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史的2000字大学论文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近代史的2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代史的2000字论文篇一:《鸦片战争的探讨》
摘要: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体制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这次鸦片战争,使我们看清了清政府及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的表现,进一步认识了清政府的本质,通过对清王朝衰败过程的分析,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本文主要阐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这次战争的看法。
关键词:鸦片战争、危害;
19 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了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此时的中国处于农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清王朝正做着“天上王国”的白日梦。清王朝对世界的局势全然不知,已呈现衰败的迹象,始终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工业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销量不大,而英国商人却需要大量的银元购买中国的茶叶,丝绸等商品。当时的英国政府感觉到单靠正当的贸易手段无法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于是英国资产阶级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开始大力发展鸦片贸易,开始把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并且输入量逐年增多,到1839年猛增到40000多箱,英国资产阶级在鸦片贸易中大发横财。由于鸦片输入猛增,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力,影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加深了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还使军队战斗力逐渐衰弱,白银大量外流,清朝财政陷入了极度的困境,清政府认识到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将要造成财政枯竭和军队瓦解。于是清政府决定开展禁烟运动,严禁鸦片的输入。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道光十八年间,林则徐奉召晋京,并获得钦差大臣称号,去广州禁止鸦片。1839年3月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林则徐宣明到广州的目的是查办海口事件。贴出《关防示稿》;这个告示主要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
在查禁鸦片期间,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严查了一批贪官污吏,非法商人,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大使和不法烟商的阻挠、共缴获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集中当众销毁。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鸦片商人,回到英国之后,立即掀起一片侵华战争的叫嚣。对急于打来中国大门的英国政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于是英国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侵华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很快封锁了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从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期间,中国英两国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清政府也进行了顽强的反抗,道光也有过求和的想法,但是道光帝收到琦善的奏折时,得知英人的要求如此过分,下令备战,战斗开始后,英海军组织火力猛轰城外清军,城外清军缺少掩护没有任何反击手段,很快便溃散,清军损失严重,清方决定求和。1842年8月31日,道光帝下旨同意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需要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到的利益,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英国在到处寻找时机。1854 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两次以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英国企图修改《南京条约》也同样遭到清政府的拒绝。随后,英法两国发起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并且进行了大量的赔款而结束。这对清王朝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纵观这次鸦片战争,使我深思良久,特别是每次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和每次对外大量的赔款的时候。我更是难以理解,总是安奈不住心中的愤慨。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有人说这场战争是道光帝一手造成的。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但仔细想想:当时的道光王朝已经沉积了多年的腐朽,再加上当时的闭门。锁国,因循守旧,仅靠他的图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对待历史我们要用不同的眼光去评价,毕竟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决定的。道光帝登上皇位面临天下的时候,其实他也不曾知道,他的王朝将面临一场从未有过的变局——鸦片战争。
三、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第一,从政治上看,首先这场战争及随之而来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独立主权受到严重的破坏,清政府再也不能象鸦片战争之前那样完全行使自己的主权;其次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腐朽性也暴露无遗,表现为对英国的无知、对外战和不定,由初期支持林则徐禁烟到最终向侵略者屈服,甚至压制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活动,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包围了在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时,清军将领奕山应英国人要求,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压制群众解散,使英军得以撤退;再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的主要任务发生了变化。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即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国人民的主要革命任务是反封建斗争。而鸦片战争后,由于列强的侵略不断加剧,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突现,并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而原来的阶级矛盾则演变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两大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在中国近代史中较长时间占主要地位,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较大,因此,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主要的矛盾。第二,从经济上看,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尽管从明朝中期开始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朝前期也有所发展,但由于封建主义的异常顽固,资本主义在中国一直没能发展起来,所以经济上仍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被打开,五口通商的开辟,外国商品开始倾销,同时大肆掠夺中国原料,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在通商口岸甚至出现了外国人新式企业。其结果使中国经济逐渐失去了独立性,手工业(包括那些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纷纷破产,给中国封建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从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了。
第三,从外交上看,鸦片战争使明朝中期以来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遭到了沉重打击,再也无法推行,日益增多的“洋夷”不断涌入,使清政府不得不改变以前对待列强“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的轻视的态度,鸦片战争后,由于对列强的恐慌、“夷务”不断增多,对列强的要求,逐渐改变了以前由理藩院和礼部处理的方法,派政府大员处理,直至后来设置了衙门。
第四,鸦片战争也使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鸦片战争前,清统治者极力推崇程朱理学,造成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鸦片战争引起的民族危机和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摒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他们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尽管由于受当时客观条件限制,学习西方也只处于“器物”层次上,但在当时撕开了旧思想帏幕的一角,给思想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激励后人不断寻找救国之路。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讲是一次深重的灾难,但我们也要从这个灾难中看到它给中国历史的发展客观上也带来了一些推动因素。对中国走上近代化也起了一定的客观促进作用。如中国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严重阻碍影响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为后来中国新的资本主义因素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正如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所说:工业革命后的列强在殖民扩张中担负起两个使命,一方面是破坏当地旧式的社会,另一方面是建设的使命,为建立西方近代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中国旧的闭关锁国政策也被打破,尽管到来的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屈辱,但毕竟打破了中国与世界隔绝的状态,顺应了历史开放的潮流,也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然这些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产生有利影响的因素并不是西方列强主观上希望的,而是客观上造成的,这一点我们不能混淆。
因此,我们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认识上既要全面又要客观,这对中学生学习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