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听说读写之于共生作文教学

晓晴分享

  肖培东老师在代表作《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一书中提到他以前的语文老师的课堂:“他们的课堂,不曲折,不婉致,简单朴素,像一棵冬天的树,苍劲枯瘦,只剩下听说读写。”

  大道至简,浑然天成。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听说读写四者既相对独立,不能互相替代,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能随意偏废。听说读写,简单的四个字,却包含着无尽的真意。

  师生共生写作教学,黄厚江老师是这样论述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是教师用自己的写作体验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是教师用自己的写作经历丰富学生的写作经历,是教师融进学生写作的过程,是学生融进教师的写作过程。”

  徐飞老师的作文课《用心体贴每一片叶子》就仿佛这“冬天的树”,很好地体现着听说读写和共生写作教学的思想。

  一、听:学会倾听,学做听众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曾经说过:“关于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基础能力,目前存在着重视读写轻视听说的状况,这是应当引起重视的。”二十年过去了,遗憾的是,还是没能引起我们语文教育者的重视。

  当前的语文课堂,已经很少有“听”的训练和指导了。很多老师只是在朗读课文时,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和范读引领才有意识地教学生“听”。徐老师的课,导入就很别致。他首先让学生用当地方言向老师问好,再以自己的吴侬软语给予回应。听方言,很有趣,在很多人看来却很冒险。语文,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方言,却实在是语言的精髓。汪涵说:“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但是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这些乡音正以每两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而乡音背后的文化基因也在被我们不自觉或者不自知地剪断,这个非常可怕!”他进一步解释道:“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可以让你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要忘记你从哪里出发,普通话让你交流极其顺畅,而方言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徐飞老师在评价黄厚江老师的“本色”与“共生”的关系时曾说:“黄老师课堂的魅力在于‘共生’,而沿着‘共生’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它的源头是‘本色语文’。”

  在我们看来,各自用方言问好就是一种“本色”的体现,不事雕琢,不落俗套;而师生用方言互动,则体现了“共生”的理念,和谐共存,互相激活、互相引发和互相唤醒。

  “听”学生回答,这是徐老师多次有意识设计的步骤。不论是对于问题的回答,还是对于答案的分析,都体现出尊重学生的原则。比如,“你理解的凝视是什么”,“你手中的这枚叶子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告诉我,就这片叶子,你怎样写出眼前所未见来?”应该说,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甚至也没有参考答案。它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对于个性体验的展示。

  “听”学生点评,这在徐老师的这堂课里也多次出现。比如:

  师:落叶是没有生命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问前一位回答的女生)

  生:我不同意,落叶是有生命的,要不怎么“化作春泥更护花”呢?

  老师不急于用自己的答案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回答,而是把这个点评的机会给了其他学生。不做答案的终结者,而是做下一种回答的启发者。教学目标不是指向一种声音,一种目的,而是允许响起不同的声音,体现不同角度的思考。如此,便可“兼听则明”,便不会“偏信则暗”。这样的课堂是民主的、开放的、高效的。

  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学做听众。

  二、说:不平则鸣,一鸣惊人

  课堂上的“说”,过去基本上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老师说,学生听。“听”老师说,这是课堂的常规。关键在于老师说什么,怎么说。

  我们先看看徐飞老师是怎么说的:“你理解的凝视是什么”,“不错,凝视就是专注并用心地看”,落叶是没有生命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问前一位回答的女生)。由此可见,徐老师的“说”,是出于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对学生精彩回答的肯定,对其他学生表达不同意见的启发。

  老师的“说”,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提问”。可同样是提问,也有很大的不同。黄厚江老师就指出:“现在有不少课堂就是老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找到答案,眉开眼笑;找不到答案,死不瞑目;答案一写,万事大吉。”如此提问,学生沦为教材语言的“搬运工”,而老师则变成了计件算账的“包工头”。我们看徐老师是怎么提问的:

  曹文轩说,写作离不开凝视。我们今天就不妨从凝视一片叶子开始。我今天上午在我们学校里像我们班上的女同学一样,捡了一些落叶。我发现这些落叶没有一片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每人都会拿到一片落叶,我们来用心凝视,抓住它最主要的特点,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向同学们描述你手中的这片落叶。

  (分发落叶,学生凝视手中的落叶。)

  徐老师的问题是“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向同学们描述你手中的这片落叶”,如果简单直接地把问题抛出来,学生也能回答,只是显得突兀和生硬。而前面的铺垫则很好地给了学生思考的缓冲。引用曹文轩的话让学生知道“凝视”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这枚叶子的来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小故事。

  很多时候,好为人师的本位思想让我们常常低估学生的创造力。徐老师拿着叶子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用手再来摸一摸,你发现表面与背面还有什么区别吗?”我们节选了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表面很光滑,背面却有些粗糙。就像有些人一样,表面活得很光鲜,背后却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辛酸。

  生:我这片叶子的形状跟其他的都不一样,我这片叶子的形状就像是一棵树。我就想,每一片叶子都是大树的孩子。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的教育名言;徐飞老师则是用行动在践行“说是为了不说”。如果老师的“说”能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说”,而不是让学生的思考停于终点,我们认为这样的课堂是生态的、高效的。

  给学生以“说”的机会,他们就可能“不平则鸣”,且“一鸣惊人”。

  三、读:带着感情、读出感情

  叶圣陶把“带着感情、读出感情”的朗读称之为“美读”。美感一定是饱含感情的,有感情地朗读也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我们很多同学在朗读时的确能够带着感情,且抑扬顿挫。但是不可否认,除了个别经过专业指导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是不准确、不到位的。比如,有的地方需要像平常说话一样,语速稍快,情感不宜过分释放;比如,有的地方需要重读、慢读,以示强调。很多老师喜欢给学生播放名家朗读,应该说这种示范性、权威性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但是如果只是借助专家范读,学生在享受之余,学不到什么东西,因为没有方法的点拨。这个时候,语文老师的范读就很有必要了。而我们很多老师却往往有意无意的选择性忽略。

  徐老师本堂课就有个精彩的范读:

  这是一片普通的落叶。叶面浅黄,靠叶梗的部位有三小块褐色的斑痕,如老人斑一样扎眼。叶子边缘已变得焦黄,且微微蜷缩。这是一片垂垂老矣的叶子,我甚至听到它的叹息。但且慢,翻开叶子,浅黄的背部,深棕色的叶脉越发清晰,如骨骼般隆隆突起。当这片叶子无奈地躺在地上,看生命的养分一天天流失,它应该有过痛苦有过不甘,但它始终记得,让叶脉高傲地隆起。

  常常见到小区里一群打腰鼓的老女人。一二十来人,三四排,鼓声很是齐整,偶尔齐喊一声,格外响亮。她们笑起来,脸上的褶皱就更密集了,是雕刻匠狠心划出的几笔。但她们的碎步依然轻快,她们的笑声依然年轻。

  是的,衰老与死亡终不可抗拒,但人可以和这片叶子一样,在时间面前,永远选择一种向上的姿势。

  徐老师带有吴侬软语式的朗读特别适合这段节奏舒缓的语段。前面对于叶子特征的叙述平淡而富有韵味,如“叶子边缘已变得焦黄,且微微蜷缩”要读得尽量舒缓,平白如话;后面对于小区里老妇人的朗读明显要多一些感情,如“她们的碎步依然轻快,她们的笑声依然年轻”就要读出欢快、读出敬意。而且,徐老师的声音特别有磁性,听起来悦耳动人,余音绕梁。

  也许有的老师在朗读上先天不足,普通话不够标准。但是这不应成为我们拒绝范读的借口。出色的语文老师,一定是擅长朗读的,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对朗读技巧加以改进。先天不足,后天来补。而且,朗读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感情。

  因此,语文课一定要重视朗读,而且要带着感情、读出感情。

  四、写:共生写作,和谐共存

  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谈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时指出:“无论如何,一种改革的共识正在形成,那就是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

  应该说,温教授道出了语文人的心声。我们老师在批阅作文时,常常感到学生套话连篇,真情难觅;学生也振振有辞,“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导致没有生活阅历。高明的老师会在理解学生苦衷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学生对身边生活的进行细致的观察、细腻的思考。

  徐飞老师的这堂作文课,选择的主题是“凝视一片叶子”,角度小而精巧。首先“叶子”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很熟悉,不至于无话可说;另外叶子作为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学生往往也能联想很多。这种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比那些“凝视生活”“凝视人生”等大而无当的题目更接地气,更容易操作。

  我们看看学生的当堂写作:

  生:表面很光滑,背面却有些粗糙。就像有些人一样,表面活得很光鲜,背后却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辛酸。

  生:我这片叶子的形状跟其他的都不一样,我这片叶子的形状就像是一棵树。我就想,每一片叶子都是大树的孩子。

  生:一片叶子和它的伙伴一样伫立在枝头。这时,有一只胖胖的青虫挪了上来,慢慢地靠近这片叶子。叶子颤抖着,无奈地看着这只青虫的逼近。“咔嚓”一口,叶子感到钻心的疼痛,似乎嗅到了死亡的味道。“咔嚓”,又是一口,叶子痛苦地蜷缩起身子,在风中痛苦地呻吟。

  随着课堂进程的推进,这节作文课的目标也在逐步达成中。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基本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次训练和提升。通过对手中这枚叶子的凝视和思考、联想,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增强,表达技巧在训练,写作能力在提升。

  有的老师反对当堂训练,认为作文课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培养他们的判断力,涵养他们的思想、培养他们的美感。应该说,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可是和当堂训练并没有直接冲突。老师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写出一段精彩的文字,也是功莫大焉。当然,目的不在于只是完成老师的“规定动作”,学生在课后能自觉的、主动的去读书和写作,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生态课堂、高效课堂。

  河南的王莹莹老师在评价这堂课时说:“当一节课被生命的光芒所照射,它无疑会散发一种美的光辉。在哲学上,美是真与善的统一。徐飞老师这节课的课堂之美,不仅体现出对生命自觉关照的“善”,还体现出对作文教学本真规律的遵循、对共生作文教学之“真”的探求。”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听、说、读、写四种方式也构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四者之间有共生,吸收与表达之间也有共生。

  徐飞老师曾说:“美好的共生,总能撩拨我们对迷人课堂的追求之心。”

  应该说,这节作文课给了我们无限的启发和思考。

  最后,我们想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这堂课:生活的,本色的,共生的,徐飞的。

  参考文献:

  [1]黄厚江.共生写作课型之一:师生共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19—21

  [2]宁鸿彬.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07

  [3]黄厚江.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 [M]:华东师大出版社,2016:08

  [4]汪涵.新华每日电讯.新华每日电讯.[N]2017:05

  [5]温儒敏.光明日报. [N]1996:03

  [6]王莹莹.作文课堂的共生之美[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7:03

  [7]徐飞.课堂的魅力在于共生[J].中国教育报.2016:12

【本文作者:崔久主(微信公众号:姑蘇徐飛)】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16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