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物理教育学论文

坚烘分享

  物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如果能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也能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物理教育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物理教育学论文篇一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当前,教育形势面临较大的转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符合当前的发展实际。因此,要对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要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达到此目的的关键途径。物理是高中的重点课程,为培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依旧难以在课堂中真正占据主体地位。如果能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也能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在此种情况下,学生能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改变学生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高中物理属于探究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能通过自身能力在探索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采取合理方式处理此类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意识

  推行新课改后,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更倾向于探究性,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教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一、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一)实现学生地位的转变

  学习源于思考,而思考源于疑惑,学生在面对各种疑惑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对此要有清晰地把握,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惑,激发起求知欲,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在探索中获得知识,从而让思维达到活跃状态,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具备问题意识的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对现象出现的原因、原理、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学生就会产生较强的探索欲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疑问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研究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断接触新的信息,知识储备就会增加。

  (三)有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反映其目前的学习状况,据此设计教学方案,直接针对疑难问题,少走弯路,提升教学效率。且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均思考如何教学,未考虑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无法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问题源于层面,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让学生在原本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二、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

  有教育理论认为,思维产生于经验和情境,创建典型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产生疑惑的关键点,对学生开展科学引导。

  比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让学生使用弹簧秤在桌面匀速拖动木块,并提出问题: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发生什么?变化此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摩擦力增大,表明摩擦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的正压力存在关联,正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就处于更高水平。教师更改实验,将木块放置在毛巾上,匀速拉动,查看弹簧秤的数值变化,会发现数值比桌面大。教师再次提问:此种情况说明什么。随着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逐渐加深,教师在情境中增加条件,让学生接触到新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两个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上思考,进而让学生知晓:接触面粗糙程度越高,滑动摩擦也就越大。如此的设定为学生提供发挥空间,使学生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际问题上。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造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获得学习信息。比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存在关于α粒子的散射实验。能完成此实验的装置较少,教师也就不能为学生在现场进行直接展示。但可以在多媒体上模拟实验,大部分α粒子在穿透金箔后,运动方向保持不变,发生偏转的粒子占极小比例,甚至有些粒子被弹回。在多媒体上演示完此实验后,学生就会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设备、过程等产生深刻印象,相关记忆较为牢固,被激发起好奇心,产生一些问题,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

  (二)营造产生问题意识的氛围

  学习知识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积累理论,而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物理学的实验性很强,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教师应联系实际,让创设的情境更有意义。比如,在讲解“日光灯”原理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电路中镇流器的作用。如果教师仅告知学生在开启日光灯时,镇流器可以产生瞬间高压,学生只能强行记忆,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实验:准备电键、镇流器、电池各一个,导线若干根,串联在一起形成闭合回路。同时,教师指导全班同学牵手串联在一起。同时,处于首尾位置的两个同学同时抓住镇流器接线头的两侧,教师切断电键,镇流器生成瞬间高压,使电流从全班学生身上通过。在此瞬间,全班同学都会体验到“电击感”。此实验会让学生们的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氛围也会达到顶点。随后学生就会产生疑问:镇流器尺寸较小,为何会制造出如此大的效果?镇流器的内部构造是什么?这些问题产生后,学生就会通过学习寻找答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顺利达到。

  (三)让师生关系对等

  平等的对话方式才能激发对方表达真实想法,教师与学生建立对等关系才能让学生在表达心中疑惑。教师并非是课堂的掌控者,而是学生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如果教师将自己摆在不正确的位置,学生也就不会阐述自己的疑惑。教师要将学生视为朋友,如此才能将内心的问题讲述给教师。如此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制定专门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比如,在教导“力的合成”时,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疑惑,受力分析较为混乱,教师此时不应直接批评,而是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摩擦力如何标记?如何对弹力进行分析?再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知晓各种力的差别。学生在获得尊重时,与教师之间拉近距离,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乐于主动学习知识。

  总结: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发生转变,如此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物理实验性很强,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难度高,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教师要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经典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达到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卫国.深化课堂问题意识优化物理教学――谈如何在物理课堂培养问题意识[J].读写算:教师版,2014,25(27):147-147.

  [2]吴晓玲.放下“师道尊严”,鼓励“标新立异”--从高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18(9):143-144.

  [3]王忠英.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4,32(2):8-10.

  [4]吴建生.略论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10):41-4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物理教育学论文

2919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