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论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先决条件对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基础分组教学研究
当前科技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技术应用遍布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得到了广泛运用。因此,学好计算机技术是大势所趋,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这项基本技能。许多学生在初中时就开始接触这门课程,但是由于初中生要备战中考,学校往往不会为计算机课设置很多学时,往往只是一周一节,甚至两周一节。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而临的问题
由于新信息时代的来临,职业学校在每个专业都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这是一门公共课,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教学面临的问题也不断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刚入学,对职业学校学习以及生活方式难以适应,他们仍然沉浸在初中的学习模式中。中职学校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大,更自由、民主,而学生往往自觉性不高,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快速适应这种方式。其次,职业学校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计算机基础,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他们接受知识课后作业时对因为学生的差异也难以做到统一。再次,公共课一般在大的多媒体教室进行,空间大,学生多,老师通过计算机加大屏幕投影,主要以讲授为主,师生之间没有多少互动,课堂积极性难以调动,学生注意力也很难得到集中,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最后,因为计算机课程有理论课也有实际上机操练课,两个课时之间往往隔离很长时间,学生理论学习后难以及时进行实际操作,在下次上机操作时往往已经忘记了一些理论知识,而老师也没有太多时间再逐一进行辅导。此外,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很快,每个学生对计算机需求度及兴趣度也存在差异,教师难以做到统一教学。由此看来,当前的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有很多不足之处,学校应作出一些改革,在多方面进行整改,例如实施分组教学、添加资源设备、合理安排课时等等,以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发展。
二、分组教学的意义所在
所谓的分组教学,就是改变当前大班整体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不同分组,从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以适应他们的能力发展。每个小组的学生之间是互相合作关系,小组之间则是竞争关系。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小组教学相对于大班授课而言,更轻松,更利于老师掌握每位学生的情况,老师不再是主体,可以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发展,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密切,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老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其次,小组间的学生互相合作,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奋斗,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以及团结性,提升他们互相合作的能力。好的榜样还能起到模范作用,带领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同时,还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再次,小组教学可以让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面对问题和矛盾的时候,要全员参与其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集思广益,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对自我认知能力也有了提升。此外,分组教学是集合了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教学过程中注重层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等等,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分组教学的实施方法
分组教学有很大的好处,这一教学模式如果能够得到科学应用,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以下,将以计算机基础为例,将学生分为三组,简要分析分组教学方法:第一组:计算机“零基础”的学生。这些学生要么是来自于偏远地区,要么是初中时只关注学习,不怎么参加其他课外活动的学生,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对于这组学生,老师应该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讲起,然后让他们进行上机操练。所布置的作业不能有太大难度,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参与其中,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不会的问题,必要时再做第二次讲解,以增加他们的理解。对于他们,老师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此外,课余时间老师可以与他们多些交流与沟通,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多学多练,尽量缩小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否则会适得其反。对这组学生进行作为安排时,要紧靠讲台,便于老师帮助,也要注意安插有基础的同学,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在减轻老师负担的同时,促进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第二组:稍微有点基础,能进行简单操作的学生。对于这组学生教学,老师可以按照教材要求来进行,根据内容上课,进行操练演示,然后再布置作业,让学生独自操练,不会的可以进行单独辅导。对于熟练掌握的可以布置难度较高的作业,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思考中进步。第三组: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这些学生已经接触过电脑甚至从小就开始玩电脑游戏,他们能熟练运用鼠标和键盘等等。对于他们可以直接布置作业,当然不可以太难,让他们在操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翻看教材尽量自己摸索,自己解决。让他们学会运用Word和Exccl,并利用Word来设计一份墙报,尽量将平时常用的一些命令也设计进去。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总之,在高校教授《计算机基础》课,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还有效避免了集体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要将这种教学模式熟练掌握并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论文范文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分析
计算机基础是中专院校的基础公共课程,进行计算机教学主要是为了促进中专学生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的强化,使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得以增强,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提高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中专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采取有效地措施促进中专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1中专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1对计算机教学不够重视
由于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并不明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需要通过教学改革解决问题。中专学生的文化基础不高,专业的计算机水平也不高,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影响,很多中专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计算机学习方法,计算机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不理想。
1.2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当前,计算机教学的方法还比较陈旧,不能满足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需要,虽然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投入力度有所增加,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设备等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计算机房配置以及多媒体教室等依旧不能满足实际的计算机教学需求[1]。而且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还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计算机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促进中专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实现。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计算机教学比较沉闷。
1.3教师的素质能力不高
计算机基础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前中专教师的素质能力普遍不高,他们的教学以及科研能力不强,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认为自己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从学生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计算机教学与科研,导致教学与科研相分离[2],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2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2.1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当前中专院校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多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中专计算机教学效果得以顺利实现,促进计算机教学氛围的活跃,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边讲边演示,利用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由于中专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较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以及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为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促进学生计算机教学积极的提升,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习到计算机知识。
2.2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教师应积极转变学生不重视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在教学中,重视计算机的理论教学以及实际应用,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科学合理的进行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学生明确,计算机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计算机学习对于今后学生的就业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课程设置要多样、灵活,明确计算机教学的目标,选择合适的计算机教材,或是编写与本校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计算机教学内容[3]。同时,计算机教学也应凸显不同专业的特点,使计算机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问题,促进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2.3强化计算机教师的素质能力
计算机教学是由计算机教师组织开展的,计算机教师的素质能力对于促进学生计算机学习水平以及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专院校的学生应努力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素质能力,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地计算机理论与实际应用能力,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科研的机会和条件,促进计算机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升。
3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中专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地意义,因此教师应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实现良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