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论文格式(2)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论文范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摘要]十七大的主题及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近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伟大成果和巨大成就,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也在逐步深化,这种认识和理解的深化,正指导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科学内涵
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时代的产物,特别是一种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更是在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条件下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即是如此。“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是在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简洁的概念,有其科学的内涵。它在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进行现代化建设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它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是一条发展道路,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社会形态。我们应当多向度、多层面的思考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以便我们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思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所有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现形态。在这些理论中贯彻始终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了一个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二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了一个主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神圣的历史使命。它承载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当代人民的历史责任,它还承载了中华民族无数先人的企盼和遗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发展道路
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复杂,改革的难度比其他国家大得多,但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首先是认清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并由此出发,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纲领,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些都是非常适合中国现实情况和发展要求的,并在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现实,又是一种理想。它作为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待在现实中进一步实现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设计的理想目标中,包括有实实在在的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内容。党中央有关文件中的表述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包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内。尽管严格说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但它又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前途紧密相联。社会主义运动的推进必须有其历史主体,而承担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主体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历经落后挨打的百年屈辱之后有着走向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和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旗帜,并为这一复兴指明了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中,小康社会是一个更为具体的理想目标,它指的是在本世纪头20年中国人民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的目标。小康社会的提法来自中国传统,邓小平把它拿来赋予其科学含义,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一种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是一项全新事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革命导师们并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国外社会主义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经过近30年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我们不仅找到了一条道路,创立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形成一整套基本制度,而且使社会主义事业在我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对这项全新事业的认识和实践还远没有结束。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认识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宗教文化出版社组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3]商志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的会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看了“中国社会科学论文格式”的人还看:
1.社会科学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