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以上的初一科学论文
初中科学是一门包含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00字以上的初一科学论文,仅供参考!
1000字以上的初一科学论文篇一
走进自然科学 探究科学实验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实验存在着一些不足,需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地制宜适时改进。
【关键词】探究科学实验;走进自然科学
“我看见了,但我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巨变的今天,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学生配套实验包先天不足不可操作;实验设计复杂难以实施;实验抽象难以直观等等。对于这些现象,一线的教师就须应地制宜适时改进。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1、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当然,这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达到。
2、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现在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观念,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自由研究内容,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最终实现育人的功效。
3、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与传统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4、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科学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美国有一位博士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样就激起了许多“矛盾”,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5、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纯的靠课堂四十分钟的探究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适当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的延伸活动,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在开展课外探究活动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出发,结合探究活动的实际情况,把探究活动有意识地从横向、纵向、解决问题、科技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方面向课外延伸,把大量的探究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不断的延续下去。
1000字以上的初一科学论文篇二
科学课外实验
摘要:科学课外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开展课外实验,无疑也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课外实验;学生的多种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35-2
一、把握实验内容,遵循选择原则
1.方便性原则
器材在一般家庭中都能找到或经过努力能找到的。为此,我们在假期没有开始前,就精心选出了新学期的课外实验器材菜单,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提前收集实验器材,并配备一个储物柜来充当“课外科学实验箱”。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使用专业科学器材的愿望,我们学校建立了“开放小学科学实验室”制度,学生可方便地从实验室借走所需要的器材进行课外实验。
2.同步性原则
课外小实验安排的内容最好能与平时的教学同步。如在进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时,安排学生制作一个“土电话”;在学习完“电路”一节后,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等。这样的安排,能起到很好的巩固和应用课本知识的作用。
3.安全性原则
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危险,特别是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实验一般不做安排。对于可预知的危险因素,须提前告知学生。如在学习“液化”这一节时,我们安排学生用菜刀放在水壶口体验液化现象,特别提醒学生进行该实验时,当心手被水蒸气烫伤,为防止出现意外,实验还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
4.灵活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课内探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捕捉学生在实验中的闪光点,发现学生遇到的新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往往就是课外探究很好的素材。例如,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生在课堂上探究了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有学生提出了弦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课后探究。
二、拓宽实验口径,重视实验外延
小学科学实验除了课堂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外,还要重视开展课外实验。这是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本人认为,要达到学生思想创新意识的逐步形成,促进学生素质养成的教学目的,就必须重视科学实验教学的外延,以课内学习为基础,努力创造条件向课外渗透延伸,投向社会实践。周而复始,达到对教材内容巩固、深化、提高、创新的目的。
拓宽实验口径,可以通过成立科学实验科普兴趣小组,有组织地开展课外科普实验活动。可以通过布置课外小实验,让学生独自或联合进行实验。第二课堂以及课外的实验往往由学生独自完成,更加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创造能力。
此外,可能通过分工安排学生自制教具来拓宽实验口径。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查阅资料、画图、找材料、动手制作、反复实验,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创新能力。
三、体验课外实验,发展多种能力
1.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实验,可使学生了解科学世界、丰富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本人在课外活动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观察科学现象的条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和习惯。比如在学习“不同的声音”一节时,让学生在自制“水琴”的过程中观察相同的瓶子里,水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水面有高有低,对声音有何影响?当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注重培养观察自制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学生平时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的习惯。比如在乘公共汽车时只要稍加留意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科学问题:汽车突然起动,乘客为什么会向后倾?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科学问题。可见,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观察能力。
2.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
理解、分析并且熟悉实验内容是课外实验成败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完成对课外实验内容的知识迁移。对此,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指导实验时注重知识转化,突出基础知识与课外实验结合的知识点,着重备课外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准备,熟悉课外实验内容,在课外实验前对实验过程进行设想,理解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设计初步实验方案。这样一来,师生就能同时实现对教材实验内容的知识迁移,获得较好的理论知识效果,为进行课外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课堂上利用一小张扑克牌的纸张进行承重实验,指导学生改变纸的形状,让它承重更多的钉子。课后,师生一起分析研究怎样改变桥的形状结构,它的承重能力才能提高?简单的科学知识可以向拱桥、索拉桥设计原理迁移应用,丰富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外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对科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课外实验能力的培养。如在“倒满水的杯口水面是平的吗”实验中,让学生课后倒满水后,观察到水面是向上凸之后,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实验课题:“在里面能轻放多少只回形针而水不溢出呢?”学生经过大胆猜想,心怀好奇,一种跃跃欲试自己动手操作的激情已然形成,并凭借轻拿轻入动手经验,懂得不破坏水的凸面为实验成功的关键。这样不但让学生个体独立地练习了实验的使用方法,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作能力的培养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与人共事能力,是从事现代实验科学的研究者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合作素质的培养,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思维碰撞是关键,在课外实验中可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实验方案设计的合作;二是学生分组实验的合作;三是学生参与实验的合作。
首先是实验方案的合作,要强调每个学生在分组实验前都要自己设计方案,到实验课时,要求他们把方案拿出来,共同研究探讨,从中进行方案择优,再补充优化方案。
其次是抓分组实验时学生动手实验时的合作,这是关键点。要学生讲究团队精神,重视彼此间的经验交流和探讨,要手、脑、眼同时工作,合作者之间要目标一致,步调协调,分工操作,共同完成实验。实验完成后,还可以就实验过程进行研讨,交流经验信息,深化合作效能。
5.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外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外实验的关键所在。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和谐的课外环境,要求以教师的创新引领为前提,学生的主动求新求异为根本。教师应通过向创新式、应用式实验过渡,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独立设计方案,积极参与课外实验的做法,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课外实验过程进行质疑、批判、探究、分析,解决新问题,真正获取知识并提高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课外实验前设计初步的实验方案,其目的也在于此。通过运用实验原理对实验过程的设想、分析、把学生自己的个性融入到课外实验中去,提出自己的实验步骤,这本身就是一个激励学生克服惯性思维和心理定势,求新、求异、创新的过程。以“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的课外实验为例。可启发学生在摇晃时幅度能不能要小些,听者是不是能离得远些,能不能将耳朵捂紧些等等,这些学生容易想到的并能够验证的。这是应用原来积累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运用的研究方法。如果这些方法都没办法完成,那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这样一来学生的探求意识一下子浓了起来,学生经过仔细分析本次实验的过程,从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入手,能不能使瓶子里变成真空,塑料瓶就要瘪了,这是为什么?从而形成一个再研究的过程,促进了创新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