整合和提高科技基础设施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运用共享的机制推动科技资源的社会化。四是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庞大的创新人才队伍。五是促进创新投资,大力培育和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板市场。六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学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8.正确认识发挥比较优势和增强竞争优势的关系

  比较优势意味着“两利相权择其重,两害相权择其轻”,而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往往源于技术、管理、品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我们应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提高竞争优势,推进产业升级,改善国际贸易条件,在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8.1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科学技术和工业没有国界吗

  虽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导致工业生产过程没有国界,但是,在有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利益绝对是有国界的。作为科学实现形式的技术也是有国界的。对于核心技术的控制,实质上为了控制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的手段,以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由于知识和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进程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所有者通常把技术专利同技术标准结合起来,以获取更大的市场控制权和超额垄断利润。因此也必须看到,保护知识产权是一把双刃剑,它即促进了技术创新,又提高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获得新技术的成本,限制了技术创新成果的分享。

  8.2 怎样认识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以市场换技术,是指通过向跨国公司转让国内的市场份额,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

  以市场换技术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二是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三是技术存在代际差异。通常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从国外购买先进技术装备,以提高国内用户的生产技术水平。二是引进外资在国内建厂。

  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与发展中国家最初的技术和产业起点相比,缩小了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以市场换技术的弊端。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代际差异,发展中国家换来的技术总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以市场换技术的国家更不可能获得核心技术。与此同时,以市场换技术还可能形成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进行排斥和抑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增加,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这段时期里,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使用的技术不仅普遍高于我国同类企业的水平,而且有相当比例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我国空白的技术。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与其股权结构(即外方的控制力)明显相关。凡是外商独资和外方控股的企业,技术水平都高于合作中方的原有水平,且不乏外方母公司内部的先进或较为先进的技术。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国公司都不愿将先进技术转让给它们不能有效控制的合资企业。近些年来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独资、争取股权结构上的控制权,其战略目的之一就是要锁定可能外溢的“技术资源”。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历程可以发现,跨国公司所在国企业的技术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起决定作用,而决定技术差距的不仅包含自主市场的开放程度,而且包括东道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扩散的速度。

  9.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更不等于封闭式创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充分利于用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坚持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再创新,将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但我国目前技术引进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我国仅有少部分行业有效地消化、吸收了引进的技术知识,通过模仿、改良、技术积累、二次创新,逐步形成了自主技术的发展能力,实现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高,改变了过分依赖引进技术的不利局面。而其他行业大都将技术引进的重心落在了技术应用上,而没有落在技术学习上。它们或者只是简单地复制、应用外来技术(在国内技术水平整体较低的情况下,这些行业也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或者是因为引进失误,或者是没有充分利用“干中学”和“用中学”的效应,其技术创新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上。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费用金额及其占企业科技经费支出比重不断攀升,技术引进相关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比重严重偏低,且二者的失衡关系一直在扩大化(即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之比不断增长),根本没有得到扭转的迹象。我国大中型企业用于引进技术的费用支出和用于消化吸收的费用支出的比例为1∶0.15,日本和韩国的比例为1∶5~8。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机械行业研究费用中用于引进的仅为16.9%,而用于改进引进技术的占68.1%。日本政府审批引进的原则和标准是: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这里就显示出了差距。

  10.文化价值观念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第一,要永远树立危机意识。第一,要淡化官本位观念。当一个国家的知识分子都想去当官的话,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成一个创新型国家。那些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有几个是大学校长,有几个是系主任。如果当官成为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也不可能建成创新型国家;第二,要抑制投机资本。如果都想通过炒股票、炒房地产能够获得暴利,谁还去搞创新?企业也不可能稳扎稳打地在制造业领域、高科技产业化领域有所作为;第三,要增强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除了投入、体制、组织方式以外,也许归结到最后还是需要解决文化价值观念问题。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科技论文2000字

26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