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在建筑工作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措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一:《试论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 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措施,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由于当前混凝土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也逐步提高,应用范围快速扩大,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显得日益重要。基于混凝土材料的重要性,本文将对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一、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应用
混凝土材料是由胶结材料(石灰、水泥) 、细骨料(砂子) 、粗骨料(石子)和水(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然后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工建筑材料。混凝土由于具有一定的强度特性,又造价低廉,因此成为土建工程结构中的首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当中。
1.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要点
混凝土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以及流动性。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水泥掺入量、砂率、水灰比及粗骨料粒径级配有很大关系。如果砂率小,粗骨料级配不好,搅出的混凝土极易离析。
(1)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符合GB175-1999的规定,注意不能使用高铝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进场的每批水泥都必须具有厂家出具的质量合格检验报告,只有在经过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其中储存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更是要经过复检合格才能使用,储存期间因受潮结块的水泥必须离场。
(2)骨料的质量首先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规定。其中,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尽量选择粒径大、强度高、级配好的骨料,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和中粗砂。因为粗骨料粒径越大,级配越好,孔隙率越小,水化热就随之降低,而细骨料因为其孔隙率小,总表面积也小,这样混凝土的水化热就低。这些条件对防止产生裂缝非常有利。
(3)拌制混凝土,就是为了让水和水泥产生化合反应变成水泥石,包裹碎石和砂而最终形成。其中水的作用就是激发并参加水泥(硅酸钙)的化合反应,因此其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
(4)外加剂的使用,应根据不同种类混凝土的物理特质、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的要求来选用。运用外加剂能提高或改善混凝土质量,减少养护时间,对保证及提高工程质量起很大作用。
2.混凝土的配合比
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同时注意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水泥水化的过程当中会释放出极大的热量,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就不易散失,因此为减小温差就必须尽量选用水化热低,
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
其次为了不出现泌水现象,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必须选择泌水性的品种,或是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使得用水量得到降低。
另外,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时候,需考虑到不同环境,不同条件和不同质地等等的具体要求,尽量计算出最合理有效的比例,并进行试验验证。
最后要注意的是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均应根据当前测定的骨料含水率来随时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骨料含水率测定频率可视天气情况酌情进行增减。
3.混凝土的拌制
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有两点必须要做到,一是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计量;二是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塌落度。另外,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应该尽量采用机械来搅拌,新拌混凝土的温度应该控制在6摄氏度左右,所以在拌制时应根据气候特点和施工环境来随时进行调整,并需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如果需要降低原材料温度,那么拌合物可以采取送冷风对拌和物进行冷却,或者是加冰拌合;如果是要加热混凝土骨料及拌合用水的,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但是如果骨料中含有冰、雪等物,加热水也不能满足要求的时候,可以将骨料均匀地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在60℃以下。
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泥、外加剂及掺合料不能够直接加热,应在使用前采用暖棚进行预热。搅拌的时候必须先向搅拌机中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搅拌均匀后再投入水泥、外加剂或掺合料等。
4.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必须注意两点:
(1)确保每一处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且完成振捣使其密实,振捣的时间和间距都应该保持均匀一致;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可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以及斜面分层三种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2)严格根据施工时的气候环境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最好能选择在春秋季节施工以降低入模的温度,如果要在夏天施工,那就尽量避免在正午炎热时分来操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入模温度。
在浇注完毕后,表面要压实、抹平,以防止表面裂缝。如果需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就应迅速进行振捣,并且振捣时间不宜超过1分钟。
二、混凝土的裂缝处理
混凝土出现裂缝,已经是现在建筑工程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了。一旦出现过宽的裂缝不但会影响结构的外观,引起使用者的不安,影响工程建筑的正常使用,还会造成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和加速混凝土老化,削弱了工程的整体性及承重能力,降低其结构的耐久性。
1.裂缝成因
混凝土的裂缝成因比较复杂,跟设计、施工、材料以及环境条件有关。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1)结构性裂缝。这种裂缝状态是由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的;
(2)非结构性裂缝。它主要是因为变形而引起的,例如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等。
2.裂缝的检测和处理手段
对于裂缝进行检测,应具体参考《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检测的内容应包含裂缝的位置、形态、分布特征、裂度、走向以及裂缝发生和开展的时间过程等等因素,还应该要注意到裂缝是否稳定、内部是否有渗出物以及周围混凝土的表观质量情况等等。在检测结果出来之后,可按上述各类因素进行区别对待,然后根据裂缝的性质、所处的环境、使用要求,来进行综合性分析处理。其手段主要有:
(1)表面封闭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裂缝宽度小于0.3毫米的不活动的浅裂缝。处理时可以在裂缝的表面涂抹环氧水泥砂浆、环氧胶泥,又或者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
(2)压力灌浆法。压力灌浆法就是指以较高的压力把粘度较小的灌浆材料灌入裂缝内部的一种手段。它适用于宽度大于0.3毫米的、深度比较深的裂缝,例如大型结构的贯穿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蜂窝状严重缺陷等等一类的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灌浆选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JC/T1041-2007)的要求。
(3)填充法。此法是指沿裂缝将混凝土凿成U或V形槽,槽宽和槽深分别不小于15和20毫米,然后用环氧树脂或弹性填缝材料进行填充,然后利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来封闭其表面。一般来说,填充法适用于裂缝宽度大于0.5毫米的活动裂缝和静止裂缝。
三、结语
由于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同时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也使得混凝土成为土建工程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并在现代土建工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混凝土的性质及施工应用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可能出现的裂缝,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对混凝土的施工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大成.浅谈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7
[3]赵挺生.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分析与质量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2004
[4]赵挺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安全性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2002
[5] 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二:《试谈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各种房屋建筑开始大量涌现。房屋建筑大多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质量的好坏。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必须加大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然而,由于我国建筑混凝土施工起步较晚,施工工艺还不够成熟,在施工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针对我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施工技术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措施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钢筋的控制
(一)原材料钢筋的质量控制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大原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钢筋质量,确保钢筋力学性能达到规范标准及设计文件要求。首先,建筑钢材要从有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或者有销售许可证商家进行购买,购买的钢材要有合格的质量证明文件。其次,按程序要求对进场钢筋向监理单位报验。监理单位核查进场钢筋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后,按进场钢筋不同型号、规格、数量等进行见证抽检。最后,检测所试验报告显示合格,施工单位提出使用报验,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署同意意见后才能使用。
(二)钢筋的绑扎质量控制
钢筋绑扎是项非常重要的工序,只有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才能让钢筋按照设计模型传递受力,否则混凝土结构构件可能会因为受力或传力与设计模型不符而产生破坏。要控制好钢筋的绑扎质量,首先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对图纸不清楚的地方要求设计单位在图纸会审或以其他形式进行明确;其次,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看得懂图纸,熟悉11G相关图集,熟记钢筋锚固长度及节点做法;再次,施工管理人员要对钢筋加工工人及绑扎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对工人绑扎的钢筋进行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现场还要严格执行交接检、平行检等制度。施工单位对绑扎完成的钢筋,按程序进行报验,经现场监理人员对照图纸进行逐一检查合格后邀请设计、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步工序。
(三)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会导致梁、柱有效截面变小,与设计模型不符;部分过厚的保护层还会在构件受力过程中产生过大裂缝,影响美观及给人不安全感觉。保护层厚度小,就会导致露筋等质量通病,影响结构外观及耐久性。因此,要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首先,箍筋要严格按照图纸下料加工,受力钢筋要等角绑扎好。其次,对于梁、柱钢筋要根据图纸轴线尺寸进行设置,不要偏位导致一边保护层偏厚一边偏薄,对于梁底、楼板钢筋保护层要按照图纸设置高度合适的垫块。再次,对于双层板钢筋要设置好中间马镫。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除了使用钢筋外,其余都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判定结构质量至关重要。国家推行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污染,逐步取消了现场拌合混凝土,而改为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作为专业化企业生产,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配合比得到优化,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各工程不同混凝土标号,不同塌落度及一些特殊混凝土要求。相比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相对简单。
(一)做好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资质审批
首先要做好区域建筑规模近期及远期规划,做好区域内商品混凝土企业布点控制,严格控制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资质审批。严格审查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规模、人员资质资格、各项制度、生产设备等,严格审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企业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控制系统等5大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等设施设备齐全。要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有固定的生产场地、试验室、养护室及一定数量的运输罐车。
(二)做好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
首先要严格控制用于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各项原材料质量。散装水泥质量证明文件要齐全,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完,各类添加剂进场质量证明文件要齐全;各类集料要分类堆放,要有防雨水设施,并严格控制含水率。另外,拌合使用水水质必须严格控制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其次,生产设备要定期进行计量认证标定。尤其是由骨料称量、粉料称量和液体称量三部分组成的物料称量系统要严格进行计量认证标定,保证骨料称量精度≤2%,水泥、粉料、水及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达到≤1%。
另外,控制好生产配合比。现场试验室试配混凝土配合比必须依据地方认可的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配合比,不能做较大的调整,且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混凝土配合比要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设计提出的抗渗性、耐冻性等耐久性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结构设计未明确的其他耐久性要求。
三、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
(一)混凝土的浇筑。
在绑扎钢筋前,首先要检查模板支撑体系是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程序审批,计算荷载是否合理;其次要检查现场实际搭设模板支架是否符合方案要求,是否满足构造要求,对高支模或大型模板专项方案需经过专家论证通过才能实施,对危险性较大、技术难度较大、荷载较大或者对支架弹塑性变形要求较高的模板支撑体系,还要提前进行预压;还有就是要处理好模板拼缝,使拼接缝不漏浆、不影响混凝土成型观感质量。在钢筋绑扎完成,经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要按照审核通过的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对于连续浇筑混凝土要做好计划,提前通知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查询近期天气情况,查询电力部门是否有片区停电安排,做好相应应急预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要设置好冷却管,并提前进行通水测漏试验,及时消除混凝土水化热,同时做到连续浇筑成型。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要注意留置足够的同条件养护和标准养护试块,以验证所浇筑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施工员要在现场督促指导工人将混凝土振捣密实,监理人员应该按照监理实施细则对浇筑过程进行旁站监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及时养护。
(二)建筑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好浇筑面的表面凿毛工作,在即将浇筑前还应在结合部位先浇筑一层约3~5cm厚高标号水泥砂浆,以提高先前浇筑混凝土与后浇筑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强度,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漏浆,提高施工质量。对于相对高标号墙柱与低标号梁板混凝土浇筑应注意设置好拦设,防止部分低标号梁板混凝土混入高标号墙柱混凝土。对于转换层构件或者钢筋较为密集构件,一定要使用塌落度、流动性较大、粗骨料最大粒径相对小的混凝土配合比。要严格控制好模板拆除时间,一般情况下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5%才能进行受力(设计文件有要求的应从设计要求),对于悬挑结构应在浇筑28天后达到设计强度才能拆除底模。
如果气温不会低于零度(浇筑后一周以上期间),做好混凝土保温即可。如果在负温下(最低温度低于零下5°C)环境浇筑混凝土,需要注意的主要是早期混凝土防冻。
(三)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柱、墙底面和顶部的水平表面上易积存垃圾、杂物、泥沙等,再加上该处钢筋密集,如果模板上留置的清扫口位置不当,二次浇灌前施工缝表面的赃物和冲洗水无出处,使得缝处本应结合密实处形成严重加渣分层,成了更薄弱处,这种危害将成为隐蔽的潜在危害。对于较大的梁因配筋较多,堵头插板固定难度大、支护不严,往往施工缝形成近似台阶的斜缝,突出的不规则部分为薄弱处。从其表面分析,突出的部分多分为振捣时推进的砂浆,较为松散,缺乏粗骨料,强度低;当二次再浇筑使,新入模的混凝土自重及冲击力,会使刚度效低的突出部分悬空局部压碎或产生裂缝,在梁板的施工缝处很容易发现外部延伸出来裂缝。因此,应注意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1、施工缝的留设
施工缝应该留置在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置水平缝,梁、板、墙应该留置垂直缝。施工缝应该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托梁时留置在梁托下部;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踏步板的1/3处;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置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钢架及其他复杂结构的施工缝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2、施工缝的处理措施:1)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进行;2)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3)浇筑时,柱施工缝处宜先铺一层3~5cm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保证接缝质量;4)浇筑过程中应细致振捣密实,使其紧密结合。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混凝土施工涉及范围广、技术含量高、管理工序复杂,为有效提高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对钢筋、水泥等原材料和对预拌混凝土等半成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同时,要注意科学施工、合理施工,提高施工的技术含量,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的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兆忠.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8)
[2]刘党军.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2013(02)
[3]陈水军.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1(08)
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三:《浅谈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 要: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水、渗水等现象,这将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对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因此,施工中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水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力求使其符合规定的标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原料实施严格检验,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制定规范的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保证防水混凝土的质量。
关键词: 混凝土 防水技术 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众多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一直是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难点。防水施工质量对建筑的平稳运行和使用功能,有着极大影响。目前采用自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底板的防水施工中比较常见,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是对地下室底板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混凝土渗漏水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和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在防水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和备制。自防水混凝土的水泥应该选择强度高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如果需要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泌水率,则需要掺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应该大于300kg,具体的使用量应该结合工程实际确定。水泥的出厂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以后才能够使用。砂石:为了保证自防水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干缩裂缝的产生,应该选择中砂。要严格控制中砂的含泥量,保证其在2%的范围内,尤其注意不能含有块状泥土;石料的粒径应该根据要求选择,通常可选择粒径在10~30mm之间的连续级配碎石。石料表面要干净无杂质,同时要保证石料中的含泥量不高于规定范围。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指混凝土中水泥、水、粗细骨料及掺和料、外加剂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一些基本要求:首先,应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要求,因为任何建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强度设计”要求;其次,应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和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再次,应满足耐久性要求,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桥梁,处于水位升降范围的结构,以及暴露在氯污染环境的结构等;最后,还应满足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混凝土成本,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不好,无法形成密实的内部结构。
2.振捣不均匀、不密实,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振捣不均匀、不密实,往往会造成蜂窝、麻面和孔洞等。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或下料配合不好,末及振捣又下斜,漏振造成蜂窝。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沙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出现麻面。模板接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有孔洞漏浆。
3.养护不好,在混凝土灌注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震动、碰撞;在终凝前2~4小时要对表面进行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湿润的布袋或草袋,并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温度15摄氏度以上为宜,时间为7天。如不注意这方面的要求,则很可能出现由于养护不好而渗漏水的情况。
4.水泥质量不达标,水泥的质量是混凝土质量赖以生存的根基。对混凝土质量的最终评价标准主要是强度,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对水泥的要求也是强调强度,强度越高的水泥被认为是质量越好。如果水泥的质量不达标,则势必会造成混凝土质量不高,从而出现漏水、渗水问题。
二、混凝土防水技术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预防漏水、渗水的工作。针对导致混凝土出现渗漏水问题的各种原因,本文提出不同的防水技术措施。工程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防水技术措施。
防水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属于大体积施工作业,为了避免施工缝的产生,应该采取连续浇筑的方法,并尽量将浇筑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可根据后浇带来划分施工段,每个施工段都必须保证一次性浇筑完成,以避免因施工缝造成地底板的渗漏水问题。采用分层浇筑时,必须在前层初凝前进行后层混凝土的浇筑,且每次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该控制在0.5m之内。保证混凝土不会出现夹层现象。主体结构可留设水平缝,并采用钢板止水带做好密封。坍落度控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需要采用低坍落度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期间应该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观察。如果混凝土在运送到现场后出现离析问题,应该进行二次搅拌。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应该再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和一定量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但不能加水。混凝土振捣:自防水混凝土振捣可选择合适的振捣机械,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振捣时应该严格控制好振捣的时间和间距,对每一振点振捣时,边振捣边观察,当混凝土表面出浆、不再继续下沉并没有气泡冒出后便可停止振捣,避免出现少振或者过振的问题;另外,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其上涌的泌水和浮浆可能会随着混凝土表现的破面流到基底,并跟随混凝土向前推进,所以应该在混凝土浇筑的前方,留出排水孔,将泌水和浮浆排出。浇筑时当混凝土坡脚接近端模板时,应该立即改变浇筑方向,从尽端再往回浇筑,同时加强两侧混凝土的浇筑,形成四面会合浇筑,使泌水和浮浆集中排出。
总之,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混凝土性能对整个防水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防水质量,特别其细部的处理及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和现场施工管理、监督人员对施工过程的高度负责、细致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金宗宝.PFJ混凝土防水技术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10(1).
[2]宋世琦.努力推进中国混凝土产业的转型升级[N].建筑时报,2011(3).
[3]朱军.水下泵房混凝土防水堵漏处理浅议[N].吉林水利,2011(2).
[4]沈春林.地下防水工程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陈哲.李建楠.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实践[J].山西建筑,2012,32(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