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2)

坚烘分享

  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篇二

  《经济学教育的“三个结合”》

  【摘要】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将经济学教育水平加以提高,就要在教学时间中,做好“三个结合”的相关教学工作,所谓三个结合,值得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研究与教学向结合。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在经济学教育如何实现“三个结合”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经济学,“三个结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相关教育专家对高等院校的经济类学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要想在根本上将经济学课程加以提高,高校教师就要遵循:“三个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只有在真正意义上将经济学教育的水平加以提高,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人才。

  一、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不光是在经济学教育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任何学科中都强调理论与实际向结合的重要性。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际向结合,要满足以下几点内容:

  1、学科理论要有一定的说服力。古人云:“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传承文明,传授知识,解释问题。在经济学中,也面对着很多现实问题。面对现实为题就要有一定的说服力。经济学既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解透彻,还要将现实问题加以关注。将各种新的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注重调查的重要性。社会的经济现象是复杂的,经济学的教学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在社会中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性探究。我国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以发展是空前的发展,不管是西方经济学或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都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对上述两种理论加以验证与修正,并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中做好调查工作,实现对两个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只有在根本上进行实践,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将经济学学好,只靠实践和理论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教师的讲授,学生还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对原有知识掺入进自己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那么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更别说对相关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应该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二、研究和教学紧密结合

  (一)从授课型教师转换成研究型教师。在现如今的高校中,教师们的学历都很高,也具备对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经济学科相关教学中,还是以传统授课型教师为主,教师们的内在潜力并没有得以发挥。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高校就要将授课型教师转化为研究型教师,在最大程度上,让教师们发挥出自己的自身价值。就经济学学科来看:现在主要值得研究的课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部的争论,西方经济学的内部争论等。这对于高校教师来讲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

  (二)学生要从接收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根据国家对教育改革的相关规定要求,在新时期,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和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学生相比,缺少创新精神。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就要将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对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加以激发。

  (三)将学校转变成探究型院校。现在社会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只有985.211这样的大学才有成为探究型大学的价值,对于一般院校来讲,没有必要成为探究型大学。其实,从创造学的角度来分析,每个人都蕴含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学生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侧重点是掌握基本知识。对于高等阶段,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高校在进行实际教学中应该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探究型的院校,这样以来就能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标准了。

  三、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

  (一)高校教师既要会授课,也要能引导学生做人。在高等院校中,教师既要会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还要在必要的时候,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并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在二零一一年一月,发生在江西九江的杀人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在当天上午发生了教授张某杀死上司李某的事件,从个人学术水平上来看,张某是一个法学硕士,他在整个九江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其发表的论文在被学术期刊列为优秀文章。也正是因为张某在学术界的优秀,他看不起包括院长李某在内的所有同事,他的心理是畸形的。在警察的询问笔录中得知,张某杀死李某的案发原因,仅仅是因为李某没有对张某的差旅费及时报销,就因为这个原因,张某居然狠下毒手,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李某砸死。经过法院的判决,李某故意杀人罪成立,依法判处李某死刑。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张某在学术界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但张某却没有明白最基本的罪人道理。更不要说对学生以身作则来教导学生了。张某这样的行为,和他的支撑完全不符,虽然说,这和案例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但是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想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人,高校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进而来教导学生。

  (二)学生在做“经济人”的同时,也要做“道德人”。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基础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学生们不仅要做一个利己的“经纪人”同时也要做一名利他的“道德人”。著名学者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的同时,也写出了道德情操论的不朽作品。因此,在经济学教育中,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经济的,也是道德伦理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经济学中的理论和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将教书和育人的观念在真正意义上加以实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在经济学教育中实现“三个结合”就要从在理论上需要说服力,注重实践的调查研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成为研究型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学生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性的研究,成为研究型学生。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既要把学生教导成“经纪人”也要把学生教导成“道德人”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08)12―13.

  [2]程恩富,等关于经济哲学的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9(07)11―15.

  [3]左大培.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2(08)144―150.

经济学教育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

2.浅谈教育经济学论文

3.教育经济学相关论文

4.2017年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273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