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学校教育有关柔性管理的论文(2)

坚烘分享

  学校教育有关柔性管理的论文篇二

  《高等教育如何实施柔性管理》

  摘要:作者总结了柔性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施柔性管理是大势所趋。在分析柔性管理的思想对高等教育启示的基础上,作者认为高等院校的具体措施应该包括校方做好协调工作、建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机制、改革教学体系及建设高校文化这四个方面。

  关键词:高等教育;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8-0124-02

  一、柔性管理思想及其特点

  对人的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根本。从对人的管理的不同方法和手段上,我们大致可以划分两类管理形式:一类是建立在工业劳动纪律基础上的、由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政权威的生产决策、指挥系统构成的控制性管理体系,这称为刚性管理;另一类是通过思想教育、感情沟通、环境影响、目标设定和平衡协调等手段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协调关系等目的的诱导性管理方式,这称为柔性管理[1]。柔性管理相比较泰勒以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刚性管理的提出只能算作“晚辈”,但其思想文化渊源却是源远流长:在中国,孟子早就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与柔性管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而非“以权利为先”的思想不谋而合;在西方,“以人为本”也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如出一脉[2]。

  柔性管理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是以柔性生产和制造为前提而提出的企业内部柔性化管理。它首创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原指“生产系统应付变化的环境或环境带来的不稳定性的能力”(Mandelbaum,1978)。另一个方面是以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前提而提出的具有更为广泛意义的柔性化管理。它是指在“管理中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并最终达到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可以看出,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也有人把它称之为“人性化的管理”。它是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组织成员对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所实行的非强制性的管理。

  柔性管理有如下特征:内在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激励的有效性、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3]。此外,它还有管理效果滞后的特点[4]。也有学者总结其特点为:管理观念的人本观、管理手段的无形化、管理途径的自主式及管理效果的持久性四个方面[5]。

  二、柔性管理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

  1.柔性管理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柔性管理作为一种学生教育和管理手段,它的目标也是“育人”,但它更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塑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精神,有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强、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具有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柔性管理重视教师高尚的道德操守、行为上的率先垂范、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的传承。在学生的管理方式上注重的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其目的是通过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 的优化,达到育人于无形的境界。使全体学生认同学校的价值观念、成才理念,社会所倡导的道德理念。“柔性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是培育和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共振的育人环境。

  2.柔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涵盖教学、学生教育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涉及全体教职员工。它要求在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中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优先解决学生关心的和与之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

  3.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其实质是人性化教育,个性化培养,这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是有一定相承关系,又有相应的拓展,体现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育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平等对视。

  4.柔性管理注重隐性教育、启发式教育

  柔性管理重在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和成才渴望,调动他们成才的积极性。它不是依靠外力(如各级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教师的发号施令) 的强制约束,更不是依靠“我说你听、我说你做”式的说教,而是采用非强制方式、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在人们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高等教育如何做好柔性管理

  1.校方做好协调工作

  实施“柔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多方参与的特性,不仅任课教师和学生相互对话,学校管理者及行政领导也要参与进去,这就需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相关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查找学校在教学、学生教育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非人本主义的表现,研究实施“柔性管理”的对策和机制,同时听取和研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就采纳和解决情况及时反馈。

  2.建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机制[6]

  探索“三育人”新机制“柔性管理”的理念应渗透到“三育人”的各项工作之中。关键是尊重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可以选择的自由、身心发展的自由。柔性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体制的原因,过去都是学校统一安排课程和任课教师,学生缺少选课的自由、选择教师的自由。这种方式虽然便于管理,但是不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教得好,学生欢迎,教得差,学生提意见难以受到重视,或者担心考分受到影响,很少提意见,又由于青年人的叛逆心理,学生从内心深处不接受教师和传授内容,师生难以形成和谐共处的局面,教学这种育人的主渠道作用较差。所以必须探索学生自由选择课程、教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分配制度向优秀教师倾斜的良性运转机制。如完善学分制管理,开设可供学生选择的由不同教师主讲的同类课程等,对于选听学生少、学生反映差的教师则予警示直至解聘的处理,在教师中探索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改革教学体系

  第一,个体重于群体。由于现在各高校生源比较丰富,其构成也比较复杂,因此不能“一刀切”或是“齐步走”。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措施可以表现为分级教学、专项教学、开放式等修改一化教学组织形式及学分制教学管理。

  第二,实行弹性化学分制。按照“以柔克刚”的原则,缩小必修课的比例,鼓励学生多上选修课,学生只要修满了学分就可以顺利毕业,进而获得相应学位。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它的知识,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第三,肯定重于否定。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其中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注意、接受、支持赞扬等,也包括自己对自身的尊重,如自信、自强、自立、胜任等。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感和无能感。老师在评价学生时充分肯定其成功,不仅会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使之成为进一步学习增强信心。

  第四,身教重于言教。在教学中的言教,是更改的分析,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身教,则是样板的展示,是平行的交流。柔性管理充分肯定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认为在一定童话上身教更为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这一影响的基础是老师对学生深厚的爱和热情的期望。这种影响不仅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甚至还将影响学生的一生[7]。

  4.建设高校文化

  制度和高校文化都可以对师生的行为加以引导,但制度是外在的行为准则,而高校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体系,内化于个体心理结构之中。所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发挥环境隐性育人作用,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行为的规范、成长的自觉性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提升师生审美情趣的理念。所谓“橘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在一个校园环境优美、教风正、学风浓、创新性强、人文气氛浓厚的校园环境中,师生会自发产生一种向上的压力和动力,尤其是对于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是“刚性管理”所无法企及的境界。一个学校的优秀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它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累,需要我们规划、营造和培养。

  参考文献:

  [1] 何林根.柔性管理管见[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4) .

  [2] 李勇.改变的力量--兼谈柔性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07(03) .

  [3] 叶国萍,何元灵. 柔性管理__未来高校管理的发展趋势[J].江西教育,2007(12A).

  [4] 郑其绪.论当代柔性管理的固有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

  [5] 李春明,孙德梅. 柔性管理的基本特征分析[J].统计与咨询, 2002(04).

  [6] 牛军科.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应提倡“柔性管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7).

  [7] 肖益. 谈成人教育中的柔性管理[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学校教育有关柔性管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教育管理的论文范文

2.学校教育管理浅谈论文

3.学校教育管理论文

4.关于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2719367