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2)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篇二
《试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传统观念的变迁》
论文关键词:夷夏观;本末观;义利观;人才观
论文摘要: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夷夏观、本末观、义利观、人才观发生了转变,其总的表现是逐渐抛弃传统观念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转向现实主义。这四个方面的转变在当时是相对徽小的,但是它们开始了中国传统观念的近代化进程。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进程,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思想家们面临一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不得不改变传统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变迁。我们试图从夷夏观、本末观、义利观、人才观这四个方面来讨论鸦片战争前后传统观念的转变,以求教于方家。
一、夷夏观念的转变和学习西方思潮的渐起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西方的英、法、荷等国乃是“未受教化”的“蛮夷之邦”,“腿不能打弯”、“一扑即不能起”、“不善陆战”等主观歧视的观念在很多高级官员中非常普遍。他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抱盲目鄙视的眼光,视之为“奇技淫巧”,甚至连比较开明的梁廷榕也认为:“天朝全胜之时,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彼之火炮,始自明初,大率因中国地雷飞炮之旧而推广之。夹板船,亦郑和所图而与之者。即其算学所称东来之借根法,亦得诸中国。但能实事求是,先为不可胜,夷将如我何!不然而反求胜夷之道夷者,古今无是理也。”梁廷榕的观点在当时颇有代表性,他认为没有必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因为西方先进科技都是源于中国,而且向西方“蛮夷小国”学习有损中华国威,于理不通。
在英军的坚船利炮面前,“天朝上国”被远隔重洋的“蛮夷小国”轻松击败,这对时人特别是亲历了鸦片战争的部分清朝官员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思想震撼。他们逐渐认识到,“夷”不一定不如“夏”,甚至在某些方面“夷”要强于“夏”,其明显表现就是对英军军事技术的推崇。还在鸦片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少数具有敏锐眼光的官员就开始重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1840年春,林则徐曾“捐资仿造两船,底用铜包,蓬如洋式”。
1841年春,龚振麟以林则徐提供的《火轮船图说》一书为指导,制成一条车轮战船,时速可达3.5海里。战后,林则徐又委托黄冕试制成功开花炮弹。
虽然战后最初的学习主要集中于军事和造船技术,但出于学习这些技术和对外交涉的需要,了解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情况显然也是非常必要的。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等人通过编译《澳门新闻纸》、《华事夷言》、《四洲志》等书籍、杂志,搜集地球仪、航海图、地图资料等多种方式,积极了解西方国家概况,为对外交涉和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这些工作为后来人们学习和了解西方国家提供了基本资料,在客观上起了开创性的作用。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后又有徐继舍的《壕环志略》、姚莹的《康牺纪行汉梁廷榕的《海国四说》等介绍西方和世界形势的书籍问世,反映了当时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渴望,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使国人逐渐改变封闭、自大、守旧的观念,加速了传统“夷夏观念”的转变。
二、本末观的转变和发展工商的呼声
在中国历史上,农本商末的本末观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历代统治者也从各个方面积极宣传和贯彻,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是封建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也是封闭的小农经济必然的外部表现。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关心国运的先进人士开始了新的思考,如包世臣就提出:“本末皆富,则家给人足”。而龚自珍的“食货并重”、魏源的“本末相辅”虽然和包世臣的说法不同,但重视工商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在重视工商的思想基础上,少数进步思想家提出要发展民族工商业,如魏源就主张允许民间自行设厂,军火工厂也可生产民品。为解决当时严重的白银外流、银源枯竭的问题,他提出了发展银矿业的主张,并建议改变以往专由官办的办法,奖励商民开采,他说:“但官不禁民之采,则荷镭云趋,裹粮鹜赴。官特置局,税其十之一二,而不立定额,特见银之出不可思议,税之出不可胜用,沛乎若泉涌,浩乎若江河,何必官为开采,致防不得偿失,财不足用乎?”林则徐也主张允许商民经营银矿:“召集商民,听其朋资伙办,成则嘉奖,歇亦不追。”林则徐等人的主张虽然是针对具体问题而发,但是对于改变传统重农轻商的本末观显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鸦片战争前,由于受传统夷夏观念和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绝大多数清朝官吏和知识分子都把中外贸易当成是中国对藩属国和“化外蛮夷之邦”的“恩赐”,是“怀柔远人”的一种策略,因此在战前,很多清朝官吏和知识分子都曾主张断绝中外贸易,以杜绝鸦片的大量流如,并“以示惩戒”,如包世臣就说:“一切洋货皆非所需”,因此要“绝夷船,即自拔木塞源”把断绝中外贸易看作是杜绝鸦片流人、阻止白银外流的最佳办法。以理性来看,这种做法未免过于偏激,事实上也难以实现,但在当时的中国精英们看来则是天经地义的,其思想根源就在于对西方的误解或者说无知,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对中外贸易的错误认识。
此外,中国的知识精英们还认为,西方需要中国出口的茶叶、大黄等物来帮助他们调理身体,否则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亡。这种观念是一种误解和无知,但是其根源还在于崇夏鄙夷的传统夷夏观。鸦片战争促使一部分有识之士在对西方深人了解的同时,开始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观念。如林则徐指出,应实行禁烟,并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正当贸易。魏源也指出,发展进出口贸易能够增加国家收人,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三、义利观—由重义轻利到义利并重
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从龚自珍、魏源到孙中山、章太炎等,历经余年的苦苦探索,晚清义利观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的重义轻利、贵义贱利向义利并重的资本主义义利观的转变。
龚自珍、魏源是晚清义利观演变的首倡者。龚自珍是封建末世地主阶级中的开明者,他面对商品经济和内外贸易迅速发展,特别是鸦片贸易引起中国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严峻问题的现实,大胆肯定“利”和“私”,肯定人们对“私利”的合理追求,批判义利对立的义利观,鼓励发展工商贸易。魏源则提出了的振兴工商业等具有实践性的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是在外国军事、经济侵略的刺激下的自发反应,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侵略的现实思考。
稍后的洋务活动家群体在思想上继承并发展了龚自珍、魏源的思想,如左宗棠就认为:“吾益人而不厉乎人,尽吾力,食吾功焉,斯亦可矣。”陈炽则进一步指出:“惟有利而后能有义,亦惟有义而后可能获利。”肯定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并指出“利”和“义”在本质上的依存性。在此基础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吸收西方思想,对公利与私利的关系给予较多关注。维新人士受到西学的影响较多,但是他们并没有全盘接受西方的功利主义义利观,对狭隘的自私自利的功利主义义利观还作了专门的批判。康、梁在“中西会通”思想的指导下,追求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他们试图调和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推崇群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这使他们的思想易于为时人所接受。维新人士把传统义利观的改造与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礼教的现实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主张“天赋人权论”,要求实现资产阶级民权、自由和平等;主张“新民”,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新伦理。维新人士的义利观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和经济要求,顺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潮流。
作为革命人士的思想代表,孙中山、章太炎在义利观问题上突出“义”、“公”,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革命任务的需要相适应的。一方面,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洋务思潮、维新思想的宣传,使重利、求利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革命人士也就不需再作专门的大力提倡;另一方面,艰苦的革命斗争需要革命人士具备坚强的革命精神,发扬大公无私的道德风尚,勇于牺牲,乐于奉献。因此,作为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章太炎必然要突出“义”和“公”,当然,他们对于“利”和“私”也是肯定的。他们甚至还提出了触及封建统治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平均地权”、“均分田地”的土地改革思想,从而把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孙、章追求的是“自利”与“共利”、“私”与“公”、道义与功利相结合的资产阶级义利观,在他们的义利观中,可以隐约看到传统义利观的影子。
四、人才观—新变局需新人才
人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在中国古代,人才观念的主导倾向是,“强调尊君爱民,重点在从事社会改革的任官的人才,对其他方面的人才重视不够。”因此,中国古代人才概念的第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具有较浓厚的政治性,对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人才重视较多,而对于自然科学家、技术发明家、艺术家、经济管理家、能工巧匠、民间群众领袖人物是谈得较少的”。清代至鸦片战争前,统治者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政策,极力提倡空谈性理的程朱理学,并多次大兴文字狱,残酷压制不同思想。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下,考据训话治学盛极一时,文人学士埋头故纸堆,对国事民虞不闻不问。在这样的统治政策和学风影响之下培养的人才,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而造成整个行政机器效率低下。
嘉道年间,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知识精英转而提倡经世之学,主张做学问要学以致用,既反对繁琐考据,也反对空谈性理,由此而兴起一股畅谈“经世之学”的风气,集中表现在“经世文编”等著作的出版发行,而以魏源主编的《清经世文编》为代表。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对外交涉的需要,更加深了人们对实用人才的重视。在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的精英们认识到中国在军事技术和工业生产方面与西方的巨大差距,而在对外交涉中对西方国家和近代国际外交的无知,也使清政府的外交官员们深感处处掣肘。严酷的现实使他们认识到,要应对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培养新式人才。早在战争爆发前,黄爵滋就指出:“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此举之弊也。”魏源建议延请西洋工匠、舵师,教习制造及行船演炮之法,并于福建、广东两省武试中,增设水师一科,选拔制造、驾驶人才,视同科举出身。这是近代较早提出的主张改革科举、要求将实用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培养主流的议论,虽然并未得到当局的采纳,但是其影响却是深远的。这种由现实出发主张改革科举的思想潮流是对传统人才观的重要突破,“是近代废除科举思潮的先声”,此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式人才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鸦片战争前后,受国内外严峻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观念不得不发生相应的转变,逐渐抛弃了传统观念浓厚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转向现实主义。在夷夏观方面,中国人开始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能够正视西方国家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并提出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的口号。在本末观方面,开始抛弃工商末业的思想,鼓励发展工商业,希望以此对内解决民生问题,对外维护民族利益。与本末观相适应,在义利观方面虽然仍然提倡“义”,但对于“利”并不盲目排斥,提倡义利并重、以义统利的义利观,鼓励个人合法的求利行为。在人才观方面,为适应对外交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发展民生的需要,提倡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四个方面的转变最明显的反映在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先进思想家的相关论述中,由此开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也开始了向近代化的转变。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