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幅度的增长,使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有了很大的提升,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谢谢你的阅读。
高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提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步以来,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推进新经济的发展进程发挥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并且,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幅度的增长,使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有了很大的提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高新技术行业才能对国家和地区财政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财政贡献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自“十五”初期,提出国家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战略以来,国家高新区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2005年国家高新区继续保持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31.3%的高速增长;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更加巩固,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更加显著,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主体示范区。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国家高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130.7亿元,比上年高出1,955亿元,增长了27.2%,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的比重达5.0%。国家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的有:首先是上海张江高新区,达996.7亿元;其次是中关村科技园区,达954.9亿元,仅以上这两家高新区就占到总量的21.4%。
国家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大于200亿元小于500亿元的高新区有9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共计达到2,878.2亿元,占到国家高新区总量的31.5%。其中,苏州高新区422.2亿元、无锡高新区375.1亿元、成都高新区374.0亿元、南京高新区373.8亿元、西安高新区316.1亿元、武汉高新区280.7亿元、深圳高新区270.0亿元、长春高新区252.2亿元、广州高新区214.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大于100亿元小于200亿元的高新区有24家,共计国内生产总值3,407.7亿元,占到高新区总量的37.3%,近1/3的份额。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高新技术的产品出口额在世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关键元器件一直受制于国外产品,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专用芯片,都是国外进口的。大额利润被外商赚取,我们只能获得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这些都反映出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途径,是知识成为经济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应用的新科技成果仅仅是我国科技成果的极少部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十分低。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专利技术的实施率仅为10%,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且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尽管我国也有一批从事高新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也有些企业形成气候,但大部分高科技中小企业处于艰难的经营之中。我国科技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科技投入的比例、科技产出的比例、科技产出的状况,与发达国家都有很大差距,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二)对外资依赖程度高。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外商与港澳台商在大陆投资,尤其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其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地位迅速提高。2001年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企业中,外商与港澳台商资本金占全部企业资本金的49%,比199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外商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47.7%,比1996年提高了18.2个百分点;在全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外商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总额的81.5%,比1996年提高了10余个百分点。无论从资本金、营业收入还是对外出口来看,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对外资与港澳台资本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且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三)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已于2000年将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但这仍与美国的2.9%、日本的3%、韩国的2.79%、德国的2.6%相差甚远。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致使新产品开发缓慢、科技成果难以产业化,不少信息技术产品与国际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四)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尚难以全面进入国际竞争。我们的邻国印度,其软件产业同我国一样,都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步的,但现在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我国。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印度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问题的解决途径
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势必要求我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上,一定要加大政府介入和干预的程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只有同国家的宏观经济战略结合起来,才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才能真正在协调中获得实际利益。而政府作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不仅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战略相结合的能力。因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而这其中的财税政策作为市场经济下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最直接手段,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财税政策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机制。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来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载体,其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于科技发展牵引下的“技术推动”,也在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拉动”。政府的“政策推动”只是起着一种补充的作用,并不居于主导地位。然而,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政策推动”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机制内在缺陷日益显露的情况下,政府在政策取向上,偏重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大量的直接或间接政策扶持,加大了“政策推动”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力度。但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利益主体,还缺乏有效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一方面各类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平衡,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竞争秩序较为混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和运作;另一方面各种不规范的竞争行为又进一步扭曲或误导了本不符合“理性”的企业行为,使不少企业把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寄托于谋求更多的特权,包括“寻租行为”和“人为夸空”的广告宣传等方面。为此,首先应加速构造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责任主体;其次政府的财税政策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理顺一切阻碍或制约企业改革的财税规则,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创造条件。
(二)财税政策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从高新技术产业的运行机制来看,企业的技术创新要经过发明―开发―设计―试制―产品化―商品化这样一个持续发展的系统过程。在这一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上,政府的财税政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对发明人所取得的特许权所得、转让所得提供的税收优惠待遇;对开发、设计等的风险准备金实行的税后扣除;对未正式投产前的中间试制阶段免征中试产品税;当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将新产品投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政府采取加速设备折旧或建立技术准备金的方式,在计税前予以扣除;对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予以税收减免等,所有这一系列的政策导向,都从利益机制上激励企业进行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同时,这些政策措施又会为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良性运转创造一个极为宽松和更加有利的发展局面。另外,从各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一般做法来看,基础研究的大部分和应用研究的一部分,都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或联合投资等形式来完成的,如果把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前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看,政府财税政策的积极促进作用就会更为明显。
(三)财税政策能够缓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约束机制。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约束机制来看,对企业来说,最主要的约束就是资金的约束。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经营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最主要障碍。政府财税部门作为调控社会资金运行和引导资金流向的重要职能部门,对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配置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拨款或投资越来越少,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乃至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积累和银行贷款。但这并不排除政府通过恰当的财税政策对企业资金的积累起间接作用,如通过税收的让渡、贴息政策增强企业内在的资金累积能力;为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融通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资金市场、劳动市场、技术市场等。
四、小结
高新技术产品一旦被应用和推广,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其他企业和行业所共同分享。另外,高新技术产品往往要以大量的、长时间的前期应用及开发性研究,甚至基础性研究为前提,而其开发者得到的收益只是所有收益中的极小一部分。社会收益率远远高于开发者的私人收益率,成本与收益不对称,从而会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在外部收益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开发者就没有积极性来投资于代价高昂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甚至会摒弃从事这类活动,这就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因此,必须有政府部门的介入和干预。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贡献。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夏杰长.经济发展与财税政策[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许正中.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杨新民.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财税政策的国际比较[J].经济纵横,1998,(12).
[5]张鸿.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1,(8).
[6]孙健夫.加入WTO对我国财政运行的影响与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