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指导论文
在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创业已经成为了不少大学生选择的新出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大学生的创业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大学生的创业论文篇1:《浅谈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摘 要: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潜能。高校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南通市F大学的学生对创业现状的描述和评价,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开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现状 促进对策
创业指创立基业,即开拓创造业绩和成就。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中的创业者在校学习期间或毕业离校之时发现机会、整合各种资源独立开创或参与开创新企业,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最终实现自身创业目的的一系列活动。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将就业问题转变成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本文调查了南通市F大学学生的创业现状,了解目前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和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和促进大学生创业进行有效的指导。
一、F大学的创业调查结果及分析
2010年11月份对南通市F大学的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调查,选取大三、大四的学生,每个年级发放90份,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7份,有效回收率为92.8%。本问卷由16个问题构成,其中15个为选择题(5个多选、10个单选),1个为开放题。
1.创业意愿。
从统计结果看,选择“没有创业打算”的人最多,占59.9%;“有创业打算”的大学生为31.5%;而在“有创业打算”中只有8.6%“付诸于实际行动并已经进行了创业”。另外,没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中因“缺乏资金”的占27.8%;认为“经验不够”的为25.4%;“从未想过创业”、“只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家人不同意创业”、“认为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只占4.8%。
调查显示:大学生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思想的影响较深,给当今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在复杂的就业形势下,具有创业打算的人只有少数,而把创业的想法转变为实际行动的更是少之又少,仅有8.6%,此数据与有关的调查研究相比,表面上看来并不低,但是,在调查的已经进行创业的人中,多数都是多人共同创立一个企业,即合伙创业。因此,如从创办企业的数量来看则是更少。
2.创业条件。
从统计结果看,大学生最重视的创业条件是“个人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知识和个人能力”,占66.7%;其次是“创业资金和机遇”,占63%;再次就是“坚强的信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关系”、“创业伙伴”、“政府政策”;只有16.7%大学生选择“学校提供的支持和鼓励”。
调查显示:该校大学生对影响创业成功的条件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只有完善自身的创业知识及能力才能获得创业的成功,对创业的资金及机遇的认可度也较高,说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成功还有一定的盲目性,寄希望于机遇来获得创业的成功。而只有16.7%的人选择“学校提供的支持与鼓励”,可见当前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未能获得大学生的肯定。
3.创业工作评价。
从统计结果看,53.7%的人认为该校的“创业工作一般”;27.8%选择“不了解”;16.7%认为“几乎没有相关工作”;而只有1.8%“非常满意”。
调查显示:该校创业工作的宣传引导一般,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在促进创业方面的作用,未能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比较关注,希望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政策,苦于未能找到合适的途径。
4.创业政策。
从统计结果看,关于国家、省、市和校提供的创业政策,无人选择“很熟悉”;22.2%的人选择“了解些”;27.8%的人选择“没有听说过”;50%的人选择“知道有但是不了解”。
调查显示:虽然该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建立了校园就创业网站,并举办一定的创业活动,但是因为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主要是由学工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辅导员担任,缺少相应的专业背景及培训,课程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另一方面就创业的网站主要是针对毕业生服务,因此关注课程和网站的非毕业班大学生并不多,导致了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知晓率不高。
5.创业教育课程。
从统计结果看,创业课程开展与否问题上,有72.2%的大学生选择“有必要开展”;而选择“没有必要”、“针对少数学生开展就可以了”、“无所谓”的,分别为7.4%、9.3%和11.1%。另外,关于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的创业帮助方面,选择“设立创业实践基地”的人最多,占77.8%;其次是希望“建立交流平台”的,为57.4%;53.7%的人选择“请创业成功人士或专家作讲座”;再次是希望“开设创业教育课”、“请创业中心来指导”,而希望“举办创业大赛”的只有25.9%。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开展创业课程兴趣较大,认同度很高,希望通过创业课提高创业知识及能力。大学生选择所需获得的创业帮助方面,过半数选择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主要希望通过举办一些“创业实践基地”、“创业交流平台”、“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专家作讲座”等形式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完善自己的创业实践。
6.F大学科技园的运行状况。
从统计结果看,在问到是否知道该校科技社区针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时,91.6%选择“不知道”;而仅有8.4%选择“知道”。另外,关于科技社区优惠政策的吸引力问题,超过半数的人选择“没有吸引力”,占57%;选择对他们“有吸引力”的为43%,。还有,关于希望提供的创业政策,有75%的选择“进行免费的创业培训”;65%的人认为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其次是“放宽审批手续”、“提供免费的风险评估”、“倾斜税收政策”;最后是35%的人选择要“完善政策体系”。
调查显示:该园针对大学生提供了免两年房租和返还三年地税税收等较为优惠的政策,已经吸引10家大学生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中来,但从91.6%的大学生不了解科技园的政策可以看出,该校的宣传还很不到位,因为该校科技园的宣传主要是针对教师进行,而针对本校大学生召开的专场宣传较少,导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科技园的优惠政策不了解,认为具有吸引力的也只占43%。因此,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及制定针对大学生的更优惠的措施,如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设立专项资金、提供更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吸引大学生创业者在园区内创业。
二、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1.在创业观念上,大学生创业要避免几个误区。
一是盲目自信。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在创业时,未进行深入的创业素质、市场、项目前景等方面的分析,就盲目选择创业方向,最终阻碍创业成功;二是孤军奋战。实践证明强强合作、取长补短的创业团队,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就需要创业者具有良好的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三是缺乏实践。大学生对创业过程了解过于简单,对市场、注册、财税、资金、营销、行政、人力资源管理等准备不足,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实践,往往实施起来发现困难太多,导致半途而废;四是好高骛远,许多创业的大学生,创业的目标都非常远大、设想宏伟,但这些创业计划是大大超越创业者自身能力和可支配资源的。因此要脚踏实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业。
2.提高创业素质。
大学生要创业,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要真正实现创业目标还要有过硬的本领,这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一是开展创业教育学科建设。通过创立创业学科来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和内容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提高创业相关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广泛开展案例式教学、互动式讨论、模拟式体验、课堂和实践对接等。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二是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开展对创业教师的培训,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创业师资队伍,为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和创业教育效果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经常邀请社会上的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开设创业讲座,灌输创业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拓宽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面,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心。
3.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大学生轻松创业、成功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是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经费、指导、奖励和转化等制度,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同时也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的研究。二是实行课内与课外结合。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实践能力。三是加强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首先,引导企业家和企业广泛参与。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咨询,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其次,提供项目支持。学校应该向广大师生征集有创新性、具有开发潜力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要创业的大学生使用;最后,落实创业服务功能。协助入驻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税收减免、融资贷款、人才培训及招聘等事宜,免收代办费等;四是组织开展创业竞赛,增强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多参加创业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
4.增强创业信息服务。
建立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平台,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创业的项目信息,供毕业生随时查阅。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管理和服务组织,如“大学生创业管理中心”、创业网站和“创业者之家”等交流平台。建立健全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素质测评等的各项服务内容,方便大学生创业政策、信息的获取,以及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5.加强创业风险的防范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创业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大学生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一方面,应该加强创业心理教育辅导,培养大学生坚韧、乐观的创业意志和情感。另一方面,应该设立大学生创业失败救助体系,政府和学校可以联合设立救助基金,保障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的基本生活。保险机构也可开发、推行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特殊险种,降低、化解大学生创业风险。
总之,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政府要起到支撑作用,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社会要起到导向作用,从舆论导向、政策扶持、社会宣传、价值观念上鼓励创业,让崇尚创业、梦想创业的风气兴起;学校要起到促进作用,更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培养和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与创业潜能。希望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继续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从“就业的一代”转变为“创业的一代”。
参考文献:
[1]吴启运,张效东.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J].特区经济,2008,(10).
[2]林莉.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
[3]陈�Z.在校大学生就业意识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6).
[4]丁伟民.大学生创业素质及其培育[J].高教高职研究,2010,(15).
大学生的创业论文篇2:《试论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被动的就业心态和意识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呼声中,大学生自主创业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创业教育
近年来,随着教育内容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已有明显变化,但是被动就业的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1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已攀升至32.2万人,平均就业率为73%,这就意味着近9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找到工作。就业形势依旧严峻,被动的就业心态和意识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呼声中,大学生自主创业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创业教育的提出
“创业教育”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创业教育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实施创业教育,如美国德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创业教育的各种讲座,开展创业计划比赛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在我国,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开始了推行创业教育的实质性工作。
二、创业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进行从事企业、商业、事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不仅包括对事业过程的教育,更包括对创业者的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最早提出创业教育概念的柯林・博尔先生曾这样描述具有创业素质的人:“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态度,这样的人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的、有信心、有主意而不总是依赖他人的人”。因此,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其具有开创性的个性,成为能够给别人创造就业岗位的创造型人才。
三、创业教育的内容
(一)营造校园创业教育氛围,增强学生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因素,它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高校应该营造校园创业教育氛围,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既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心。
1、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缺乏实践能力,是阻碍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通过实验教学或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实际参与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课程建设契机,系统展开创业教育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单一,课程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对创业教育都是一笔带过、泛泛而谈,大多拘泥于“纸上谈兵”。
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系统展开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设创业指导的综合课程,比如加多创业指导基础课的学时,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创业选修课等。
召开创业指导座谈会,开展创业精英访谈活动,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增强学生创业意愿,使学生了解创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创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其在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3、重视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因素。由于创业教育的课程涉及到的层面比较广泛,因而对专业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高校在对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上应本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抓紧对专任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从更新知识、转变教学手段入手,通过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创业专题讲座、教学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集体备课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使授课教师能够了解有关创业教育教学最前沿的知识,掌握创业的技能,加强就业实践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能力广义上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统称;狭义上主要是指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储备和创业技能,它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综合方面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当中,应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着手, 结合本专业不断更新案例,教育学生最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或几个有发展空间的创业方向,重点积累专业知识,以便真正创业时能够游刃有余。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开辟新的创业方向,提高自身的创业技能,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决策能力,通过困境模拟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这些能力不是天生, 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锻炼才能培养出来, 因此, 高校教育必须既注重知识的传授, 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开展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特殊课程模式。高校可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进行创业的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如成立创业集中训练营或创业科技园,包括模拟公司的成立, 进行角色扮演、 模拟谈判、 模拟交易等训练,举办创业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开展“创业论坛”、“创业电教沙龙”等系列讲座,讲座悬挂校园创业主体的横幅进行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这些以学生自主性为主的实践活动, 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创业综合性人才。
总之,要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就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手段,教育的核心是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高校应结合本校所开设专业的实际情况,加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进一步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培养更多的创业综合性人才, 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新宽.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问题的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2
[2]唐建阳.论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J].企业家天地,2009,1
[3]李儒寿.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6,6
[4]杨新新.强化创业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J].许昌学院报,2006,5
[5]钱辉,林伟连,许为民.试论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2,11
大学生的创业论文篇3:《试谈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及对策》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云南省自2008年以来,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我省大学生创业。但在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中,创业只是少部分学生的目标,创业成功之路面临着不可预计的困难和风险。本文将在客观分析大学生创业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困境 对策
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业创新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一个群体,但在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中,创业只是少部分学生的目标,创业成功之路面临着不可预计的困难和风险。本文将在客观分析大学生创业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对策。[1]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
1.创业意识淡薄
尽管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在花大力气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但有创业意愿、能主动去详细了解创业政策并思考自己创业规划的同学寥寥无几。“网上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认可自主创业,而真正参与实践的却只有 2%。可见大学生还没有把创业的知和行统一起来。”[1]许多同学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可能创业,还是找个单位工作比较保险,比较稳定。有的同学哪怕有一点点的创业愿望,也因为创业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风险,担心竹篮子打水,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而就此作罢。大学生群体面对创业的各种利好,往往因为旧有的就业观念和对创业面临的各项问题规划不足,而不想创业、不愿意创业,创业意识普遍淡薄。
2.创业成果难以稳固
在为数不多的尝试创业的大学生中间,一部分创业项目往往因为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创业项目的缺陷、市场发展的变化而短暂而亡。大学生想要创业成功,不能没有创业的基础。对创业者而言,大学生必须具备与创业相关的知识、能力和实践经验。这些方面,学校教育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依靠的一定是大学生真正实践的历练。创业所必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历练,是对创业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本领能力,这方面能力的缺失必定对创业项目的成功运行造成致命的影响。[2]
二、大学生创业困境
1.资金不足
大学生创业,首先要解决的即是资金问题。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很难保证有充足的创业启动资金。只有具备了充足的资金准备,创业之路才会向大学生开启上路之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逐年来都在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力度,其目的正是期望解决大学生创业难的资金问题。但由于各部门制定政策的本位思想和相互之间联动不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大学生想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扶持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能成功获贷。因此,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各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要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业,还应在银行贷款、工商注册、社会扶持方面更多给予帮扶。
2.缺乏经验
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毕业以前,基本都是一直在学校中学习,从来没有机会去接触社会。尽管也有少部分同学经历过到一些单位去勤工俭学,但他们也只能是短时间、较为局限的接近社会,不能做到深入地了解市场、掌握经验。此外,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家企业要生存和持续发展,需要在产品定位、企业规划、团队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做好严谨而充足投入,而这些,都是身在校园的大学生群体所不曾了解到的创业内容。大学生群体不能积极创业,缺乏经验是重要原因。
三、对策研究
(一)加强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即是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掌握相关的创业技能。2012年起,云南省各高校在已经形成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强化创业教育,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讲座、论坛以及开展模拟实践等,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近年来,云南省将SIYB创业培训项目引入高校即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培训中,学校邀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和专业培训师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培训,这既保证了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员真正学到自主创业的知识和技术,又让高校学生接受和认识到先进的创业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同时有助于学生提高市场的敏锐性、选准切入点、集中有效资源,迅速打开市场,逐步走上成功的创业之路。
2.整合创业政策和资源
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期望能切实推动大学生创业,并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云南省也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创业促进就业,从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培训和创业补贴、社会保障优惠等6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我省大学生创业。但有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只有 2%-3%[2],一直在低位徘徊。这一数据相对于美国 20%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来说,无疑存在较大差距。为保证政府、高校投入的资金、人力、政策等资源能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发挥真实有效的作用,让所有政策和资源的提供能符合创业者的需求,我们各级机构还应该注意有效的整合政策和资源。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如果相关的政策、资源的设置能符合项目的需求,能提高项目在市场发展中面对复杂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能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那么所有的政策和资源必能形成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合力,真正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创业成功率。[3]
3.选树典型 宣传学习
环境对个体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积极的环境能促进个体向着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和发展。在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中,树立成功典范并进行大力宣传和学习,对大学生创业的推动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应该注重选树创业典型,营造鼓励创业的积极氛围。各大高校还应该注重挖掘校友资源,发挥成功校友在推动在校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典型带动作用,经常性的邀请企业家和创业成功的校友会到学校参加校友座谈会、创业专家讲坛、主题讲座以及特色访谈。通过校友的言传身教、给在校生讲述创业故事和身心成长历程,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营造积极、浓厚的学校创业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创业,计划创业,最终实现创业梦想。
现代社会新的就业形势和市场要求,在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的同时,更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人生梦想、展现个人魅力的广阔平台。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信心,整合资源,勇于探索,积极创业。同时,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资源共享、政策互通,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提供全面的创业扶持,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春柳.导创业教育 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J]. 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3月, 第5卷, 第1期:46-48
[2] 联民.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 2%-3%[N]. 中华工商时报, 2008-01-29:4.
[3]吴金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C].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