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科技论文>

高中生科学论文3000字

家文分享

  科学揭示自然的奥秘,见出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规律。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科学论文3000字,谢谢你的阅读。

  高中生科学论文3000字篇一

  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有其科学发展的历程,它既是客观实践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党指导思想不断发展的需要。文章就科学发展观思想形成与实践,着重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发展历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由此指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理论意义、指导地位。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科学发展观有其科学发展的历程,它既是客观实践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党指导思想不断发展的需要。

  一、关于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生命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科学发展观便是这一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发展道路,主要是革命根据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毛泽东曾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中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他提出:“好好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必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问题。但直至今日,上述思想始终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科学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突出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三步走”发展战略,突出强调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指导着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江泽民同志指出:“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健康这两个字很重要。”并强调:“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的中共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中所讲的发展,是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这些发展和变化,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为基本问题,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动力,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些关于发展的基本原则始终一脉相承。

  二、关于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毛泽东培育起来的党的

  优良传统作风。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根本宗旨在发展理念上的贯彻和体现。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百废待兴,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需要人民尽可能地克制自身的消费,即便在这种条件下,毛泽东等领导人仍然十分关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他说:“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他还强调:“一定可以做到有菜吃,有油吃……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在一个社会生产力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里,保证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高度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小平同志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要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并提出“三个有利于”。在短短20多年里实现了人民生活从初步解决温饱到总体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发展的重要时刻,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总之,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建设方针,到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再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清晰地勾画出从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发展的论述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发展脉络,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三、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之点。在毛泽东等探索的时期,尽管没有概括提出这些思想,但是仍然提出了若干重要论断。

  党的八大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通过纠正“大跃进”的失误,毛泽东强调:“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有了综合平衡,才能有群众路线。”他就经济建设同保护自然的关系中,指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他在发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压力时,提出:“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发展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邓小平早有预见,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并强调:“讲发展,第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设想,第二,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既要大胆,坚持现行的方针和政策,又要步伐稳妥。要求过急,往往是犯大错误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是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以后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对以往在发展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和概括。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既吸取了毛泽东等探索中提出的综合平衡等重要论断,也吸取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地区平衡发展、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重要发展思路。

  四、关于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作为一项基本方针,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立足点,是中国拥有占世界总数1/4的人口,人口总量达到六亿五千万这一基本国情。毛泽东说:“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中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做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决不可以嫌人多,嫌人落后,嫌事情麻烦难办,推出门外了事。”统筹兼顾,也包括分配问题。他说:“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当时提出统筹兼顾方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随后进一步提出了若干个“并举”,又叫作“两条腿走路”。可见,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方针,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在建设和发展问题上的运用。

  今天,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于历史机遇期、发展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要解决这些两难问题,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在指导和推动发展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就必须在新的发展阶段提高运用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的能力。

  科学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A].毛泽东选集[C].苏中出版社,1945.

  2、江泽民.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Z].1994.

  3、江泽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A].江泽民文选[C].人民出版社,1995.

  4、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A].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9.

  6、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文集[C].人民出版社,1957.

  7、毛泽东.党内通信[A].毛泽东文集[C].人民出版社,1959.

  8、毛泽东.发展商业和副食品生产[A].毛泽东文集[C].人民出版社,1959.

  9、邓小平.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邓小平文选[C].人民出版社,198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中生科学论文3000字

238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