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研究发展方向论文

斯娃分享
  计算机技术的安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其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研究发展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网络研究发展方向论文篇一

  《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

  摘要:距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已有60多年,在这60年中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目前计算机应用已经包括了经济、科技、社会生活、文化、军事、教育等方面,与之前相比,计算机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网络中会有很多不安全问题的出现,如黑客入侵、木马病毒等一系列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正常使用计算机带来了严重影响,所以网络安全成为了新热点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病毒;防火墙;对策

  由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计算机网络传输重要信息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这时对网络安全就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要保障网络安全性。

  1概况

  计算机网络安全运用网络的控制与管理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保障在网络里,计算机信息的可实用性、机密性与完整性受到一定的保护。确保网络的安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必须得到保障。比如计算机数据库、网络部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都要确保其安全性。因此,必须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与网络信息的安全,才能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2网络安全存现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计算机经常受到木马或者病毒的破坏,甚至个人的PC还会被恶意的软件进行侵袭,导致用户的损失极大。使计算机网络受到影响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其中对计算机网络影响极大的是人为因素。

  1)自然灾害破坏

  在受到自然灾害(洪涝、地震等)的影响时,计算机会受到磁盘坏掉甚至设备失效等;或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意外造成通信线路的阻断时,会导致网络瘫痪。

  2)病毒、木马对计算机的入侵

  目前,病毒与木马的传播越来越大,已从单一传播到利用热点事件对此进行传播。人们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比较高,所以木马或病毒利用这一点,伪装成近期关注度高的电影、视频或者照片等来吸引用户,用户点击后,会感染病毒。近年,在网络进入到经济时代后,木马病毒更是有孔就钻,无孔不入。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病毒不断扩大,甚至由于手机进入3G与4G时,病毒随着手机的发展也在向手机进行着侵入。由于软件漏洞不可避免,病毒与木马会通过新平台的漏洞进行传播。

  在对网络进行维护时,主要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①新增病毒在数量与破坏程度上都不断增强,这些病毒能够对个人信息、账号进行盗取,对用户文件进行删除与破坏,甚至会导致网络堵塞与网络瘫痪等现象发生。还有些病毒甚至躲过了杀毒软件,影响了杀毒软件正常的运行或安装。

  ②恶意的流氓软件会在没有经过用户的许可也没有明确指示时,自行进行安装运行。

  ③有些黑客通过网站的不严谨,对网站进行木马程序的植入,从而对用户信息进行盗取,导致用户损失严重。

  3)用户缺乏网络完全意识用户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是导致网络安全的因素之一,由于现在网络结构复杂网络变化多样,必须有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的安全进行维护。网络安全员的素质对整个网络安全问题有着重要影响。

  但目前,网络安全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操作与使用不标准,安全配置也不规范,过于简单的口令密码,甚至密码会告诉他人,都会影响网络安全的问题。

  ②用户需要查询资料,会进行各个网站的搜寻,有时会进入不安全网站,这时缺乏防范意识。

  ③网络间各个接点都会有安全隐患,独立的网络更缺少统一安全管理,导致网络安全损失。

  3对计算机网络进行防范

  网络安全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有多种安全技术与手段。要保障网络的安全问题,需要对网络进行完整的计划。

  1)数据备份

  在对数据进行备份时,要做到安全防御措施,对比较重要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防止信息的破坏与丢失。

  2)预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对互联网造成巨大的威胁与破坏,因此,对计算机进行病毒的查杀与预防也是确保计算机安全的一部分。计算机防御分为病毒预防、病毒检测与病毒查杀三部分。

  3)防火墙技术

  防护墙作为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主要针对网络内部与外部信息的存取与传递等一系列操作。作为网络防线的第一道,是目前运用作为广泛的安全技术。

  其分类包括软件防火墙与硬件防护墙。

  ①软件防火墙主要针对个人,是直接安装在电脑上,通过设置就可以对计算机与网络信息继续控制与交换。虽然成本低,但功能有一定限制。

  ②硬件防护墙主要用于企业,直接安装在单位电脑,进行内部与外部网络的交接。虽然功能强,但是成本较高。

  4)访问限制

  用户对储存信息与数据进行权限的控制,主要控制信息的写、读与执行等。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成为目前网络较严重的问题,单纯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技术或者硬件的解决时不明智的,需要对人们的安全意识进行提高,对集体的防范意识进行提升,要从根本上对该问题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建伟,李为宇,孙钰,等.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41(7):565-575.

  [2]芮玎玎.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办法[J].福建电脑,2013,29(2):93-94.

  [3]张鹏.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9(3):60-61.

  [4]王建军,李世英.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48-49.

  [5]敖翔.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5,7(Z2):753-754.80

  计算机网络研究发展方向论文篇二

  《 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 》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以新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然而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影响了用户的网络服务体验。如何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网络安全内涵及威胁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其提高网络安全性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验。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网络安全;应用;性能提高

  1前言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快步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过程中,网络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也逐渐迈入了网络化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依托网络,而又为其安全性能“负责”。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在网络安全中,有利于提高网络安全管理与防范的实效性。如何有效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已成为时代话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网络安全内涵及威胁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并以快速发展的趋势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用户在体验计算机网络带来的便捷服务时,也面临着诸多网络安全困扰。严格意义上讲,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概念,主要包括系统安全、资源安全以及存储安全,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网络安全对广大用户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在网络所创造的虚拟、开放世界里安全很难保证,甚至在极小的空间内也难以实现。目前,造成网络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黑客攻击、木马病毒、数据拦截、密码破解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用户利益,甚至给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当今这个计算机信息技术引领的时代,网络愈加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网络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因此,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成为了业界研究的时代课题。

  3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能的策略

  一直以来,网络安全问题困扰着人们,给用户带去了诸多损失。因此,必须要重视网络安全建设。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能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3.1构建安全评估机制

  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评估机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威胁,有针对性地做好管理及其风险控制策略。科学的网络安全评估应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三个阶段,以此来判断其风险等级,进而完成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在具体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中,我们应该及时发现隐藏或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借助360杀毒软件、木马查杀工具等消除这些隐患,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网络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实际遇到的安全威胁种类各异,而且其诱因也可能存在不同。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网络安全威胁的由来,有针对性地调整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消除这次安全危机,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安全、顺畅的工作。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用户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互动优势,与业界专业人才进行交流,在自己的需求范围内掌握一定先进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以应对网络威胁的更新和变化。

  3.2优化网络安全设计

  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优化网络安全设计,对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具有极大的益处。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实现:一方面,隔离防护设计。可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增设防火墙,将网络访问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并使其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机群,从而架通与计算机网络的“无障碍沟通桥梁。通过防火墙对机群内部访问用户实施监控和管理,将大大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另一方面,访问控制设计。防火墙有限的能力决定了其只能进行模糊防御,很难对访问信息是否存在威胁作出精准判断。为此,应该根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功能需求等,设置访问权限,只有通过密码等信息审核之后才被允许访问,从而屏蔽非法侵入用户;最后,节点映射设计。节点映射设计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体现。在通过转换地址将信息资源有目的性的隐藏处理基础上,使机群与防火墙连接起来,并根据端口映射需求加以修改,结合其结果有选择性地传递访问信息,藉此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控制。

  3.3引入安全审计系统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将安全审计系统引入到网络中,实时审查和记录网络主体对传输对象的信息访问情况,以保证网络安全规则得到有效执行,进而帮助分析安全事故成因,有利于用户做好事前安全检查和防范,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针对性。作为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一个分支,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就是网络安全审计衍生出来的。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构建网络安全审计系统,不仅可以起到震慑和警示非法入侵用户的效果,还有助于指导我们发现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性能不足和亟需改进的部分,大大降低了网络安全风险。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对关重网络安全运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审计,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有着非常实在的应用价值。

  3.4提高网络管理水平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支持下,使得信息流通加速、便捷。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搭建网络安全互动平台,大力宣传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树立用户良好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等,减少黑客攻击、数据拦截等违法行为的产生。在这个信息互动平台上还可以组织开展恶意代码样本及程序传播链接等的交流、共享活动,规范和治理互联网行为,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此外,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引导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创新和教育,开设公共论坛,将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处理方式公之于众,构建一个集收集、校验、警示和处理功能为一体的软件安全漏洞预备体系,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自我修复力。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有关企业积极开发更优质的网络安全防护软件,从而增加用户自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和机会。

  4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在网络安全中势在必行。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作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和专家关注网络安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多有效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建议,从而促使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完美的服务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曙光.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4):40~41.

  [2]何晓冬.浅谈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1):61~62.

  [3]周军辉.浅谈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149,151.

  计算机网络研究发展方向论文篇三

  《 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

  摘要: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有效地、安全地保证电力供应、保障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方面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防护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电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伴随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何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成为保障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在电力系统网络管理和控制方面,为保障电力专网的安全、降低外网攻击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风险,采用了信息内、外网的双网运行模式,但是这种网络安全防护模式在运用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和漏洞,在通信设备运维、网络管理方面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电力系统国内外信息通信网络设备使用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是一个覆盖全面的网络,其各项通信和控制活动需要大量硬件设备的运转和工作。然而,在当前技术水平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设备的比重相对较小,在网络管理和运行上大量依赖从国外进口技术和设备,这种状况导致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鉴于网络设备功能和操作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对电力部门的重要程度,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护。一方面为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部分技术和设备必须使用;另一方面,国外供应商,尤其是有政治背景的供应商,提供所谓“质量安全”的技术、产品的供应商,可能会在产品上留有“后门”,在软、硬件上存在固有的漏洞,隐藏了可能导致通信中断、错误、设备瘫痪等情况的恶意程序,威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

  3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为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积极构建了电力系统管理专用网络。为防止电力系统网络受到互联网的攻击,造成电力系统故障、瘫痪等重大安全事故,我国在构建电力系统网络时采用内、外网双网模式,通过逻辑强隔离或物理隔离的方法构建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基础。然而,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和更新,新的网络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即使是在内、外网采用物理隔离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入侵和破坏。

  3.1设备与系统方面

  在网络设备的选择上,由于当前过度依赖国外进口设备,一旦供应商在供应的网络设备上植入后门、木马等程序,将导致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完全、局部对外部网络开放,最终导致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的安全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入侵和控制手段也不断增加,通过采用电磁辐射或者无线电信号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入侵;通过利用供应商预设在硬件设备中的木马程序,使其发射出特有的辐射或者无线电信号,攻击者可利用这些信号实现对信息通信网络的侦测、破译和控制,从而实现对内网的破坏。同时,在系统设备的缺陷、漏洞上的防护不全面,也是极容易被攻击者利用的。由于部分系统漏洞被供应商公开或者电网系统修复不及时,使服务器等网络设备可能遭至频繁的攻击和利用,更加大了我国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

  3.2人员控制方面

  我国电力系统内外网分离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降低和消除了一部分由网络攻击等造成的系统故障。但是,在内网管理和运营上,管理和操作人员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大量风险。一方面,由于部分核心设备依赖进口,其故障、维护、升级等过程过度依赖外来的技术人员,在进行内网系统监测维护期间大量敏感数据可能为他人所得进行非法研究;另一方面,电网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移动存储介质、终端等数据通讯时,利用设备预留的后门、漏洞等植入病毒或木马,使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遭受内网式攻击。

  4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的措施

  4.1设备供应国产化

  设备安全是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的基础,确保设备供应的国产化,尤其是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进口设备的安全风险,降低由于进口设备存在预留后门、开放漏洞等隐患造成的各类设备风险,防止设备安全隐患威胁整个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安全。

  4.2设备供应审查化

  在针对设备供应商的选择上进行严格的审查化,通过对供应企业的资质审核、设备选型、安全准入、企业投资人、操作人员、企业背景等进行严格的审查,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确保供应商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与国家的一致性。

  4.3设备投运管控化

  首先,在设备选购、实用分析阶段,对网络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测,降低和消除各类后门、策略配置以及代码等潜在的风险,对设备运行进行可行性分析,针对后门、策略配置以及代码等问题,与供应商一起积极协作,消除风险。其次,在使用过程中,针对系统和设备出现的各类问题和漏洞,与供应商积极沟通,升级消除,并通过完善漏洞数据库,实现漏洞监测和跟踪修复工作。同时,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建立防范预警模式,优化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对系统运行状况、操作记录等进行日记化备份,对系统的重要内容进行隔离备份,以防遭受攻击后系统不能正常恢复。

  4.4人员控制严格化

  在人员控制方面,建立相关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制度,对人员进行审查、教育,完善队伍管理工作,保障在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操控过程中的安全,在内网独立的基础上,保障人员控制质量,消除人员控制失误和恶意攻击风险,同时做好离线设备的信息处理和消除教育工作,防止重要信息的泄漏。

  5结论

  我国处在发展阶段,各项技术仍不完善,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存在问题较多。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直接关系到我国电网的调度使用和安全,是关系到社会生产、国家命运的重大安全问题。只有保障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高鹏,李尼格,范杰.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及防护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4,(18):146-148,151.

有关计算机网络研究发展方向论文推荐:

1.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精选范文

2.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发展与应用的论文

3.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论文范文

4.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毕业论文精选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论文

6.计算机网络安全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64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