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绝缘技术论文(2)

家文分享

  绝缘技术论文篇二

  电缆绝缘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绝缘技术的发展历程、常用电缆绝缘材料的分类及电缆绝缘老化的主要原因及分析,最后分析了电缆绝缘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 电缆绝缘;绝缘老化;诊断方法

  中图分类号TM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130-02

  0 引言

  电气电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绝缘技术的支持,而绝缘技术为电气电子技术提供安全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高电压、大容量、高海拔、湿热带和核电站都慢慢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电力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高温、高频、航天、激光、辐射等现象,都对电气设备提出了挑战,因也对电气电缆的绝缘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绝缘不到位,整个电气设备都会受到伤害,轻者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害,重者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电缆绝缘材料及绝缘老化原因分析

  1.1 电缆绝缘材料

  电缆的绝缘材料主要分三大类:气体、固体、液体。气体绝缘主要采用空气和SF6等做为绝缘气体。固体绝缘材料主要可分为:有机、无机两类。液体绝缘材料主要分为:矿物绝缘油、合成绝缘油二大类。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电气设备电气性能、电流、产生的热量等都不一致,因此需要严格的按照电力设备的绝缘等级进行选择绝缘材料。目前使用比较多的集中绝缘材料有:

  1)云母绝缘物是无机固体绝缘的一种常用材料,云母绝缘物的性能,是由云母的性能来决定的,主要是击穿电压和击穿强度等电气性能;

  2)油浸绝缘物是一种液体绝缘物,主要的成分有绝缘油和固体绝缘物。其中绝缘油主要是矿物油及合成油,固体绝缘物包括了绝缘纸、半合成纸、薄膜、层压纸。其主要的特性有液体绝缘、高电压绝缘、高耐电场、无气孔等。

  3)气体绝缘物主要有SF6,主要特性是气体绝缘、高耐电场、高消弧性。

  另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环保材料。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环氧酸酐型无溶剂浸渍树脂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纯环氧树脂和酸酐组成VPI无溶剂浸渍树脂,主要环保特性是低毒、无挥发、低温快固化的环保型绝缘产品;

  2)无溶剂多胶粉云母带。这种绝缘材料的主要环保性能是适合长期储存、低温快固化、无溶剂挥发;

  3)少胶云母带。其主要成分是单面补强材料、高定量鳞片粉云母纸和粘合树脂,主要环保特性是树脂含量小,挥发性极低,基本无毒、无味、无飞粉,环境污染极小。

  1.2 电缆绝缘老化的原因及表现

  常见的老化原因有热老化、机械老化、电压老化等,下面对导致电缆绝缘老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1)热老化

  热老化通常是指热量使得绝缘介质的化学结构发展了变化,导致其绝缘性下降。其本质是是热量使得材料结构发生变化,这其中是在化学反应下,物体的绝缘性能发生了变化,因此热老化也可以称为化学老化。热老化的发生机理是,随着绝缘材料周围的导热体的热量增加,绝缘材料的内部结构就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就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了材料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材料的电气和机械性能都发生了变化,表现最明显的现象是材料的伸长率、拉伸强度发生变化。

  2)机械老化

  电缆在生产、运输、安装、运行的过程,因为外力作用,导致电缆绝缘层局部损伤,形成机械老化。机械老化主要是针对固体绝缘而言,其主要表现为在机械应力作用下发生一些很细小的缺陷,而这些缺陷会随着时间的积累,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变成一种致命伤,当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时,之前收到损伤的部位就会表现出来其致命性,常见的有“电-机械击穿”现象。

  3)电老化

  电老化是在电缆的绝缘材料长期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缆的绝缘材料会发生老化的现象。电缆电老化一般包括了放电引起的物理化学反应。这种绝缘击穿的机理有:电场达到一定强度后,电子数量增多,导致绝缘材料被击穿,这种机理是“电击穿”,还有一种是“热击穿”,主要是由于导线通过电流会产生热量,热量使得材料发生击穿破坏现象。

  2电缆绝缘诊断技术

  电缆绝缘诊断技术就是对电缆进行绝缘性测量,通常情况包括了静态诊断技术和动态诊断技术,静态诊断技术是在电缆停止运行时进行的诊断技术,动态诊断技术是指在电缆工作时的诊断,这种情况也可以成为在线诊断。

  2.1 静态诊断技术

  静态诊断技术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测绝缘电阻法、测直流漏电流法、测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法、电位衰减法、逆吸收电流法等。

  1)测绝缘电阻法。测量绝缘电阻是最直接的判定绝缘故障的方法,其判定标准因电缆的种类、电气性能、应用环境等有关。在民用供电线路中,绝缘电压判定一般为:500

  V电压下,通过用兆欧表测量对地绝电阻不小于0.5M。

  2)测直流漏电流法。就是通过对电流-时间曲线进行测定,曲线反映了绝缘的受潮、老化和脏污状态。

  3)测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法。它反映了绝缘老化状况。

  4)电位衰减法。这个方法就是给电缆通过一定的电压,看电压的衰减,因为衰减快慢与材料的老化程度有关系的。

  5)逆吸收电流法。对电缆施加直流电压后,检测导体对屏蔽层短路时的电流。它反映绝缘介质局部缺陷、发生水树枝等老化程度。

  2.2 动态诊断技术

  动态诊断技术即在线诊断技术,就是在电缆在工作时对其进行绝缘诊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直流分量法、直流叠加法、低频叠加法等。

  1)直流分量法是在给电缆施加一定电流之后,在电缆的屏蔽层与导体之间会产微弱的直流电流,通过对直流电流的测量,判定电缆中树枝化绝缘缺陷。2)直流叠加法的测量原理是通过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中性点加直接50V直流电压,使该直流电压与施加电缆绝缘的交流电压相互叠加,通过检测电缆的屏蔽层微弱纳安级直流电流,将其换算成相应的绝缘电阻。3)低频叠加法。在电缆上面施加一个低频电压,通过电压再求得一个绝缘电阻。从而能够反映电缆的绝缘情况。

  3 结论

  电缆绝缘是保证众多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条件。本文简单的分析了电缆绝缘材料的类型及电缆绝缘老化的原因,最后有分析了电缆绝缘的静态诊断技术和动态诊断技术,目的是能够通过分析能够认识对电缆绝缘常见技术。

  参考文献

  [1]成永红.电力设备绝缘检测与诊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方建国.电机绝缘技术发展历程与方向[J].绝缘材料,2011(2).

  [3]张秀松.电线电缆橡塑材料的发展动态[J].电气工业,2002(12).

  
看了“绝缘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高电压绝缘技术论文

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论文

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论文(2)

4.高压电与绝缘技术论文(2)

5.电力专业技术论文

251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