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简论美术教育论文(2)

坚烘分享

  简论美术教育论文篇二

  《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一般特性》

  摘 要: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及遵循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一般特性有视觉性、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全体性和基础性、人文性和生活性等。把握美术教育的一般特性,把它落实到美术教学实践中,让美术教育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美术教育;特性;美术课程

  我国基础美术教育主要指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既然要阐述基础美术教育的一般特性,就要回归到美术学科教学的本质上。我国基础美术教学离不开美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以及遵循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来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标准》是对现今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准确把握。它正犹如美术教育的灯塔,指引着每一个从事美术教育的工作者驶向光明、顺利远航。把《标准》的具体要求贯彻于美术日常课堂教学中,让美术教育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今天,老师先给大家看几幅美丽而独特的风景画。”(出示用树皮、树枝、火柴棒、瓦片、沙子、烟头等各种材料制作的粘贴画。)“它们美吗?与平时所见到的风景画相同吗?大家可以到前面来看一看、摸一摸,然后互相讨论:这些风景画有何独特的地方?这些材料都来自哪里?画中表现的是我们家乡哪些地方的风景呢?”

  以上的美术课堂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短短几分钟的新课导入部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充分利用了美术的基本特性。美术的基本特性包括视觉性、造型性、审美性、情感性、静止性和媒介性。在美术课一开始,教师首先利用了美术的视觉性特征,通过展示实物、画作来让学生用眼睛来感知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接着利用美术的造型性特征,出示风景粘贴画中有用树皮、火柴棒等各种材料制作的作品,运用不同材料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富有变化的造型。再让学生到前面来摸一摸,体验不同材质的造型。教师问学生:“它们美吗?”在让学生的观察与欣赏中,发挥了美术的审美性特征。此外,教师提问,这些材料来自哪里,画中表现的是家乡的哪些地方。教师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得知这些材料都来自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乡可以用美术表现得这么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这就体现了美术的情感性特征。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结合《标准》,笔者认为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一般特性有以下几点:

  一、美术教育的视觉性

  《标准》规定了美术的课程性质: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视觉性是美术创作的规律之一,也是美术教育的一般特性之一。美术是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以塑造可为人观的直观艺术形象为根本目的。美术的创造和欣赏都必须通过视觉来进行,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创造”是美术课程的基本特征。在美术课堂中,教师提供学生以视觉上的盛宴的效果往往是高于用语言描述对象特征的效果。

  “视觉性”应该贯穿于美术课堂的始终,例如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师的示范、学生的美术创作。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品创作与呈现,都应该发挥其“视觉性”的优势,充分体现美术教育的特征。

  二、美术教育的审美性

  审美性是美术创作规律之一,无论是美术欣赏或是美术创作,人们都在遵循着美的一些基本法则。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灵魂。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教师是审美方式的传递者,美术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逐步领会客观世界和艺术的美,提高审美直觉和审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趣味。对学生进行审美性教育,应该贯穿于美术教育的全过程。

  三、美术教育的情感性

  作为美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情感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美术作品是情感的载体,背离情感性属性的美术是不存在的。情感性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有着必要性。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体会情感、表现情感的能力。美术让人们去体味生活本身完善、纯洁、真挚的召唤。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真情实感去感受、体味我们生活的世界,创造感人至深的美术作品。《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这也是鼓励学生自由抒发、轻松表达的情感需要。美术教育在完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上起到侧面的诱导作用。有时美术创作对于学生有着直接宣泄情感的作用,兴奋激动或悲伤愤怒。

  四、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标准》中提出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介创作作品,发展感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创新精神。美术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美术教育离不开美术作品的创作,它需要有必要的动手体验和训练,需要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行动体验的过程中达到熟练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此外,美术学科被认为是最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美术教育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个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美术教育特别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五、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有着全体性和基础性

  全体性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很多国家都很重视艺术教育的全体性。《标准》中指出了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面向全体学生。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美术教育,它是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的公民素质教育。那么美术教育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它的整个教学思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该体现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特点,实现全体性的要求。教师要实现美术教育的全体性,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并使学生能在他们不同潜质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六、美术教育的人文性和生活性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通过美术课程,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的丰富性,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标准》提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关注文化与生活也是美术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美术教育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以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让美术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

  美术教育有着特殊性,以及显示出自己个性的独特性。从《标准》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具有视觉性、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全体性和基础性、人文性和生活性等一般特性。在课堂美术教学中,我们要以遵循《标准》的要求为目标,真真切切地落实到美术教学活动上。那么,除了上述的一般特性之外,美术教育还具有艺术性。美术教师犹如艺术家,美术教学活动如同艺术创造,美术教育是一门永久性的艺术。(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 尹少淳,段鹏主编:《新版美术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 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

  [4]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常锐伦、唐斌:《美术学科教育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看过“简论美术教育论文”的人还看了:

1.浅谈少儿美术教育论文

2.浅谈美术教育的论文范文

3.浅谈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4.浅谈美术教育论文

5.美术教育论文优秀范文

283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