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研究论文

谢桦分享

  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要着力从基础培养,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信息技术教育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技术不可缺少的部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研究全文如下:
一、信息技术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德育工作更具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一堂成功有效的思想教育课,总要需要大量的材料、信息。当前的德育教育存在信息量少,视野不够开阔,内容不够丰富,只有教师的空洞说教,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缺乏说服力,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在当代信息量超大的网络条件下,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存储量。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德育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和互动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工作,传统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活动不仅仅是文字,学生可以通过声音、动画、图片等不同的形式去感受和理解德育教育,从而解决思想上、情感上的障碍。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德育教育的手段、方式、效果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时更加强化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感知,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德育内容,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向前方发展。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对传统、封闭式的育人方式进行了变革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网络上搜索各方面的德育资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本质特征。

  (四)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以推进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学生差异各千,根据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搭建一个合理的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自尊。教师给出相关的探讨问题,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去搜索相关的资料,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变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教育方面扮演者积极重要的角色。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最大发挥,同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文化知识素养,其中一项重要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如何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网络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去丰富学科的教学内容,优化学科的教学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六年级信息技术课中进行过制作幻灯片的教学内容,当时正值学校的法制宣传月,我就借此机会让学生搜集法制学习的信息,整理法制宣传的资料,制作法制宣传海报和刊物,并提出在互联网中一系列不道德、不守法的行为,警示学生认识到不正当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认识到其中所涉及的道德层面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指导学生理解世界上公认的信息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要求其自觉遵守。学生们在学习制作电子报刊的阶段学习过程中不但体会了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的过程,同时也接受了法制教育。

  如语文《我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我从心理学教育学中得知,这一阶段的学生把友谊视为他们心理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源和兴奋点的友爱感,我组织他们制作“珍爱自我”和“珍惜友谊”主题网站,把爱的教育和美的教育结合起来,让他们用美的规律来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形象,使真挚友情升华为深厚的道德体验,以此作为鼓舞他们一生的精神动力。

  总之,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个章节里。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的“礼之用,和为贵”,“和”应该解为和谐,是德育的范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德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无论古今中外的教育界论述,还是实践经验总结,都能看出学科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帮助教师加深对各门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深入研究。

    37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