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浅析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坚烘分享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无名有实”,但在美国社会上却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虽异于我国,但究其本质也是道德与政治教育的综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析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篇一

  《浅析美国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无名有实”,但在美国社会上却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虽异于我国,但究其本质也是道德与政治教育的综合,所以研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吸收借鉴其成功经验。

  关键字:美国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 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在古代和国外都不曾使用这个称呼,但它却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社会现象,都是“无名有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就是最为典型的成功范例。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美国是一个以欧洲移民为主建立的国家,其许多理论都源于欧洲,这些外来理论与美国本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以此为基础继而形成了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理论流派。

  (一)政治社会化理论流派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占统治的阶级通过传播政治文化,对公民进行教育的过程亦即思想政治教育。该理论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个体成员如何接受政治文化,并形成特有政治观念;二是政治共同体如何进行政治文化传播。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政治社会化的本质要求,即塑造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相适应“政治人”。“从个人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发展政治自我的过程”。从社会角度研究政治社会化,就是研究社会如何改变、维护及创造政治文化。

  (二)人本主义理论流派

  人本主义理论把侧重点放在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人个性的关注,强调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兴趣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以人性为本位”。人本主义提倡的教育就是将人的发展完全彻底地置于人性的充分养成之上;置于个体内在潜能在后天的充分发挥之上。因此,这种教育是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人本主义以此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求给受教育者更多的关爱和重视,这对于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使命有启发价值。

  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美国道德教育有注重现实、兼容并蓄的特色。所以美国的德育除了传授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外,还把各个时代和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作为其内容。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

  第一,公民教育。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公民学”课程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参与和了解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确立“我们是美国公民”的思想,教育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公民。

  第二,历史教育。美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任何政党或政府都是变换的、暂存的,所以公共场所大多悬挂着国旗。

  第三,经济教育。经济利益是吸引和调动普通劳动者的根源,是社会最好的黏合剂,进行经济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对于经济问题时能够做出合理的理解、判断和决策。

  第四,法制教育。美国是一个标榜自由的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有诸多制约且非常有序的社会,处处都得遵守法律和规矩。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遵守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

  第五,宗教教育。美国的宗教是维系社会、人心的重要精神形式,美国人用上帝的震慑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而美国的教堂则是实现这种精神形式和人们互相交往的重要场所。

  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方法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

  第一,课程设置方法。美国政府对学校政治科目的设置作了许多硬性规定并有十分明确的教育目标。美国学校政治课程的教育内容是建立在不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上的,教育内容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和连续性。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非常重视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

  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在学校课堂上,教育者更加注重采用无形的或全方位间接渗透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多采用问题讨论式和启发式,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鼓励他们敢想、敢提问题。

  第三,隐蔽课程的教育方法。区别于与正式课程,隐蔽课程指的是学校的生活环境。美国教育界特别强调学校生活环境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学校和课堂气氛、教师形象、学校规章制度、校内舆论导向等对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作用绝不亚于正式课程。

  第四,实践的教育方法。在学校里,有着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种社团活动,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及一些庆典活动。这些活动渗透着德育意识和政治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 全面化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美国的政府、学校、家庭和各种社会机构已日益普遍结成了一个互相协调、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第一,各级政府不惜巨资,在各地建有众多的服务优良的教育场所,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第二,学校重视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学生的情况和教育计划。第三,充分发挥宗教教育对国民思想的影响。第四,利用政党本身的政治活动和形象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五,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教育作用。

  由此可见,美国拥有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美国国民性的塑造起了重大的作用。虽然有别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实质都是对道德、思想、政治的塑造,所以其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不过,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和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仔细研究、加以甄别,吸收正确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去完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郑永廷.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M].思想教育研究,1990.

  [3]王锐.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及其借鉴[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6).

  [4]蓝楠,陈燕,彭泥泥.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借鉴[J].理论月刊,2010(06).

  [5]吴锦旗.当代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维[J].学术论坛,2005(11).

  [6]吴锦旗,徐勇,张显锋.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形态[J].理论探讨,2006(0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析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84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