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动物科学技术论文(2)

家文分享

  动物科学技术论文篇二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

  摘要: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以往的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等以传授知识为主,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侧重于演示现象、验证理论,忽视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32-02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以往的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等以传授知识为主,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侧重于演示现象、验证理论,忽视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以往该两种学科的三种实验课按阶段分学科进行,学科间难以互相交叉、渗透与融合,实验内容有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学时多,更缺乏自行设计、自行完成实验的科学训练。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投资的效益低,仪器更新换代困难。因此,我们对以上两种学科、不同层次的实验课进行了有机重组,建立了动物机能学实验室,得到了很好的效益。

  一、改革的目的

  1.创立高效率实验课教学模式,该研究的特点是将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实验课有重复性质的内容经过重组、融合而成为课时减少的动物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目的是尝试建立新的、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

  2.场地、仪器和资金等共享优势,学时虽然减少,但是重组获得的教学场地、仪器和资金等共享的优势,使每班学生上课都拥有一倍以上的资源。学生动手机会增加了,改革了以前实验课只能多看少做的现象。

  3.省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环节,节省的课时可以加强临床教学。共同的合并,较好的经典性实验的保留,而以开展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和实验的探索性实验教学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4.以点带面促进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通过以上四门课程改革带动了相关实验课的改革之外,探索性实验还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

  二、改革的模式

  1.基础性实验。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实验内容共同的部分合并为基础性实验。

  2.经典性实验。四门课程实验不交叉无法替代的实验内容既较好的经典性实验部分保留,作为药理学经典性实验来完成。

  3.探索性实验。学生应用第一、二阶段学到的知识,按科研程序自主选择探索性的题目―独立用计算机设计―完成实验和论文。探索性实验具体模式是:(1)探索性实验由3~4名学生自由选题,组成实验小组。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和预试验、班内预答辩、正式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和完成论文等步骤组成。特点是学生必须应用本课程第一、二阶段所学到的实验理论和操作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通过校园信息网检索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查阅主要论文,提出问题。问题选定后,进行实验设计和预实验。预答辩由小组成员讲解其选题内容和预实验情况,进一步实验设计及预期结果;学生之间应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提问和答辩;最后由指导教师小结,提出修改或完善的建议,确定选题。(2)正式实验一般用20~30课时时间,由学生自主组织,独立操作,经过重复探索直至获得结果,要分析讨论结果和写出论文。论文在班内答辩进行组间互相评分,最后修改上交教师评分和存档。(3)常见的问题和对策:由于自主选题,师生都会面临一些难题。①教师需要自我提高,逐步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及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原则下,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②教师以提示和启发为主,肯定学生的合理设计和创新思维,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而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③实验进行阶段,学生需要帮忙的事情很多,这时教师要果断地抓关键环节。比如,选题设计前简要举例介绍校园网络的应用和图书馆收藏杂志的查阅,教会学生如何迅速获得相关研究进展、实验设计实例及估算动物数量、试剂浓度等,使实验设计快速有据完成。④预实验结果是对设计的初步验证,对估计实验的可行性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教师在小组预答辩时注意综合文献和预实验结果的情况,考虑选题的难度是否适中;设计方案如何修改;预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预计相符;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出发,肯定其选题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及提出修改的思路。⑤对正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样采用“导而不教”,即解释问题,指导方向给学生思考、鼓励探索而不教给具体的解决途径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实验时及时、客观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对结果适时作出分析,评定实验的成败和确定进一步实验的方向。这样可使实验在重复中不断改进,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平时积累的材料为完成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⑥实验不单涉及实验设计、操作和指导等环节,还需要仪器、动物、试剂(药品)和实验场地。实验计划进行统计估算,上报实验管理部门,将仪器、动物、试剂准备好,及时维护和维修仪器,按计划备好常用试剂和营养液等。若一些试剂和实验装置无法事先准备和满足,则将实际情况通知学生及设法解决。以上所研内容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方法和途径。

  三、改革的成效

  经近几年的教改实践与探索,动物机能学实验课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理论体系亦已初步建立。并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学生成绩评估体系,对教学管理运作模式作了进一步的探索。该项教学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1.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过去该四门课的实验课的成绩占该科总成绩的10%。因此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是少数人在动手实验,多数人旁观。这不利于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物机能学实验课程创建以后,是一门必修课,独立开课,独立考核,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该项改革有利于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教学内容的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学生进行系列实验,内容由浅入深,使学生对动物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在致病因子或药物作用下所产生的机能变化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实验与观察,并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从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学生对实验操作及仪器的使用逐步熟练。

  3.由于资源共享,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机会。过去分科教学,各科实验室与仪器均不足,因此每班实验分组较少,有些实验甚至全班示教。现在资源共享,我们的实验室与仪器设备较以前充裕得多了。

  4.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本门课程最后阶段是由学生自由组合、自选题目、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实验。学生应用生理学与病理知识进行药理学机理及其毒理学的探索性实践,掀起了整个年级学生到图书馆检索校园网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数据库、查阅文献资料的热潮,激发出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使他们拓宽了视野,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知识,并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5.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本门课程教学需要。该实验课目前独立开课,不与以上四门课同步上课。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作适当改变。我们采取少讲、多做、启发诱导、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实验前以提问方式让学生叙述实验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则加以补充。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白本次实验设计原理及完成实验的关键点。接着指导仪器的操作规程,实验标本制作示范,其后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如果第一次实验做不成功,则再提供动物让学生重做。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而不是单纯地用理论去解析实验结果。教师主动把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做“强心苷的作用”实验时,引导学生理解心力衰竭动物的症状、体征、诊断依据与治疗原则。使学生思路开阔、兴趣倍增。在学习基础课中学到一定的临床知识,让学生有了成就感。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201308)。

  作者简介:刘利(1993-),女,学生。

  通讯作者:赵红梅(1965-),女,教授,博士。

  
看了“动物科学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动物生物技术论文

2.动物科学技术专业个人职业规划书范文

3.动物科学论文题目

4.动物医学论文

5.关于动物生命的文章

237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