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科技论文>

小学生三年级科学论文怎么写(2)

家文分享

  关于小学生科学的论文范文

  小学生科学交流能力培养

  摘要:科学的交流质疑是教学中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网络视频,让学生们学会交流;善用激励语言,让学生主动交流;结合探究活动,让学生勇于交流。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交流质疑能力,切实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课题的背景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探究。笔者的理解是,要让学生们尽量动起手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这几年的简约课堂,不断探究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变强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当笔者要求学生把实验过程及在实验活动中看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话讲给其他同学听时,笔者发现他们都没有像城市里的学生那样能讲,他们明明都知道的东西,有的却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了,有的则牛头不对马嘴,有的则干脆低下头不声不响,课堂顿时失去了活力,变得毫无乐趣。这怎么办呢?笔者总得想个办法让孩子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说起来头头是道,于是,笔者想了很多方法。

  借助网络视频,学会交流

  笔者所在新篁小学地处偏远的农村,而且班级中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弟。他们的父母常常因忙于生计,所以很少顾及他们的学习,很少与他们交流,久而久之,他们也只能在孤独的环境中成长,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激动,心情浮澡,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也很少主动与人交流。于是,笔者就在每个学期开学之时,先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小学科学名家的课堂实录,比如章鼎儿老师的《电磁铁》《小桔灯》等,或者搜索本地科学学科带头人、科学优质课的课堂实录,比如沈国萍老师的《星空下(一)》等;利用午休、早自修时间让学生欣赏,重点观看名家课堂里的那些学生怎样在科学活动后交流实验操作后观察到的现象,关注他们交流的内容;看得多了,学生们也积累了不少提问、交流的方式。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课,在实验前笔者先组织四人小组讨论准备,再在全班交流自己组的实验计划(见下表)。有了如此充足的准备,笔者所执教的学生也能像城里学生那样抢着站起来跟别的组进行交流。笔者的科学课堂很少像以前那样,在活动前后会出现冷场。

  让学生勇于交流

  陶行知先生的4颗糖的故事,告诉教师们对待学生要宽容。的确,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现象,同样也需要宽容;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质疑,在思考质疑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法。例如:笔者在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一课教学中,课前笔者就布置学生们第二天到校就按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实验。下午的科学课上,班级中8个小组只有1个小组得到“数据不是从长到短”的结论,而这个小组的成员又没有勇气说出来。笔者就鼓励学生们勇于交流自己的数据,并从中找到问题的所在,原来他们在测量的过程中插在地上的铅笔倒了好几次,因此造成了数据的不准确。通过全班各级的交流、质疑,让学生们明白在做科学实验时小组成员要有责任心,要有耐心,才能有所收获。同样也由于老师的宽容,才能让出错的学生大胆说出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当之举。

  对于陶先生的这个故事,笔者的第二种理解是对待学生要适时表扬。恰当地鼓励,可以是一个赞许的目光,也可以是微笑地点点头,还可以是一些激励性的话语,都能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勇于站起来与其他同学、老师主动交流。例如:笔者任教的六(2)班有个女同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功课成绩都很差,由于自卑,平时很少说话,总是默默地坐在位置上,即使是下课也不离开自己的座位。有一天,笔者去该班教学《太阳系》这篇课文,先让学生们阅读一些有关太阳系的材料,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读后的收获。笔者在巡视时发现,该同学时不时地在念叨着什么,声音虽轻,但笔者还是听到了,于是朝她微笑地点点头,示意她站起来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她站起来,胆怯地告诉大家:“太阳系里木星的体积最大,但自转的速度却很快。”“讲得太好了!”笔者为她竖起了大拇指。这一节课上,她听得特别专心,笑容也一直挂在脸上,还主动与同桌交流了。

  在探究活动中交流

  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要学生们在科学课堂上有话可讲,则必需要让他们动起来。只有让他们亲历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他们才有真心的体会,才有话要跟大家交流。因此,笔者的课堂很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要让学生们在亲身经历中感悟科学知识。例如:笔者在三年级下册《养蚕》一课的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过程:

  第一步:养蚕前的组织工作 ①4月28日,向学生布置任务,想办法了解有关蚕宝宝的知识。②4月29日早晨的晨会课上,我开养蚕的“新闻发布会”。③组织讨论:你将为蚕宝宝的到来做哪些准备?

  第二步:组织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养蚕兴趣 ①4月30日早晨,领取蚕卵并教他们用放大镜观察蚕卵。②观察、交流蚕卵的大小、形状和颜色。③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蚕宝宝养得又大又壮?④布置任务:蚕宝宝由孩子领回家饲养。要求仔细观察它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两个星期后带回学校,比比谁的蚕宝宝养得好?

  第三步:户外活动――自主探究蚕的变化过程 任务布置好后,让学生把各自的蚕带回家。在养蚕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及时打电话告诉老师。5月2日,有学生打电话说蚕宝宝不吃桑叶,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看医生?笔者告诉他先别着急,再观察一天看看。第二天,这学生又打来电话说,蚕宝宝又开始吃桑叶了。他还请教了他的邻居,说这种现象叫做“蜕皮”,“蜕皮”期间,蚕不吃不喝只会睡觉。笔者表扬了他。以后的几天,又有学生陆续打来电话汇报这种情况。

  第四步:提出疑问,合作交流 两周后,学生把各自的蚕带回学校(有个别学生的蚕死了)。①经过两周的饲养,大家谈谈对蚕宝宝有哪些新的发现?②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身体的各个部分。③布置任务: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同学们要勤快喂食,仔细观察,蚕宝宝会发生哪些大的变化?两周后再带来。④过了两个星期,学生们带来了雪白的茧子,一脸的兴奋,整个早晨都在谈论自己的收获。

  蚕是孩子们容易亲近、愿意亲近的小生命。因此,笔者就设计了以上这个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饲养蚕,并对蚕进行了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和科学预测,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数据、请教老农民,从而了解到蚕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同时学生在亲身经历养蚕这一过程中,自我感受和体验理解到,学习科学的方式是通过自己动手来获取科学知识的。在学生的自主调控下,自由展示知识的动态变化,从中探求、领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这么多的亲身感受,笔者的课堂上,学生们就变得无拘无束,都争着要讲自己的收获,相当激动。

  学生的科学交流过程体现了科学思维的过程,学生交流能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发展。因此,科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交流,敢于交流,有话交流。

  参考文献

  [1]廖新瑜.体现科学探究历程,培养科学探究意识[J].福建教育,2005(7).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中心小学新篁校区)

  
看了“小学生三年级科学论文怎么写”的人还看:

1.小学三年级科技论文怎么写

2.三年级科学论文怎么写(2)

3.小学三年级科技论文怎么写

4.三年级科技论文怎么写(2)

5.小学生科技论文怎么写

259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