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育初探论文(2)

坚烘分享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育初探论文篇二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

  【摘 要】 中小学英语教学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差异,必须通过教学的有效衔接,才能实现两学段英语学习无缝对接与平稳过渡,全面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智能、学习能力、学习情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 教学 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立足于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思路,按3~6年级、7~9年级这两个学段分别提出相互联系的“阶段目标”,以体现英语课程学习的阶段性。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点,处于角色转换中的初一学生面临着诸多的主、客观变化,如心理成长中的矛盾激化,学校环境、教材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组织管理方式的改变等,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衔接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衔接存在问题,努力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无缝对接与平稳过渡,笔者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还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不畅的原因分析

  1.1参差不齐的小学英语水平

  受多种因素制约,一些小学的英语师资力量跟不上教学发展的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没有真正达到《课标》要求的二级水平。部分学生进入初一后对字母、单词拼读不准确,词汇的遗忘率高,对短语、句子会读但不会写,更有部分学生对学过的单词既不会读,也不会写;有些学生不会课前预习、也谈不上课后复习;不能正确理解语法等。当不同小学的学生升入同一所初中后,英语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现象显得比其他学科更加突出。如果初一英语教师忽略了这种水平差异,按部就班组织教学,就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而另一部分优秀学生因机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生英语知识的有效衔接。

  1.2判若云泥的教学思维方法

  不同的教学心理、不同的考试要求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有着明显不同,有时即使是同一方式,却体现的是不一样的英语思维。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游戏、看图、唱歌、模仿等直观方法,通过感知语言材料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听、说、读的训练较多,写的训练较少。对于具有好奇心强,好动、好玩等特点的小学生来说更喜欢这些教学形式,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比较高。

  然而在他们步入初中后,英语教师开始从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等”入手,朝着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方面转化。中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情景教学和任务型教学,不太注意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更多倡导学生学习策略的自主整合。同时,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容量远大于小学,仅仅依靠感性思维已无法达成学习目标,英语学习理性思维的培养成为一种必然。伴着英语学科的升学压力日益加大,对部分同学来讲,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事,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负担”了。如果此类中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明显差异得不到有效处理,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根本无从谈起,进而影响学生理性思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思维与老师的教学思维不吻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就成为了必然。

  1.3迥然不同的英语学习氛围

  陌生的同学和教师、生疏的校园环境、较前复杂的英语教材内容……中学英语学习氛围的诸多变化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理障碍。我们不难发现,与图文并茂的小学课本相比,卡通人物形象的减少使得中学英语课文趣味性、直观性的弱化,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感迅速放大。大部分初一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板书、讲课时的声音、言谈举止等。中学英语教师常见的大容量、快节奏教学习惯,有时让课堂学习中的主客体情感交流成为一种奢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与调整只是紧张教学中见缝插针的课堂随意,这些都加剧了全新的英语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的不适。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的应对策略

  如何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保证小学顺利进入初中英语能力的健康发展,是摆在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1注意教学内容和评价手段的衔接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有效衔接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初中英语教师要在研读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熟习小学英语教材,并常去听小学英语课,这样来帮助教师掌握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找出小学英语与七年级英语的异同点,找准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方面的衔接点,同时将初一教材和小学教材中机械重复的部分进行重组编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加强或跳跃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夯实基础,强化薄弱,突出新授,滚动提高”。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科教学而言,有效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评价,而有效的教学评价离不开课堂的主体。升入初中后的英语教学评价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力水平、兼顾他们小学学习阶段形成的英语学习思维方式。初一第一学期的考试要求不宜太高,既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避免过难、过偏的内容。考试形式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听力测试与口试;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2.2注重学习习惯和教学方法的衔接

  学生在小学阶段一些好的学习的习惯,如,踊跃举手发言;喜欢做游戏表演;经常听录音、模仿录音并跟读以及大声诵读等,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进一步鼓励、巩固其良好的习惯。与此同时,老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白中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教育,在如何做好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作业、考试等习惯和方法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提醒、训练和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懂得怎样学、学什么,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步达到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的配合。在初一起始阶段的教学中,更适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继续将游戏、唱歌、表演、竞赛等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活泼、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英语,让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以尽快适应初一的教学。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突破教学的重点,分解教学的难点,用生动的语言,将机械的语言知识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从而培养学生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能力。这样,不但维持和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高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3加强师生英语学习情感的衔接

  受年龄较小、学科数目较少的影响,小学生与英语教师的接触频率高于中学,学生对英语教师的依赖感、信任感也比中学阶段强烈。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中小学过渡期可能出现的情感障碍,英语教师应该先上好第一堂引言课。在引言课中,教师应向学生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方法与策略等。让学生尽量多的了解老师,消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不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学习方法以及建议等。

  此外,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宽松、和谐、风趣且幽默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教学艺术,用真诚、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以及谦虚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和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课堂上公平地对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指责和批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要耐心诱导、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一直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以取得他们对老师的敬佩和信任,建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结束语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在英语教学衔接方面取得一些成效。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提高了,信心增强了,在县历次英语学情调研中,我校学生在笔试、口语表达、阅读等方面所表现的英语学习能力与水平,均处于全县领先地位。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不仅是教学的衔接,工作的衔接,更是责任的衔接,爱心的衔接。我们唯有在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学衔接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把中小学英语的教和学两方面都衔接好,让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到每一节英语课中,保证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在后续阶段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看过“中小学英语衔接教育初探论文”的人还看了:

1.有关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论文

2.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3.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4.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280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