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论文范文
教育学术论文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以下是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爱的教育论文相关范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全爱的教育论文文如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除了学困生,最不受老师欢迎的恐怕就是有智力缺陷的随班就读生了,对于刚刚毕业的我而言,登上三尺讲台,开始孜孜不倦的育人工作那么新鲜的、那么生疏的又那么充满挑战和机遇,一开始我根本不知道随班就读的概念,只知道我们班有一位特殊的学生,因脑瘫而行动不便,需要特殊照顾。那么,什么是随班就读呢?
一、随班就读概念
随班就读就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 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等等,让他们今后自立、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
二、随班就读案例
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群体中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有很大的困难。帮助他们脱“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扬起前进的风帆
(一)、一语护心扉
记得开学第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妈妈的搀扶下慢慢的走进教室,眉目清秀,衣着整齐,他就是我班随班就读同学—小齐。在接班前,就听英语老师提过,小齐是他从业以来最喜欢的学生,该生学习认真、积极发言、成绩优异,是一名难得的好学生。可是,我没有想到老师眼中如此上进的学生竟然是一名脑瘫学生,不幸的是,他天生如此,不能独立行走,幸运的是,脑瘫并没有侵蚀他的智力,只是右脚瘸拐,就这样,我带着怀疑和意外的心情展开了学习之路。
果然,小齐每次上课时都非常认真仔细的听讲,而且他非常聪明,别人不会的题他都能想出来,在第一单元数学考试中,他以唯一的100分获得了第一名,这使我非常欣慰,所谓,上帝关掉你的一道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要测跳远,几个孩子感冒没有下去,体育老师不知道小齐的情况,有些生气地走进教室来质问他们为何不下楼,“你今天脚不好不下去,下次呢?下次给我下楼去!”其实我本可以大方地和体育老师说明他的情况,可是我隐隐看出了他眼神里的不安和自卑,我很怕“脑瘫”、“残疾”这些敏感的字眼伤害到他那幼小的心灵,于是我向体育老师使了一个眼神,大声地说:“小齐是最棒的孩子,如果跳远一定会得最高分!” 话音刚落,我察觉到他那晶莹剔透的眼睛中泛着闪闪泪光,我很欣慰也很开心,因为我的一个留心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二)、书本照进现实
虽然小齐是一个很爱动脑筋、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大家都很佩服他。但是由于他行动不便,不能和同伴们去户外嬉戏玩耍,我发现他和大多数的男孩子关系都很疏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女孩子课下会和他交谈,于是,我观察了他和谁比较亲近,能够逗他开心,便帮他调换了座位,使他们能交流的更加方便快捷。还记得一次公开课上讲《难忘的八个字》,文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个身患残疾的孩子,天生的裂唇、左耳先天失聪,说话结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厌恶他,可是老师却给予了他爱和尊重,温暖了他受伤的心,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在讲这节课时,我特意以小齐的事例,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也希望你们在座的一位是我的孩子,猜猜是谁?”学生们东瞧瞧、西看看,相互猜测和讨论,只见小齐低着头、沉默不语,我面带微笑的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小脑袋,大声地说:“就是小齐同学,他无论学习和生活,都是大家的好榜样,老师非常喜欢他,希望他是我的孩子,我们为他鼓鼓掌吧!”大家点点头,掌声响起来了,小齐在一片赞扬中快乐的抬起了头,在我们相视一笑的瞬间,我感受到了老师的一种使命感和幸福感,此后,他每次语文课上都会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同学们中得威望更高了,并以绝对优势当选了纪律委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对于那些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有所缺失的孩子而言,他们的情感更加脆弱,他们的自尊心更加易受伤害,这就需要教师从生活中的细节出发,一点一滴地发现、融合、鼓励,你对孩子的一点点爱,他们都能够感受,都能够接受并传递下去,而这也正激励着我只有更爱他们才能更好地改变他们、引导他们。生命是需要尊重的,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人都得到积极主动、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使他们真正地接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三、随班就读策略研究
(一)用“责任”关注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们的学校不但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场所,更是向社会输送大量合格劳动者的场所,如果我们只关心“好生”,对随班就读的学生不闻不问,这样做决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况且那些随班就读生们本身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绝大多数内心是自卑的,性格是内向的,如果我们老师不负责任地将他们弃在一边,就更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结果使他们在校是既成不了才,又成不了人,只能是一事所成。现实生活中,因为考核的关系,我们大多数老师喜欢以成绩的优劣来衡量学生,过分地看重成绩的高低,总是对那些成绩好、纪律优的学生宠爱有佳,而对那些随班就读生是漠然置之,甚至是视而不见,试问,如果自己的孩子如此,那么身为母亲的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爱的教育论文
(二)用“爱心”呵护
随班就读生从小就生活在别人的讥笑声里,感觉不被重视,不被理解,因而走向了自卑的极端,不喜欢和人接触,在寂寞中变得越来越犀利,更有甚者故意破坏课堂秩序来吸引别人注意,记得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倾注所有的爱心,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影响、鼓舞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 用“成功”体验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随班就读的学生往往熟悉了教师的批评和冷语,加上同伴间的疏远,渐渐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即使家人的爱也换不回来他们的希望和信心。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爱和称赞中扬起希望的风帆,找到人生的价值。
培养随班就读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则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要根据随读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如:好学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随读生经过几遍甚至几十遍才做对的,也要表扬、鼓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地创设情境让随读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
(四)根据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随班就读生的身体和心智状况都是不同的,对特殊学生的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提供合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又能兼顾特殊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特殊学生健全部分和潜能,对于缺陷部分实施补救教学,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助。
(五)发挥助学小伙伴的作用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老师出面解决,有些时候,同伴的话要比老师的话更加有效。在帮助随班就读生上,同伴的力量会更加强大,同学间的温暖、伙伴间的鼓舞胜过教师的一颦一笑,所以,要充分动员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
(六)家校同心,走向明天
作为随班就读生的家长,大多数是不愿意到学校来的,因为有些家长有一种不好意思的感觉,作为老师,要和家长取得有效的联系,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建立起了共同为了孩子的明天而努力的信心。能家访时可以去家访,不能家访时可以请家长到校来,无论怎样,都要当着学生和家长的面,实事求是地表扬他们在学校的一点点进步,燃烧起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希望。这样,学校和家庭就能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教育随班就读生。
再次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格言:“智残生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娇艳的花朵。”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每一位老师用真诚的、真挚的心付出,只有在爱和赞扬中才能感受到为人师的幸福,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快乐和回报,但愿在老师们辛勤的耕耘下,随班就读生们可以开出最耀人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版。
2.陈浩莺,《走向心理康:学校篇》,华文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徐光兴,《学校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