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计算机论文>

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

斯娃分享

  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企业移动网络论文

  1评估体系设计

  构建测量条目是衡量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关键环节,从保护投资者及降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非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出发,企业必须做到公平的信息披露,并与市场及投资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由此本文选取对话理论中的网站易用性、信息有用性及对话回路三个指标对企业投资者关系进行测度,并以2001年Taylor提出的指标体系为基准构建企业移动官网的二级评估体系,Google于2012年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消费者倾向于移动友好的界面。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吸引投资者持续浏览网站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移动网站的建设,从而使得投资者在浏览网页时能有良好的体验。网站是否链接可靠、界面友好和搜索便利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质量,因此选择网站易用性作为评测指标。移动官网是企业向投资者传递信息的主要平台,保证信息的有用性非常有必要。研究表明,如果在公司网站上找不到所需信息,61%的用户会转向其他网站,而如果对访问的网站感知良好,74%的人会再次回访。从信息披露方式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自建网站进行信息披露并不是国家法律法规所强制规定的,属于相关监管部门的推荐方式,因此网站所披露的信息内容没有强制规定。基于移动网站界面限制,结合法律规定的强制及自愿性披露信息,本文仅选取其中的必要信息作为二级指标。对话回路主要测度企业为用户提供的沟通渠道,从静态的角度来反映企业与投资者的双向互动情况。研究表明年轻投资者倾向于向网上朋友求助,若企业自身提供沟通的渠道,将有助于企业与投资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互动,从而减少不利消息的传播,并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搜索成本。对于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采用包含与不包含的二分法进行统计,即将移动官网中包含的条目标记为1,不包含的条目标记为0,取每个条目的均值作为该条目得分。一级指标得分为对应的二级指标与其权重乘积之和,该计算过程可以用公式(1)表示。42图书馆学研究2015.2

  2基于三维象限分析法的IR质量测评

  2.1数据收集与象限分析方法

  本文以2013年财富500强公司的移动网站为评估对象,根据表1中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基于一致性原则,统一采用安卓手机分别访问各企业移动官网,检索世界500强公司的中英文名称,并查看首页结果界面,并点击进入官方网站,当网址中有字母“m”或词“mobile”等移动网站标志时,即将其标记为移动网站。国际公司以英文网站为评估对象,中国公司以中文网站为评估对象。基于上述规则,2013年财富500强公司中仅85(约17%)家公司存在移动网站,其中有6个网站无法转换为英文,2个网站访问受限,最终实际选取的网站数量为77个。需要说明的是这77家公司移动网站的选定与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及评判标准有关。有些公司存在移动友好的网站,但鉴于网站自身转码的功能设置,本文并未将其纳入移动网站范畴。象限分析法是选取事物的两个重要属性作为分析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的一种图形分析技术。本研究对传统的二维象限分析法进行了拓展,选用“网站易用———信息有用性”作为二维基础,并增加对话回路这一测评项进行拓展,用气泡的大小表示。为了便于对比分析,还选取全球平均水平作为基准。该图由网站易用性和信息有用性组成二维空间,X轴表示网站易用性得分,Y轴表示信息有用性得分,X轴和Y轴分成4个象限。下面对4个象限所表示的意义做详细说明。象限一,根据测评结果将企业划入象限一的范畴,表明企业移动网站易用性和信息有用性得分都相对较高,表示该企业移动官网的信息服务质量较高。象限二,根据测评结果将企业划入象限二的范畴,表明企业移动网站易用性得分相对较低,但信息有用性得分相对较高,表示该企业移动官网技术支持不足,但所披露的信息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象限三,根据测评结果将企业划入象限三的范畴,表明企业移动网站易用性得分相对较低,且信息有用性得分相对较低,表示企业移动官网不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体验,同时其所披露的信息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总体而言企业移动官网不能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2.2实证结果

  评指标体系对财富500强企业移动官网中选定的77个样本进行数据收集,鉴于77家企业数量偏多,不适宜采用象限分析法,在本研究中以国别为分类标准将77家企业归为13类,并采用公式(1)、(2)进行测评计算得到测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全球”表示各国的均值。第一,企业移动网络投资者关系质量测评结果主要分布于一、二、三象限,说明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移动官网能获取较好的信息披露效果,只要企业构建了移动官网,其信息有用性和网站易用性就会对投资者关系管理有所贡献。第二,网站易用性得分相对较低的企业其信息有用性得分也偏低,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即使构建了移动官网,但如果没有对用户体验给予足够的重视,投资者能获取的有用信息也是非常受限的。第三,大气泡主要集中于第一、二象限,可推断对话回路与信息有用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当信息有用性得分高时,对话回路得分也较高,这说明如果一家企业非常关注移动网站的信息质量,通常情况下也会关注与投资者的联系与互动。总体而言,在国别分布上显示了欧洲国家的企业相对而言更看重移动官网建设,较好地利用了该渠道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其他地区的企业则不然,表现得极为明显的主要为韩国、美国和日本。美国属于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韩国和日本也位列亚洲经济最发达国家之列,这3个国家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也非常发达,出现该结果可能与三国社交网络异常发达导致企业将主要精力投放到社交平台而忽视了移动官网的建设有关。

  3结语

  投资者作为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理应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投资者转向移动信息搜索,企业也相应地建设起移动官网以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投资者。本文选取财富500强企业的移动官网为研究对象,进行投资者关系质量的测评,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移动官网并主动加强网站信息服务质量的建设,将对改善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有积极的意义。

  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图书馆移动网络论文

  一、图书馆关联性回顾

  去年9月,世界首家无书图书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开业。所谓无书(bookless),顾名思义,就是不收藏纸本文献,取而代之的是全数码化的“图书”,图书馆通过向用户提供电子阅读器实现传阅和外借数字馆藏的读者服务功能,用户也可以用任何电子产品借阅图书,也可以借用图书馆的电子阅读器。可以说无书图书馆目的不是完全替代图书馆,而是强化版的图书馆。随着WiFi和3G等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数字化阅读颠覆性冲击着传统阅读观念,在改变人们阅读习惯的同时却也拓展了人类的阅读空间,用户能够更好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其网络应用也从相对简单的新闻类向时长较长、黏性较大的社交、生活服务类发展。网络对图书馆的冲击是显著的,作为图书馆四大支柱业务之—的传统读者服务从模式到内容整体性的受到了历史性的冲击,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报刊服务。《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藏7900多种中文期刊、国外各种类型的学术搜索引擎功能齐全、以及报纸的电子化,用户随时随地可通过互联网搜索、下载、阅读电子版中外文期刊和报纸,自然就不会再亲临图书馆阅读报刊资料了。在欧美一些国家,纸质期刊和报纸已经完全被电子版的期刊和报纸所取代,我国出版界的纸媒体被电子媒体取代也已是指日可待的了。种种现象似乎正在印证着上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家夏丐尊理论“:书只是供给知识的一种工具,供给知识其实并不一定要靠书”。“假定有这么一天,无线电话和电影发达得很进步普遍,放送的材料有人好好编制,适于各种人的需要,那么书的用处会逐渐消灭,因为这些利器已可代替书了。”就我们现在习惯的书籍阅读形式也只不过流行了百余年历史,追溯远古是没有图书馆的,现在看来人类的将来也可以不必有图书馆,取而代之的是可移动“私人藏书楼”即现代流行术语iLibrary。在移动网络时代,人去哪里iLibrary也可跟随到哪里,人人都可以拥有属于专门为自己定制的iLibrary,真正做到了自由自在、无障碍的畅读。

  二、图书馆员的角色转变

  (一)图书馆人的危机意识

  决定现代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的素质,优秀的图书馆员成为了现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互联网的浪潮在冲击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同时也深度影响着图书馆的渐变,我们的馆藏正在由图书、报纸、期刊等传统实体纸媒载体逐步向电子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虚拟知识资源过渡,图书采购、分类、编目等日常工作也早已由集团式机构批量处理,传统的读者工作已经从量到质发生了全面的变化,那么图书馆员就真的可以从繁琐的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了吗?其实不然,我们的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倘若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服务仍旧墨守成规地延续传统的守株待兔工作模式,则必将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二)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人的角色定位

  图书馆人在知识爆炸、信息瞬间更新的时代需要在角色上实现自我转变,然而要求图书馆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全方位地了如指掌是不切实际的,但图书馆员在网络时代起码要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担负起信息导航员的角色吧,以我们的专业技能为用户在知识海洋中提供信息过滤、内容解析、知识发现的服务。网络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要想为用户提供深入有效的知识服务,首先必须熟悉知识资源的各种形态,并且还要熟练掌握多种资讯技术,如此才能针对用户需求建设和开发馆藏资源,才能实现对知识资源的再加工、描述和分析,才能从质量上判断和评估知识资源的优劣并向用户进行报道或推荐。图书馆员有效的知识服务还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全球免费开放的电子图书馆网址、常用的中外文学术搜索引擎、以及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等等技术手段上,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中外文报刊在线阅读、下载、订阅的途径,外文报刊尤以为重。外文报刊由于订购成本极其昂贵,而且到馆时间又相对滞后,一般图书馆基本不订购纸本外文报刊,由此对于有需求的用户能够找到免费的网络在线阅读就显得尤为珍贵了。图书馆员在指导用户进行网络在线阅读方面的业务拓展空间还是比较广泛的,而根据用户的阅读取向也可以为其推荐邮箱订阅服务,以《时代周刊》为例,如果用户需要每天阅读该报某一栏目,则只需点击首页最下方倒数第二行的Newsletter,弹出一个菜单,选择需要订阅的栏目,填上订阅者的邮箱地址和国籍,这样用户订阅的栏目内容每天就会自动发送到他的邮箱里面。如有用户需求,对于全球著名网站我们都可以照此方法为其推荐网上订阅服务。要实现对接网络时代的角色转变,图书馆人的自我增值最为重要。德国图书馆学家F.A.艾伯特在《图书馆员的教育》一书中提出,图书馆员要有综合性的知识、广泛的外语和历史知识,并主张图书馆员必须接受严格的专业教育。作为被网络化了的图书馆馆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必须的,新时代图书馆人不仅要有奉献精神还要有创新能力、不仅要有熟练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的能力还要具备敏锐的职业触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导航员的作用。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未来20年,我国将加速融入全球化,因此图书馆员也需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才能高瞻远瞩地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一)图书馆的转向

  从提供资源到帮助创新在2012年6月美国举行的“学术图书馆员2012年会议”(AcademicLibrarians2012)上,美国雪城大学iSchool教授DaveLankes进行了一个主旨发言,发言中他强调了不少关于当代图书馆服务的新认识和新趋向:(学术图书馆的)图书馆员不应该简单的提供给学生他们想要的,他们应该让学生思考;只有帮助社会进步,而不仅仅是做社会的“创可贴”,图书馆才有可能在困难的条件下存活下来;强化图书馆工作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在馆藏上,不再强调馆藏的覆盖率,而是要明白用户真正需求是什么;在服务上,让用户参与到图书馆工作中,而不是仅仅提供最好的服务。可以说这就是国外一些学者们针对网络电子时代而提出的“新图书馆学”,其宗旨恐怕就是为了拓展实体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性研究。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任何一项科技创新都可能催生一个产业,可能影响乃至改变世界。在这个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大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或者满足需求,或者创造需求,唯有创新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才有出路,才有光明的前景。移动互联网时代实体图书馆如何走出困境是一个带有全球性的课题,近些年为了应对经济困境和用户的日益减少趋势,美国一些公共图书馆开始搭建“制造空间”(makerspace、或者称之为hackerspace,后者直译为黑客空间)平台,让有共同爱好的人群聚会、社交并且进行协作,分享资源和知识,制造事物。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体验,它完美的体现了图书馆从提供资源到帮助创新之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用创新引领图书馆发展

  目前,3D打印机已经被国内许多大型企业所接受,并成为产品研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3D打印机的应用为图书馆开展服务创新提供设备平台,图书馆帮助用户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设计和创新研究,利用3D打印机把用户的创意打印成型,激发他们的创造欲。《经济学人》杂志曾评价“:伟大发明所能带来的影响,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是难以预测的……。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在漫长的时光里如何改变这个世界。”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技能为上的社会。图书馆要肩负起历史重任,成为知识更新、信息输送、发明创造的基地。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变成了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要实现“中国梦”,首先就要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出于启蒙开发目的,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引进3D打印机搭建一个用户体验的应用平台,以便吸引孩子们来这里尝试一种带有游戏性质的全新生活体验,通过3D技术帮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制作图书和玩具以及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而实现趣味性的智力开发,进而弥补课堂教育在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方面的不足。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源自于当初某个小创意的启迪,图书馆的启蒙性创新活动激发的是孩子们善于思考、勤于思维的本性,激励的是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和尝试胆量,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时懂得了从图书馆、从生活中的一切空间寻找答案的方法。3D打印机的应用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尤其重要,3D应用的引进有助于大学生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通过3D打印机把他们的科研成果立体呈现出来,更加有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激发他们的科技创造热情和能力,3D技术的引入加速了科研进度、降低了研发成本,有利于快速推进科研成果与社会生产的商业化融合,进而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高等院校应从科研经费中抽出一定的比例投入到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建立图书馆“创意制造空间”,以鼓励学生的创造发明。

    89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