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及应用基础毕业论文

斯娃分享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及信息学教育已成为高校实行素质教育的实质性举措,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及应用基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及应用基础毕业论文篇一

  《 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驱动法教学研究 》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变革。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以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为例,分析该方法的应用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旨在更好的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能。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

  0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种理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不再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而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符合新课改的需求,更是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不同,该方法具有突出的合作、自主、探索的教学特点。在任务教学法施行的过程中要求教师首先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中的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任务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分解教学内容,并将它们设计成细化的教学任务,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所要学的内容,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新相结合,而且计算机课程也是一门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其中是相得益彰。这不仅对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形成完整的教学主线,使教学思路更加的清晰明了,由易到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高效率的完成学习目标。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是将需要教授的知识直白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将教学目标合理、科学的分解成一个个教学任务,并且任务的设计还要具有引导性,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总结归纳,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2.1设计任务目标明确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内容就是任务的合理划分,它对教学效果的实现也是有直接影响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应用情境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教授氛围,然后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每一个知识点都对应着一个简单的小任务,同时还要注意各个任务之间的衔接,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目标。例如,在Word课件教授的过程,老师可先通过一些复杂、漂亮的画报、宣传单或是个人简历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主的投身到Word课件的学习过程中。其次布置设计任务,例如以“关爱地球”为主题设计板报、宣传册,并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以及操作,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设计中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2.2分析任务,正确引导

  在明确任务之后,教师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自主的分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自主讨论和探索的过程提出自己的执行方案。老师在这一阶段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知识进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每个人的思考方法都是不同的,对任务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老师不要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应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正确引导,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3评价交流,总结拓展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后步骤就是对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这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评价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相互借鉴,切实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评价环境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二是,老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同学之间的点评,主要是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让其他同学进行分析和评价,达到共享借鉴的目的;老师对学生的点评主要是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的而评价,给学生一定的肯定,同时还要对学生作品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的意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教学目标,还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3设计任务时要注意的问题

  3.1可操作性原则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所做课题的可操作性,在设计课题时,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现实条件,给学生以学习机会。例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的学习时,先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以及作用。因为贸然的让学生去组装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脑,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而且不切实际。因此,计算机教学任务可以改为让学生们去动手拆解一台电脑,在拆解的过程中,逐渐的认清电脑的构造,以及内部原理,进而再将任务进一步提升到装配电脑的难度。这时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就会实现循序渐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3.2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要明白,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而且在每个方面的优势、领悟程度都有所差别。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因材施教,并且设计教学任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候尽管教师对于某个问题解释地很清楚,但是学生在做任务的时候同样会提出很多问题,作为教师一定清楚耐心的解答。

  3.3发散性思维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解决任务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计算机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实施操作,勇于尝试,不受固定模式约束。事实证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尝试,对于逻辑思维开发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课题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比如,在进行版面的美化设计时,要学生探索多种方法开拓想象力,一些图片除了剪切的方法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要给学生自己探索的空间,有的学生就会开始尝试研究是否图片能自己绘制,或者是否能将网上的一些美图放到版面中,甚至一些同学将纸质版的图画都传输的电脑当中,更有学生提出用其他美化工具来组合为更具特色的版面样式。

  4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的过程中,还要明确任务目标,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任务驱动法不是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它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力,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慧华.论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8):180-180.

  [2]宋丽丽.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下旬),2011,08(3):179-179.

  [3]王晓玲,颜秉忠.探析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12,(23):154-155.

  计算机及应用基础毕业论文篇二

  《 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 》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践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并对其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任务呈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的具体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系统知识的入门课程,其基础性、实用性、操作性很强。而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宜计算机教学,因为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就成为了计算机教师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优势

  1.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精心设计一系列任务,把教学内容融入其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1.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一是以任务为主线,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围绕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与学,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同学讨论协作来完成任务,而教师则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三是有利于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除了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完成任务之外,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任务时,必须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在合作交流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大致可分为创设情境、任务呈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4个阶段。

  2.1创设情境

  即由教师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18岁成人仪式的宣传片,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用PPT制作出来的,这样学生会思考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然后唤起学生制作自己18岁成人仪式MTV的欲望,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2任务呈现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任务,把大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例如:PPT多媒体效果的任务设计。如何制作MTV呢?笔者设计了3个学习任务:一是制作某位学生个人的MTV,要求现场录制,简单剪辑,有配乐;二是现场编写配乐词,要有艺术性;三是从某视频中截取一段,进行音效和配音的修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设计。

  2.3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在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都由学生提出。教师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完成任务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完成任务。例如: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组长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具体分配给每位组员,喜欢音乐、朗诵的学生开始准备素材;负责设计的学生开始构思,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熟悉技术的学生开始准备操作软件。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指导来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能动性。

  2.4学习效果评价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教师针对每个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虽然每组作品的质量存在差别,但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一方面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学生获得的经验与教训。教师及时表扬与鼓励,目的是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完善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例如PPT多媒体学习效果评价:讲评内容为突出作品的主题和创意,展示各种处理技巧。操作方式是让学生自行演示每组的作品,解说作品的构思、布局、处理技术等,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在学生进行作品欣赏或方法交流后,可进行小组互评,教师再进行提炼、概括和归纳。最后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得出小组总分,评出最佳作品。

  3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3.1教师要注意进行角色转换

  一是要实现从讲授者向引导者的转变。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及时做好总结评价工作。二是要适时加强主导作用。中职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个性很强,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在教学任务下达之后,教师一定要进行适度调控和指导。

  3.2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但并不是每堂课都适用。比如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用LBL教学法效果较好。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也取决于教学环境和学生的认知能力。

  3.3教师要注意加强课堂小结和改进考核方式

  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更多时间是自主学习,如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就有可能出现这一次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次同样的任务却完成不了的情况,因为他没有将任务的完成变成一种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为。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堂小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兼顾到。在考核方式上,笔者认为理论知识采用笔试方式,实践性的知识可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平时成绩按团队合作的作品成绩、课堂表现综合计算。

  综上所述,教师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要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及应用基础毕业论文篇三

  《 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研究 》

  摘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水平的高低。体育专业教育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领域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的素质水平。本文针对体育领域的企事业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计算机相关能力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工作,从体育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意义、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了体育院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构成研究,指出了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能;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

  1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应有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企事业单位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更是被广泛的应用,体育赛事管理、竞技体育的悄然兴起、电子裁判技术等,体育院校培养计算机技术型人才的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教育信息化,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势在必行。这也是提高体育专业教育在校学生信息素质、岗位技术能力的必然要求。目前,很多高校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基本都开设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相关课程,主要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包括常用办公软件和简单数据库操作等软件的学习为主,但由于体育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层次水平的不同,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课程和教学评价等培养方案下,很多体育专业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应付考试为主,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观认为计算机课程过于简单或过于难学从而导致了计算机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技能的掌握上严重缺失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很难将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与体育专业的特点相融合,找不到通过计算机来解决体育专业问题的方法,因此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构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计算机技能的概念

  计算机技能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也就是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的智力技能,也就是动脑能力,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程序代码的编写能力。

  2.1操作技能(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是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不同软件的某些规则,或者是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一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2)联结阶段(3)自动化阶段

  2.2智力技能(动脑能力)。智力技能它借助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的智力活动,它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关。智力技能的形成分成四个阶段:(1)对问题的辨别能力。(2)对概念的理解能力(3)对规则的应用能力(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构成分析

  3.1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体育专业学生分为体育教育专业、休闲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体育舞蹈专业等,他们进入大学校园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全国高考,另一个则是通过体育类的单招考试。前者文化程度比后者高,但有些学生来自于农村,对计算机操作相对于陌生,而通过单招考试的学生大部分经常打游戏,所以对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但他们也仅限于完游戏等娱乐方面的应用,对于网络基础知识和常用的Office软件中word、Excel,PowerPoint在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之前,很少有同学掌握其基本的操作。

  3.2体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构成。为了提高体育院校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及时调整计算机的教学思路,设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被社会、企业所接受,我们对包括体育机关、运动队、体科所、学校和体育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体育专业学生在实际应用计算机时主要应该具备三方面技能结构:基础应用技能(文字录入、硬件维护、办公软件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高级应用技能(VisualFoxPro程序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电子裁判网页制作、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与组建维护、网站开发)等以及综合技能(计算机的自主再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基础应用技能主要侧重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和基本软件工具的使用,可以对今后从事的计算机应用工作起到辅助和支持作用;高级应用技能主要侧重高级软件的技能培养,为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作奠定基础;综合技能主要指在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多种能力,如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结论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水平的高低。体育专业教育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领域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的素质水平。本文针对体育领域的企事业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计算机相关能力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工作,从体育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意义、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了体育院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构成研究,指出了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王红云.浅谈技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J].就业与创业,2009.12.

  [2]王齐.浅析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之策略[J].科技信息,2010.31:141.

  [3]谢志伟,田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2010.3.

  [4]和晓娟.计算机专业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策略研究[J].太原诚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68.

  [5]彭绪富,吴杉,胡媛等.以社会需求促计算机技能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4):132-135.

有关计算机及应用基础毕业论文推荐:

1.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大全参考

2.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3.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

6.计算机应用论文

7.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164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