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食品包装新技术论文(2)

家文分享

  食品包装新技术论文篇二

  食品抗菌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抗菌包装技术作为活性包装技术的一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食品包装技术中。它可以有效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货架期,保证食品品质。本文概述了抗菌包装技术,对抗菌包装的种类以及影响抗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展望了抗菌包装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抗菌包装 种类 影响因素 展望

  中图分类号:TS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65-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选择个性化的包装食品时,更加注重其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然而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细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无处不在,如何安全有效的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成为现代包装技术的研究重点。抗菌包装技术应运而生。抗菌包装是一种新的包装理念,它可以有效的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生长,从而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抗菌包装技术开辟了食品包装的新领域,在食品包装的技术领域独受青睐。

  1 抗菌包装技术

  抗菌包装是指在包装材料中添加特定的抗菌剂,通过延长微生物停滞期,减缓生长速度或减少微生物成活数量来限制或阻止食品腐败菌或致病菌的生长,从而保证食品品质和延长食品货架期。

  根据抗菌机理的不同抗菌包装可分为直接抗菌和间接抗菌两种形式。直接抗菌是将某些具有抗菌功能的物质直接添加在载体内制成包装材料。间接抗菌是在载体中添加一些能够调节包装内微环境的物质或利用包装材料的选择透过性来调节包装内微环境而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从而实现抗菌目的[1]。

  2 抗菌包装的种类

  2.1 包装时放入抗菌小袋或抗菌衬垫

  抗菌小袋或抗菌衬垫可以直接放入包装内起到抑菌的作用。常见的抗菌小袋有三种形式:除氧型、吸湿型和产生乙醇气体型。除氧型和吸湿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焙烤产品、方便面和肉类的包装中。吸收衬垫主要应用在托盘包装的零售鲜肉和家禽肉中,将吸附衬垫放在托盘中,可以吸收肉类产品流出的汁液,防止微生物污染,一般在吸收衬垫中还要添加抗菌剂和表面活性剂。

  2.2 在包装材料中直接加入抗菌剂

  在包装材料中添加抗菌剂可以抑止食品原料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此方法与直接浸泡和喷洒抗菌剂相比优势明显,可以大量减少抗菌剂的用量和避免由于食品化学组分的影响而降低抗菌剂的抗菌活性。可添加到包装材料内的抗菌剂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天然生物抗菌剂和高分子抗菌剂。

  2.3 在包装表面包覆或吸附抗菌剂

  由于一些抗菌物不耐高温。所以,通常先将包装材料加工成薄膜,然后将抗菌物包覆或吸附在包装材料表面上,从而发挥其抗菌作用。但必须要对包装材料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对抗菌物的吸附能力。

  3 影响抗菌效果因素

  3.1 食品的特性对抗菌剂抗菌活性的影响[7]

  食品具有不同的pH、水分活度、碳源、氮源、氧压等,为微生物和防腐剂提供了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pH值会对目标微生物的群落及其生长率产生影响,同时也会改变多数防腐剂的抗菌活性及防腐剂的解离状态。水分活度可说明食品的稳定性和微生物繁殖的可能性,同时它还能影响膜的水合状态。抗菌包装材料上的非挥发性防腐剂的释放取决于从食品中蒸发到膜上的水分及其溶解抗菌剂并促进抗菌剂扩散到食品表面的程度。

  3.2 包装材料的选择对抗菌剂功能的影响[8]

  选择合适的抗菌剂需考虑作用方式、食品成分以及从包装材料到食品表面的扩散动力学等。载体材料的选择对抗菌包装膜的功能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载体的生物学特性、与抗菌剂或微环境调节剂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包装膜自身的透性。

  3.3 包装材料加工条件对抗菌包装残留抗菌活性的影响

  包装材料在铸造、贮存和销售过程中,混入其中的抗菌剂的抗菌性会遭到不同程的破坏。最后使用的抗菌膜的残余抗菌活性才是有效抗菌活性。在塑料树脂的挤压过程中,挤压机的高温和高压会影响混入的抗菌剂的稳定性,并降低其残余抗菌活性。包装材料的叠合、印刷、干燥和贮存等过程,以及粘合剂和溶剂都会对抗菌剂的抗菌性产生影响。此外,挥发性抗菌剂的挥发损失也是包装材料在铸造(或挤压)和贮存过程中抗菌活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4 结论与展望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改善气调包装及真空包装不能充分抑制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表面微生物的生长,而抗菌包装技术可作为改善气调包装或真空包装的补充,进一步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的生长、脂质的氧化、颜色的褐变,在延长肉制品货架期的同时,改善产品的感官特性及风味,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目前,抗菌包装技术在日本、欧洲已使用多年,尤以日本最多。在我国,抗菌包装的运用还较少。总之,抗菌包装技术是未来食品包装的发展方向,但此技术的广泛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冰.抗菌技术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J].湖南包装,2008(2):21-23.

  [2]黄巍,王建清.真空镀银抗菌包装薄膜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6,27(12):43-44.

  [3]李侠,薛涛,何力,等.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PP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塑料,2007,36(2):19-22.

  [4]疏秀林,施庆珊,欧阳友生,等.植物精油的抗菌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新进展[J].生物技术,2006,16(6):89-92.

  [5]杨远谊.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抗菌保鲜膜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6]李学红.环糊精在抗菌食品包装中的基础应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7.

  [7]赵利,王素雅,谢俊杰.食品抗菌包装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1,22(5):78-80.

  [8]李学红,金征宇,徐学明,等.抗菌食品包装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0):115-118.

  [9]吕飞,叶兴乾,刘东红.食品抗菌包装系统的研究与展望.农业机械学报,2009,40(6)138-142.

  
看了“食品包装新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食品包装毕业论文范文

2.食品加工论文范文

3.食品包装毕业论文

4.食品加工论文范文

5.包装毕业论文范文6篇

26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